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有兩個中國風節目大放異彩。
一個是舞蹈《隻此青綠》,它以《千裡江山圖》為靈感來源,剛一播出就迅速破圈兒,登上了熱搜。
另一個是歌舞朗誦《憶江南》,由于出場時間太晚,它沒有像《隻此青綠》那樣火起來。無數傳統文化愛好者對此感到非常可惜。
畢竟,這個節目的創作藍本可是《富春山居圖》啊!
△2022央視春晚節目《憶江南》。
在現存于世的中國名畫裡面,恐怕沒有哪一幅作品的坎坷經曆能比得過《富春山居圖》。
别的傳世名畫,哪怕遭遇的波折再坎坷,起碼依然是一幅完整的作品,頂多邊邊角角有點損壞。
但《富春山居圖》卻一下斷成了兩截,前一截《剩山圖》被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一截《無用師卷》被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中間隔着一灣海峽,至今沒有合二為一。
△通過《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可以一覽這幅作品的完整面貌。
這一番獨特的經曆,催生出了許多文藝作品。其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前幾年由劉德華、林志玲等人主演的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
抛開口碑不談,在文化普及宣傳方面,這部影片作出了巨大貢獻,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一件600歲的珍貴畫卷。
與之相映成趣的是,越來越多的設計師,也開始從《富春山居圖》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了各種各樣的作品。
那麼,這幅作品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又能給園林景觀設計帶來什麼創作靈感呢?
這個嘛,得從它的作者——元朝著名山水畫家黃公望說起。
△《富春山居圖》上裝裱的黃公望畫像。
黃公望,字子久,他的前半生跟許多人一樣,也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奔波不止。
但由于時局混亂,黃公望不但沒有名利雙收,反而落了個被捕入獄的下場。等到刑滿出獄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
從那以後,黃公望徹底放棄仕途,最終當了道士後,自号“大癡道人”。
在以後的日子裡,他除了遊賞青山綠水之外,開始跟趙孟頫、王蒙、吳鎮等著名畫家結交,學習畫山水畫。
才五十歲,人生剛剛開始呢!
△黃公望早期繪畫作品《溪山雨意圖手卷》。
一開始,黃公望老老實實模仿着五代時期著名畫家董源、巨然等人的作品,并沒有特别令人驚喜的成就。
但在山野之間呆久了之後,他逐漸對山水有了自己獨到的領悟,筆下的山水作品也慢慢變得獨樹一幟。
等到七十歲的時候,黃公望的繪畫水平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有了明顯的個人風格。
計成在《園冶》裡描述園林假山的時候,曾經形容過一句“岩巒堆劈石,參差半壁大癡”。其中的“大癡”一詞,指的就是黃公望的作品風格。
可以說,黃公望用自身經曆為後人诠釋了,什麼叫真正的“大器晚成”。
黃公望快八十歲的時候,跟自己的師弟無用一起雲遊天下,過起了“春栖山林夏隐石,秋冬隻願伴山老”的逍遙生活。
元至正七年(1347年),兩人走到了浙江富陽。黃公望被富春江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立刻表示:師弟,以後你自己雲遊吧,我要留在這裡畫畫!
但誰也沒想到,在這景色宜人的富春江邊,黃公望差一點丢了性命。
當初他在坐牢期間,曾經供出了自己上司的貪污記錄。結果三十年後,這位上司的外甥一路找來,趁他在江邊畫畫的時候,一下将他推到了富春江中。
△黃公望《富春大嶺圖》。
萬幸的是,一位樵夫把落水的黃公望救了起來,并讓這位陌生的老爺子到自己村裡居住。
從那以後,黃公望就隐居在了村裡,繼續畫自己心中的山水。每當畫完一幅畫,他就讓樵夫拿到集市去賣,然後用換來的錢接濟村裡的百姓。
沒過多久,富春江邊的這一座貧窮山村,就硬生生被黃公望變成了“幸福新村”,全村男女老幼一起過上了小康生活。
隐居富陽期間,黃公望受無用委托,開始創作《富春山居圖》。
對于黃公望的畫技,無用當然信得過。他時常來看望師兄,順便了解創作進度,看那急切的心情,仿佛是一位甲方在不停地催促項目方案。
但讓無用抓狂的是,三四年過去了,這幅作品依然沒有創作完成。
為什麼黃公望畫這麼慢呢?
因為每天白天,他就開啟暴走模式,在山裡東遊西逛,走到哪裡畫到哪裡。到了晚上,他回到家中之後,才開始根據自己的草稿進行優化創作。
四年後,黃公望終于畫完了《富春山居圖》。
但無用仍然不放心:“師兄,怎麼才能證明,這幅畫從今往後真的歸我了呢?”
黃公望聽完,笑呵呵地在畫上題了幾行字說,大意是:“鄭重聲明,這幅畫卷是我送給師弟無用的。如果誰想搶走,請先看清楚這份聲明!”
不過,他寫完聲明之後,緊接着對無用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人生如過眼雲煙,咱倆都這麼大年紀了,即使這幅畫歸你了,你又能擁有它多長時間呢?”
可以說,這時候的黃公望,已經對生活徹底看開了。
黃公望的一生,分成了明顯的前後兩部分。
而《富春山居圖》裡的景色,也分成了明顯的兩部分:前一部分山勢險峻、崎岖坎坷,就像黃公望的前半生經曆;後一部分開闊曠達、意境悠遠,就像黃公望的後半生歲月。
△《富春山居圖》全貌。
他就像一位精神矍铄的導遊,為大家講解富春江畔的點點滴滴自然風光。
但同時,他在這幅作品中夾帶了一些小心思,傾注了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反思,給後人留下了一種生活态度。
這樣一來,《富春山居圖》一不小心就達到了文人畫的巅峰。
在裡面,既有屈原歌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也有王維參透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甚至還有蘇東坡暢想的“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這一汪富春江水,随便取一瓢,都是蕩漾着文化的漣漪。
正因為内涵如此豐富,《富春山居圖》才會被譽為“繪畫界的《蘭亭集序》”,幾百年來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贊揚。
△《富春山居圖》局部。
關于《富春山居圖》,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它問世之後的各種曲折經曆。
而它所傳達的美學意境和生活哲理,以及孕育它的富陽山水,卻在很長時間内沒有形成同樣熱門的話題度,以至于有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今日已無黃子久,誰人能畫富春江?
△《富春山居圖》局部。
這個問題,可不容易回答。
畢竟,想表達《富春山居圖》的意境,不是找一處景色優美的山水那麼簡單,需要營造黃公望曾經體會過的那種山居生活閑适感,甚至可能需要重現當初他給村民帶來小康生活的那種溫馨幸福感。
幸運的是,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尤其是建築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紛紛嘗試着用獨特的設計語言,在大地上畫一幅《富春山居圖》。
比如著名建築設計師王澍,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之後創作的第一個作品,就是浙江富陽的“富春山館”,這件作品如今被譽為“建築版的《富春山居圖》”——
而由奧雅設計操刀的浙江溫州龍湖·天曜城,同樣根據《富春山居圖》诠釋着新時代的人居美學——
至于杭州亞運會銀湖體育中心,應該算得上是跟《富春山居圖》有關的最新設計作品。在它的射擊綜合館幕牆上,有一幅會動的《富春山居圖》——
如今,建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居環境已經成了時代主旋律,而黃公望留下的《富春山居圖》,相信也會不斷啟發着各位設計師,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關于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的故事,這次講到這裡。你知道還有哪些園林景觀項目案例,也是從《富春山居圖》裡得到的創作靈感嗎?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系園景人(ID:xyzwin)原創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輸入“轉載”授權,請注明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