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力提升
文 孟廣橋
鑒于洞察力對成就人生的重大作用,每個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洞察力,那麼,如何才能提升自己洞察力呢,其實隻需要遵循下面5條人人都可以走路徑,便可如願以償。
提升洞察力的前提是知道其是什麼及其影響的因素。
洞察力,通俗理解就是人快速發現事物(或問題)的本質、規律及其發展趨勢的能力。
影響洞察力最為重要的要素有5個。
其一,站位高度:是指看事物的站立點能使人展開視野的寬度與廣度,站得越高視角越寬廣,更有利于從全局的角度發現關注的事物(或問題)位置及境況。對此,我們可以學習一下毛老人家的《沁園春 雪》、《蝶戀花》 答李淑一》、《七律二首》 送瘟神》等名篇,領略其站位風采。相對于企業,看問題,站在世界市場的高度,站在中國或區域市場的高度,站在所處行業的高度,發現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站得高看的遠
其二,曆程深度:是指看事物時所參考的時間跨度,時間跨度越大,越有利于發現事物發展與運行的規律,及事物與其它要素或環境的聯系。
其三,知識交互度:是指運用不同知識解釋事物的能力,運用的知識類别越多、跨度越大,越有利于洞察各增加解釋事物(解決問題)的路徑或方法。
其四,信息更新度:是指人對與事物有直接關系或間接關系的信息獲取及接納的速度,速度越快、有效接納程度越高,對事物的洞察力會越強。
其五,專業精度:是指人所掌握的與事物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專業知識、技能、經驗的程度及能力,對相關事物的業務越精通,越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質、規律,對其發展趨勢的洞察與判斷也越準确。
專心緻志
提升洞察力的5條基本路徑
1.應盡可能地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審視。如,客戶反映企業的産品有問題,作為管理者即可以從問題本身的視角就事論事地看問題,也可以從行業的視角發現問題所涉及的市場競争力問題,更可以從社會認知的高度發現存在問題與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關聯。
洞察力取決于視角
2.系統思考,拉長時間跨度。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審視事物必須将其放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将事物的“時間跨度”拉長,以發現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時間跨度越長,規律會越明顯,規律的準确與符合性也就會越高,越有利于分析判斷其未來發展趨勢。
3.增大知識涉獵寬度,強化交互思維。
知識的寬度是影響洞察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掌握或擁有知識領域的廣度及多少,決定了人看事物的視角和路徑。知識面越寬審視事物的角度、路徑越多,當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越多。如,起初,人們發明潛艇時遇到了一個大問題——上浮與下沉,當時是用施加動力的方法解決的,但速度慢、耗能大、且會産生更大的噪聲。一次,潛艇專家大衛•彼德去陪孩子參加生物拓展課,受到了魚類上浮與下沉的啟發,于是發明了向艇殼内水艙注排水的方式解決了這一難題——如果要潛水艇上浮,就把大量壓縮空氣注入水艙,排出艙中海水,減輕艇的重量,使潛艇浮出水面;如要潛艇下沉,就将水艙中的空氣排出,注入海水,使潛艇沉入水中。
知識交互力
因此,要提升我們的洞察力,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加大知識的儲備量;培養自己涉獵更廣泛的知識領域的興趣,博覽群書。當今赢得人生的一大主題——我們不一定智商很高,但我們可以将“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進行靈活組合、應用于一個點上。
4.持續更新,及時掌握前沿信息。
人的洞察力或聰明才智取決于對前沿信息的敏感度及獲取與掌握。用舊的知識隻能認識過去所産的規律與本質,遠遠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隻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産生新思維、新視界。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并不是一個智力超群的人,其創立阿裡的思想也不是他的發明,而是其一次出國幫助别人讨債時發現了互聯網,進而洞察到了其在國内的商機。
洞察力低的人對待新事物有兩個顯著特點——懷疑與拒絕。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給出了警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所以,我們不但要積極接納新事物,更要快速融入大腦之中,為提升洞察力服務。
精研于一事
5.專注,精研于一事。
能夠發現别人沒有發現的,是衡量人洞察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标志,而做到這一點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對事的精通程度。對事物的走馬觀花不可能發現其内在規律及本質。
心理學家研究證實,那些對事物專注着魔的人較他人有着更深的理解與發現;潛能來自于不間斷地對事物深層挖掘與探索。一萬小時成才理論認為——天賦的作用并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大,而專注于某一專業進行一萬小時以上的專心緻志練習将把你打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直以來,人們青睐“T”型人才,不僅是需要此類人才的廣博與通達,還在于他們更容易洞察到事物的真谛。
提升洞察力的5條路徑并不複雜,也不艱難,隻要持之以恒地堅持就一定會取得顯著的效果。怎麼樣?試試吧。歡迎将你的高見留言,惠益于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