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是春秋五個霸國之一,其實力和威望在當時不可小觑。談起吳國的壯大過程,也是值得一提的,吳國處于中國東南位置,一直以來都被外人看做是蠻荒小國,但是,吳國卻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從一個蠻荒小國逐漸發展壯大到“五霸”之一。
那麼,吳國是怎麼一步一步逆襲的呢?究其原因,暫且不讨論吳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決策,其中,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物質層面的,那就是:對青銅武器的改造和創新。兵器的改造,使得吳國的各路士兵有了得心應手的兵器,在戰場上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
吳國處于長江中下遊,軍事力量以水兵為主,基本上都是近戰,所以,吳國士兵使用的兵器多數都是矛和劍。水上作戰是吳國的強項,所以,吳國選擇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從水路一路北上,慢慢的壯大自己的勢力。
吳國的曆代國君,都心懷一個大國夢,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隻有不斷的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軍事力量強不強,也不僅僅是靠人數多少來決定的,還得看質量,也就是單兵的作戰能力強不強,所以,好的兵器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吳國的國君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對兵器的制作非常重視,兵器冶煉得好,得到的賞賜就非常的多。由于,君王的重視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吳國的鑄劍水平在同時期若稱第二,就沒有哪個國家敢稱第一。因為如此,吳國還出現了很多鑄劍大師,比如幹将莫邪,至今被人傳頌。
當時,吳國之人不管會不會用劍,腰間都會别一把劍,一把好劍能彰顯自己的身份,佩戴劍也是被視作對人的基本禮儀。
1970年,考古學家又在湖北襄陽春秋晚期的座古墓中發現了一把吳王夫差的劍。這劍雖在古墓中理藏了兩千多年,鏽蝕斑斑,但殘卻很鋒利,劍身上有兩行篆體銘文,亦清楚地說明此劍是“吳王夫差、自作用劍”。
因為,兵器的先進,兵力的增強,他們在戰争中所向披靡,多次打敗楚國的軍隊,實力有目共睹。在公元前495年的時候,夫差繼位後,吳國的國力更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吳國也是在從這時候開始,成功從一個小國跻身為五霸之一。也是在這一時期,吳王夫差劍被制造出來。
據說,這把劍能夠毫不費力的斬斷鐵鍊,毛發落到劍鋒上立馬斷成兩半,雖然,這可能是一個誇張的說辭,但是,其鋒利程度可見一斑。
其實,夫差能如此順利的把吳國經營成五霸之一,這還不得不提阖闾的功勞。阖闾在位時,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阖闾求賢若渴,引進了很多人才,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政治家伍子胥。之後,伍子胥還給他推薦了軍事家孫武。阖闾親自面見孫武,得到了孫武作的13篇兵法,受益匪淺。并且,阖闾大膽實施變法,注重農業的發展,使得吳國的綜合國力得以迅速增強。
可以說,有了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吳國才能多次打敗楚國,在後來,越國攻打吳國的時候,阖闾還親自上陣擊敗越軍。經過多次勝仗,吳國的名聲也被打了,這更為吳國跻身霸國行列奠定了基礎。再次說回吳國的劍,都知道吳國的劍是最出名的,甚至,出名到連秦國的秦始皇都害怕的地步。
根據史料資料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怕人們會起兵反抗,為了防範這種情況的發生,就下令把六國所有的兵器收集起來銷毀了。但是,秦始皇還是擔心人們偷偷的私藏吳劍,使其整日憂心忡忡。相傳,秦始皇到蘇州巡查時,想見一下相傳的吳越青銅利劍,就派人挖掘阖闾的墓穴,直到挖出水來都沒能找到,秦始皇對此的遺憾溢于言表。
吳國的青銅劍不僅好用,外形也非常有特點,對當時甚至以後的鑄劍工藝,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為了提高劍的直刺殺傷能力,他們對劍的外形做了研究:把劍身加長了,刀刃也由之前的直線變為弧線,還稍向内收,這也使得士兵在近戰時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并且,在吳國所鑄的青銅劍中,基本都是寬格劍,許多國君的用劍和曆史上有名的名劍都是寬格劍。
這種劍的劍型相對窄格劍來講更為合理,無論是劈和刺都更加容易,在實戰中更能發揮作用,所以,受到了大多數人的青睐。在現代出土的很多吳國的青銅劍都不在吳國境内,史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兩方交戰,又或者是贈送、掠奪,還有可能是作為兩國結盟的禮物。傳說,虎丘劍池中就藏有吳王阖闾的許多寶劍,池前方有一塊被劍劈裂的巨石稱為:試劍石。
所以,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吳國青銅劍的受歡迎程度。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锷... ...吳國本身的礦藏資源非常豐富,這也為吳國的鑄劍事業提供了物質層面的保障。加之,曆代君王對鑄劍能力的重視和不菲的賞賜,使得吳國的冶鑄實力迅速提升,用劍、佩戴劍成為了吳國當時的一種新風尚。這在吳國崛起成為強國的過程中,吳國的青銅劍擔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伐楚敗越,破齊比晉的曆史大事件中,若沒有吳劍,恐怕這些都很難成功。
參考資料:
【《吳國的崛起》、《吳王夫差劍》、《春秋“五霸”之一:吳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