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鄂港高層會晤暨“鄂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在漢揭幕,會議簽署《關于“鄂港合作會議”機制的安排》、《鄂港高層會晤暨“鄂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備忘錄》,标志着香港特區與内地中部省份首個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實際上,香港與武漢貿易往來淵源已久,自1994年,香港貿易發展局華中代表處在武漢設立,港漢兩地互通有無,曾一度傳出“港人助力武漢,北上創業江城”的佳話。而這一特點在房地産市場上尤為凸顯。
在武漢樓市市場化的20年曆史中,港資開發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回溯過往,香港房企作為内地樓市的老師傅,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存在。長實、新世界、新鴻基、瑞安等老牌港資房企湧入内地掘金,不僅帶來了賣樓花(認籌)、饑餓營銷(“便秘”式開盤)、按揭購房這些先進的銷售模式,樹立起早期内地房企發展的标杆。
01
三段式成長,造就武漢豪宅之光
港資開發商入漢第一階段,要追溯到90年代初。
武漢當時還是個“小透明”,徘徊在主流地産圈的邊緣,加上它剛剛從停止福利分房走向全面實行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外資開發項目并不多。
新世界率先拾得武漢這枚遺珠,1994年,新世界百貨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百貨商場落子武漢西北湖畔。十年醞釀,2004年新世界國貿大廈在同地塊傲然于世。
新世界國貿大廈和新世界百貨
當時,工業大廈算是當時一個典型港資建築理念的代表。這一類建築主要集聚于老漢口,以裙樓辦公模式,商業辦公與居住混雜。
如今,這樣的大廈多成了30 房齡的老骨頭,卻成就了武漢最初一代的商業綜合體範本。
金源世界中心
第二階段則是2000~2010年。趁着内地波瀾壯闊的私有化啟動,新世界再次定位于漢,打造出400萬方總體量的新世界常青花園。
它是武漢最大的“安居工程”項目,于新世界而言意義獨特。
新世界集團興建的常青花園
随後更多香港開發商瑞安、和記黃埔紛紛進軍武漢,憑借着獨特的經營思路與雄厚的資金,迅猛而快速碾壓内地同行。
2004年,世茂集團以31.5億元拍下漢陽鹦鹉洲一塊858畝土地,投資80億元建設中央旅遊商貿區;
2005年瑞安集團一舉拿下永清地塊,耗資33.9億元,新的全國“地王”在漢誕生,由瑞安引領的“武漢新天地”時代拉開帷幕。
武漢新天地
緊接着和記黃埔地産出資16.23億元,獨家拿下江漢路周邊“花樓”、“老浦”兩地塊。2006年,和記黃埔又拿下緊挨老浦片的048号地塊,完成了江漢路的“三連擊”。
一時間,武漢從資本市場的“小透明”一躍成為港企巨頭們“瘋搶”的“香饽饽”,武漢房地産市場刮來一股強勁的港風潮。
真正打響港企巅峰時刻,是在2010年~2014年。武漢諸多地王級、标杆級地塊背後,都暗藏港資的身影。
這一時期,主流港企在漢氣勢一向恢弘,大肆圈地毫不留情,銷售部分穩健有力。不論是單宗地的價格,還是樓面價格,香港地産的三巨頭,不斷刷新一個又一個武漢最新紀錄,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全國地王”,如精武路地塊,青島路地塊,以及漢正街銀豐地塊。
不知道從何開始,人們形成了有港企重倉的地方,往往就有“豪宅”的慣性思維。
02
從吃紅利到全身而退,港企緣何如此
招商引資,加上成熟的金融體系,天時人和的人脈資源,香港開發商得以在漢低價拿地,他們“空手套白狼”,享受着時代的紅利。 它們似乎習慣于先屯好地,再慢慢幹,不趕不急。
他們骨子裡滲透着穩健的基因,與其它地産流派相比,他們的産品是低調而不失内涵,開發理念方面更注重品牌的積累和沉澱,精品更需要時間慢慢磨煉。
布局上,港企往往傾向于主城核心區域。這一點在瑞安身上體現的很明顯,武漢新天地作為其入漢以來的重要項目之一,一開始便定位于武昌濱江核心帶,打造出豪宅之頂壕。
但伴随着内地進入高周轉房企長袖善舞的年代,生存法則變成了赤裸裸的狼性文化,港企吃土地紅利的時代已然不再,“慢”已不再成為一種優勢。
和記黃埔于2012年後未曾在武漢囤地,其身影逐漸退出武漢樓市。
2014年,武漢新世界百貨硚口店閉店調整,2018年新世界在華中區最大的漢陽總店關停。越來越多的門店關閉,新世界百貨的光輝歲月,連同那個蓬勃煥發的百貨時代,逐漸消退。
03
再度回歸,慢節奏可圈可點
然而近兩年,消失已久的港企異軍突起,南益地産、新世界、佳兆業等港派地産集中入漢,頗有些卷土重來的意味。
當内地房企正為“三道紅線”而着急上火之時,港企齊刷刷入市。無債一聲輕,還非常有錢的港企開始了大舉擴張之路,它們甚至樂觀的認為市場遠沒有那麼嚴重。
2021年下半年,瑞安在大熱的光谷中心城落下一子,光谷創新天地,單價23000元/平左右,作為豪宅項目這個價格算得上良心,開盤當天去化率超八成。但佳兆業在同片區内開發的項目翡麗天玺,可就沒那麼幸運了,整體去化率還不到50%。
早幾年靠着囤地吃紅利的港企時代已然一去不回,如今港企雖扛着低負債的大旗在武漢市場上大興土木,總歸離不開一個“豪”字。
他們更擅長用長線思維去精雕細琢每個商業綜合體,做出産品的高溢價。這幾年武漢最增量的投資,有記憶點的,仍要數周大福中心、恒隆廣場、K11、武漢新天地。港資的用心帶來的高溢價無可質疑。
再看住宅市場,縱觀港企投資開發項目,清一色帶着“豪”的印記,卻有着保值性高的特點。武漢天地二手房立足于武昌濱江,總價過千萬,穩居武漢房價天花闆;位于硚口核心的時代新世界單價26500元/平。佳兆業德商翡麗天玺單價28000元/平,位居光谷中心城核心區位。
縱觀港企在漢數十載發展脈絡,高調拿地的霸氣,穩步銷售的底氣以及超前的思維,的确引領了武漢一個時代的地産輝煌。此次回歸,港企依然站在高位俯視市場,“親民”二字一度遙遠,除卻早年間商業記憶點,住宅項目卻未能泛起水花。或許打敗慣用港式套路的自己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