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0 01:23:13

原創 星火介入 星火介入醫學聲 2022-03-16 21:15

背景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1

“臉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這是民間對生活富裕、體型肥胖者的職業定位,是一句調侃的口頭禅。但是在醫院裡經常會看到“臉大、脖粗、腿細”的外觀不勻稱患者,不光是臉大,兩眼還浮腫睜不開;脖粗,除了脖子粗,還有雙上肢增粗腫脹,脖子和上胸部靜脈曲張;腿細,腹部與雙下肢瘦得皮包骨頭、細如麻稈,與上肢腫脹增粗形成鮮明對比。人體胖瘦上下不一,上半身肥胖、下半身消瘦,奇怪的體型,這極可能是一種病态——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即多種原因導緻流經上腔靜脈的血流受阻,引起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顔面頸部腫脹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2

顱腦顔面部、頸部、雙上肢和上胸與上背部(幾乎上半身)豐富的血液循環都是經過上腔靜脈回流心髒,腹部盆部與下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經過下腔靜脈回流心髒。若上腔靜脈管腔嚴重狹窄甚至閉塞,上腔靜脈血液回流心髒受阻,所屬區域的靜脈血流瘀滞在各種軟組織中,靜脈壓力增高引起各級靜脈,尤其是表淺靜脈擴張迂曲,靜脈壓力增高使血液向血管外滲出引起軟組織腫脹;五官腫脹,如眼睑腫脹可出現睜不開眼,喉腫脹引起聲音嘶啞、呼吸困難,顔面部、頸部腫脹和雙上肢腫脹,引起肢體麻木,頸深部和縱隔腫脹加劇呼吸困難,腦組織腫脹顱内壓增高引起頭痛、頭暈和嘔吐。這類腫脹平卧後加重、坐立或站立後有所緩解。今天就跟随小編來了解了解什麼是上腔靜脈綜合征?

01

什麼是上腔靜脈綜合征?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3

上腔靜脈綜合征(SVCS)是一組由于通過上腔靜脈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相互影響所緻的症候群,為腫瘤常見的急症。患者出現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面頸腫脹。檢查可見面頸、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腫,進而發展為缺氧和顱内壓增高,需要緊急處理。

上腔靜脈管壁薄,血管内壓力低,其從升主動脈的右側下降進入右心房,周圍是胸骨、肺動脈、升主動脈、氣管、右主支氣管和淋巴結,因而,容易被壓迫而發生梗阻。

02

病因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4

1.惡性腫瘤侵犯或壓迫上腔靜脈。

2.惡性疾病的壓迫

如胸骨後甲狀腺腫瘤、胸腺瘤、支氣管囊腫等,或慢性纖維性頸部組織炎症導緻上腔靜脈周圍組織壓迫,如特發性硬化性縱隔炎、縱隔纖維化等。

3.上腔靜脈血栓形成

先天性心髒疾病及手術後、中心靜脈插管或起搏器置入可引起血栓形成

03

臨床表現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5

1.靜脈回流障礙

頭頸部及上肢出現水腫,指壓無明顯壓痕,伴皮膚及口唇發绀,平卧時加重,上半身直立後可緩解,常伴頭暈、頭脹、睑結膜充血。有時可見頸胸部靜脈明顯擴張、胸腹壁靜脈曲張等。

2.壓迫症狀

腫瘤等壓迫周圍器官、神經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進食不暢、聲音嘶啞、眼睑下垂、瞳孔縮小、面部無汗等。

3.神經功能受損

可出現顱内壓增高導緻的惡心、噴射性嘔吐等症狀。

04

診斷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6

1.X線檢查

X線透視及平片可發現上縱隔、右肺上葉、上腔靜脈周圍有占位影,可能為上腔靜脈有腫塊壓迫。

2.多普勒超聲

了解上腔靜脈通暢程度,血栓範圍,是否同時存在其他血管病變及外壓性病變。

3.CT及磁共振

顯示上腔靜脈受阻的具體部位及側支循環情況,可清楚顯示胸内結構,明确病因。

4.上腔靜脈造影

于兩側肘靜脈或股靜脈穿刺置管,可顯示梗阻的部位,及遠心端、近心端情況,是診斷上腔靜脈綜合征的金标準。

05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治療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7

以緩解症狀為首要任務,然後考慮解決病因。

1基礎治療

高位休息,吸氧,下肢輸液,可适當減少輸液量,給予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症反應,可給藥适當利尿減輕水腫(呋塞米10〜20mg),必要時給予抗感染治療。但應警惕因患者長期脫水利尿等治療,患者血容量低伴血液高黏稠狀态易引起血栓形成,所以要嚴密監測患者血容量[1];

2抗凝治療

适用于非惡性病因所緻的有血栓形成的情況,或者用于配合惡性病因的放療、化療。在對症基礎上給予抗凝、抗栓治療,有助于緩解症狀。對于因靜脈導管所緻血栓形成的上腔靜脈阻塞,單用抗凝治療,即可使阻塞消除。

3放療

緊急放療被認為是緩解有生命危險症狀的阻塞患者最快的方法。放療總劑量根據患者治療是根治性或姑息性、病理類型和病變範圍決定,也要考慮患者的體力狀态、症狀進展的速度、是否聯合化療、患者可能的預後等。

局限性:①約40%的患者放療後無法進行組織學診斷;②放療可減輕約80%患者的症狀,但明顯改善可能需要3天到4周;③有20%患者的症狀無法通過放療緩解[3,4]。

4化療

大多數患者在治療的7天内症狀可完全或部分緩解,完全緩解一般在2周内。大約25% SVCS患者化療後可能再次複發,但再給予化療、放療或放化聯合治療,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

5手術

主要用于良性病變、血栓治療效果差、放化療無效且預計生存時間超過6個月者。近一半的旁路手術患者最終都需要再次放置血管内支架來維持通暢。

06

介入治療上腔靜脈綜合症

怎麼緩解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不是大款就是夥夫)8

對于合并上腔靜脈綜合症且對放療、化療不敏感的腫瘤患者。其上腔靜脈的壓迫症狀不能短時間内緩解,血管内支架可短時間内緩解腫瘤引起的SVCS,根據腫瘤生物學特征、腫瘤臨床特點和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放置血管内支架後再給予化療、放療或放化聯合治療,可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提高治療後的生存質量。

與放化療相比和外科手術相比,上腔靜脈狹窄處支架置入可獲得迅速可靠的治療效果,具有創傷小、易耐受、恢複快、并發症少等優點。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有條件行介入治療,對于上腔靜脈阻塞較為嚴重的患者,有時并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導管溶栓

若阻塞無名靜脈或頸内靜脈内有範圍較大的血栓,應進行導管局部接觸溶栓或攪拌溶栓,血栓基本消除後再植入内支架。

支架置入

局麻下經股靜脈穿刺引入導管,導絲導管配合下依次經髂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進入上腔靜脈,開通阻塞段上腔靜脈,導管置于頸内靜脈進行造影用于顯示上腔靜脈狹窄阻塞的範圍、阻塞段與右心房和無名靜脈的空間關系,建立加絲操作通路。腫瘤壓迫者可在上腔靜脈狹窄段直接植入内支架,無論多麼狹窄,依靠内支架自身的膨脹力均可以完全擴張解除腫瘤外壓性狹窄,不需要進行球囊預擴張術。若為炎症瘢痕性狹窄,狹窄組織堅韌,一定要進行球囊預擴張術,而後再植入内支架。内支架植入可快速解決靜脈阻塞造成的顱壓增高、顔面頸部憋脹和呼吸困難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