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之号,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朝鮮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際,當時商朝滅亡後,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跑到了朝鮮半島建立了政權,史稱箕子朝鮮。《尚書大傳》曾記載“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為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立國八百多年,可謂長壽,但在西漢時期被衛滿所滅,衛滿坐北朝南,成為朝鮮至尊,于是衛滿政權又被稱為衛氏朝鮮,強大時的衛氏朝鮮包括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地,方圓數千裡,是亞洲東部有名的大國。
後來朝鮮半島政權幾曾變動,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等政權輪番上陣。在高麗政權的時候,朝鮮已經與朝鮮半島的政權挂鈎,朝鮮成為高麗的别稱,高麗李承休所作《帝王韻紀》中曾寫有“遼東别有一乾坤,鬥與中朝區以分。洪濤萬頃圍三面,于北有陵連如線。中方千裡是朝鮮,江山形勝名敷天。耕田鑿井禮義家,華人題作小中華。”的句子。
1392年,高麗政權被李成桂推翻,李成桂既然是推翻高麗建立的政權,那自然不能再使用朝鮮的國号,于是李成桂就想了兩個新的國号,一個是‘朝鮮’,一個是‘和甯’,和甯是李成桂的誕生地。
不過由于朝鮮曆來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李成桂造反成功,想要獲得中原王朝的冊封,為表示恭敬,直接把這兩個新國号提交給當時中原王朝的皇帝朱元璋,讓朱元璋選擇國号。
朱元璋最後選擇了朝鮮,理由就是:“東夷之号,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大概意思,就是朝鮮這個名字比較好聽,而且是古名,有曆史淵源,所以就選朝鮮吧。
對于朱元璋選擇的年号,李成桂沒有任何意見,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的時候,李成桂正式定國号為朝鮮,此後,在正式的場合下,朝鮮會自稱“有明朝鮮國” ,以表明自己明朝藩屬的身份。去過現在朝鮮或者韓國旅遊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朝鮮和韓國的很多古建築上都是漢語,這是因為當時朝鮮作為中原藩屬,上層社會以學習漢語、使用漢語為榮。
不過到了清朝末年,由于中原王朝的衰弱,朝鮮不再對中國稱臣,為了擺脫中國的影響,1897年,朝鮮高宗李熙稱帝改國号為大韓帝國,不過大韓帝國這個國号也并沒有使用太久,因為在1910年的時候,日本就橫掃朝鮮半島,曆27代君主、519年的朝鮮就此亡國。
1948年9月9日,現在的朝鮮選擇國号時,圈定了朝鮮,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朝鮮’含蓄着五千年悠久曆史及傳統,最精确地代表我國,寓意深刻、妥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