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賽的關鍵分,你喜歡發哪種旋轉的球呢?在業餘比賽中關鍵分的接發球處理,很多球友還是選擇以搓為主的方式,如果這時候發一個帶有迷惑性的勾手上旋球,對方很可能選擇回搓方式,那比賽勝利的天平就向你傾斜了。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勾手不轉發球以及勾手下旋發球,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勾手上旋發球的技術動作要領。
勾手上旋發球的站位、握拍以及拍型都和發下旋球基本保持一緻,這樣是為了在準備動作上,更加具有統一性,能夠增加對方的判斷難度。上旋發球,拍面還是立的比較多,它和不轉球發力方向不同,不轉球是以往前推送為主,發上旋球需要主動的去制造摩擦,發上旋球的引拍位置要低于來球,這樣才能有讓球上旋的發力空間,在揮拍時前臂帶動手腕有一個往上提拉的動作,接觸球的中部,然後往球的頂部摩擦,球拍的觸球位置是在球闆的上半區。
想發出高質量的上旋球,也就是落台二跳要有一個往前“拱”的效果,這需要摩擦一定要充分,這是關鍵,發球時主要是利用肘關節帶動大臂前臂向上快速摩擦,在擊球時要有一個加速,如果摩擦慢,發出來的上旋不強,這樣的發球很容易被對方直接進攻。想要充分摩擦就需要有就足夠的引拍距離,肘關節拉肘的時候要多向下沉一點,然後再往上發力。
我們在練習勾手上旋球的時候,除了保證要充分的摩擦之外,還要注意把球的弧線壓低,如果弧線太高,很容易被對方直接搶沖或反撕,一定要把重心要低,除了重心的控制外,擊球點的選擇同樣重要,盡量在與網同高的時候觸球,最好是能夠保證這個球的弧線剛剛過網,即使對方判斷正确,也很難出現高質量的進攻。
勾手上旋球發球短球的威脅性要高于長球,想把球發短不出台,要盡量避免用拍頭觸球,用拍頭觸球球很容易将球發出台,盡量的選擇用球拍上半區靠近拍柄的位置,用這個位置去摩擦,更容易把球控短。當你能把勾手上旋球發出一定質量之後,那就可以考慮加入迷惑性的動作,也就是增加發球的隐蔽性,主要還是通過闆型的調整,來讓發出的上旋球達到看似是發的下旋球,假動作一般是在觸球後前臂往上的同時手腕外翻,讓闆型在發完球以後變為後仰,給對方的感覺就是在觸球時是先摩擦的這個球。
上旋球的假動作銜接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要保證向上的充分摩擦,還要想讓對方感覺是觸球向下摩擦,假動作的過渡一定要非常自然,這個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實現的,隻有銜接越平滑,這樣發球的迷惑性才會更高,你在比賽關鍵分上的使用才能更加有底氣。
通過前面幾個帖子,勾手發球基本就介紹完了,那在比賽中如何更好更合理的運用勾手發球以及如何破解勾手發球,我們将會在後期更新,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乒乓網-白開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