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校本教學資源庫

校本教學資源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3:04:05

校本教學資源庫?多樣化、個性化、适切性校本資源,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校本教學資源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校本教學資源庫(助力學生全面發展)1

校本教學資源庫

多樣化、個性化、适切性

校本資源,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陳維賢(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雙減”背景下,中小學如何減負提質,既築牢學生成長之基,又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校本教材無疑是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各級各類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這也需要以校本教材來落實。

我國“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适應性”,其中對應校本課程的主要是校本教材。一般說來,學校為了學生個性發展和自身的辦學理念、特色,大都會開發校本課程;同時,也會努力做到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以多種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學生特點,彰顯學校特色。與之配套的,就是多樣化、個性化、适切性的校本資源(主要指校本教材)。當下,學校校本教材資源大體有這樣幾類:

強化立德樹人的思政課程、紅色文化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等資源。如思政讀物、革命文化讀本、相關練習以及相關視頻資料、網絡資源等。

基于統編教材,或改編、整合或補充、拓展的學科類校本資源。如小升初或初升高的銜接課教材,各種學科競賽課程教材,學科實驗教材,寫作教材,晨讀教材,國文讀本,時文選讀,文言精品文選等等。當然,也包括适應學生特點、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校本作業以及學案。校本作業内容和形式一般會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作業中獲得成功體驗和進步;突出趣味性和價值感,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基于人文素養、文化提升和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如節令詩歌誦讀,遊遍英美,地方文化,走近蘇轼等等。尤其地方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迹、革命傳統、風俗民情等,往往被編入不同特色的校本教材。

基于學生興趣愛好、視野拓展、生活技能等開設的校本課程教材。如美食類,技藝類,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教材等等。其中包括學校能夠争取到的便利資源。

當然,這樣的分類尚不夠科學嚴謹,相互之間是有交叉的。同時,校本教材不一定是紙質文本,可以是多媒體資源,也可以是網絡資源。

豐富多彩的校本教材,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既彰顯各個學校的辦學特色,讓一些傳統特色校生機勃勃,又服務“雙減”、發展特長,滿足有餘力的學生和學困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學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編寫校本教材,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目标,是個性化育人和特色化育人的重要方式。在社會急劇變化、對教育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校本教材的适切性、靈活性凸顯出來。學校打造的勞動教育校本教材、美育校本教材、行走的思政課校本教材,以及基于課後服務的各種校本教材資源等,落實了新時代中央系列教育改革的重大部署,呼應了時代關切和家長訴求。有些學校把時代要求融入自己的傳統校本教材之中,重新開發、編寫,不僅為學生的成長築牢根基,也使學校辦學特色更加突出,成為傳承與發展的成功典範。如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開設的烘焙、廚藝等勞動課程,基于興趣愛好的藝體類課程等,落實了“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方針,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歡迎。北京市豐台區圍繞“百年黨史·傳承基因”“鐵血盧溝·愛國情懷”“人文豐台·愛我家鄉”“航天夢想·奉獻創新”“勞動教育·創造幸福”五大主題,設計研發了特色思政課程;區内一些學校結合這些課程編寫了相關材料,将室外行走和室内閱讀相結合,潤物無聲,春風化雨,避免了“硬融入”“表面化”。

有的學校利用優質數字資源和網絡,開發出适合校情、學情的校本資源,實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等多種形式的智能化學習,為“五育并舉”、教育方式變革、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做出了積極探索。這些探索為校本教材轉化為校本資源提供了借鑒,為特殊時期如疫情防控期間學習方式變革積累了經驗。中小學應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和地方教育資源,結合學校師生實際,開發出自己的校本數字教材,服務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靈活開發、編寫校本教材,屬于教育供給側改革。需要注意的是,個别學校有“為特色而校本”“為校本而校本”的現象,沒能很好結合學生發展需求,或者沒能很好地把兩者融通。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重數量輕質量,重花樣輕效果,重文化輕成長等問題,甚至有重學校特色輕時代特色、重學校要求輕時代要求的現象。開發、編寫校本教材應該做到學生發展需求和學校特色兼顧、時代要求和課程标準兼顧、實用性和靈活性兼顧。教育部門應該建立相關的指導、審核、評價體系,推動校本課程教材建設科學發展。

開發更豐富多彩更高質量的校本資源,服務“雙減”,助力學生個性化發展,奠基人生,推動新時代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數字化時代,校本教材建設大有可為,我們理應有所作為。期待更豐富更優質的校本教材不斷湧現。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6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