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好時光
羊雜割是山西著名傳統小吃,山西境内各地區做法也不盡相同。今天說說老太原的羊雜割,老五說的對不對,咱們大家一起探讨。
老早以前太原羊雜割講究雜割料是必須要全。要用大鍋連湯帶料一鍋燴煮。無論熬、煮,加湯時均加蔥、姜、香菜、紅辣椒等,還有加豆腐、粉條、羊血一類輔料的,随時加湯、加料。冬日的早晨喝上一碗這羊雜割,哎呀!這一天身上暖暖的,幹啥啥得勁。
如今很難吃到正宗的羊雜割了。我想也不是商家不會做,做賣買嗎!總是想着多賺點。工人工資,房租等各方面下來壓力也不小。但我總覺得貨真價實是商家所應守住的誠信,而廚師應守住一個手藝人的根本。
老五扯遠了,咱們還是聊聊這老太原的羊雜割哇!記得以前父親和我講,太原羊雜割其實很簡單,講的就是原湯原味。可不是街上傳的要放什麼神秘香料,沒有這料,那料的煮出的羊湯不好喝。其實我覺得放多了才不好喝。
老太原羊雜割湯
【準備食材】:羊下水一副,帶羊骨,蔥、姜、幹辣椒、香菜、精鹽各适量,想放香料也就是很簡單常用的那幾種,如:桂皮、桂技、畢撥、白準山,豆寇、茴香、良姜。反正我要煮羊雜絕對不放。
制作方法:
1、将羊頭及下水(心、肝、肺、肚、腸等)洗淨,下冷水鍋煮沸,撇浮沫,改小火煮,同時放入蔥、姜、幹辣椒,煮熟後撈出,頭去骨,下水切成碎塊。羊血加工好,切成細條。
2、食用時,湯中加入精鹽,将切好的下水及肉塊放入碗中,放些粉條,羊血墊底。舀入熱湯,再控去湯,反複幾次,将羊雜連湯帶碗上桌,根據喜好在碗中放入香菜、蔥花、胡椒粉等調味後,就可以食用了。
這喝羊湯要我說最關鍵是要有好的白胡椒粉,往乳白的湯裡一放,那才叫個出味。也有往進放醋的,鹹菜蘿蔔是各有所愛,适口者為珍。最後除了蔥花、香菜來點,但不宜多放,羊尾油潑的辣子油也是不能少的。放好這些就連吃帶喝幹飯吧,對了再來兩個油酥餅,咱就痛痛快快的咥哇!哎呀!這老太原的羊雜割就是好吃,肉多湯濃,關鍵是粉條少,香辣鹹濃,暖胃驅寒,營養豐富。
老五唠叨幾句
雖然老五是太原人,可要說這羊雜割,唉!太原如今的羊雜割真的是差強人意。實實求事的說真不如大同的羊雜割,可從内心講還是喜歡老太原的雜割。你覺得呢?好啦!今天老五就和大家聊到這了。
關注@五月風美食一起學習做飯做菜的那些事,共同提高廚藝,過有滋有味的生活。感謝您的點贊、評論與轉發。#生活有溫度##雙十一好物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