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6:13:13

學建築的都會接觸到女兒牆,但是關于女兒牆,你知道多少呢?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關于女兒牆你知道多少)1

什麼是女兒牆

女兒牆指的是建築物屋頂外圍的矮牆,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女兒牆被視作欄杆的作用,如建築物在10層樓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為避免業者刻意加高女兒牆,方便以後搭蓋違建,亦規定高度最高不得超過1.5公尺。 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築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 女兒牆的高度取決于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應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應不小于1300mm。 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闆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準;無混凝土壓頂時,按樓闆頂面算至女兒牆頂面為準。

女兒牆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築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或固定防水卷材用。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闆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準;無混凝土壓頂時,按樓闆頂面算至女兒牆頂面為準。

如今女兒牆已成為建築的專用術語,伴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兒牆的浪漫和詩情畫意也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内容了,隻是國家建築規範中的90厘米高的磚混結構式的一堵矮牆而已。它回歸了建築的本原,在建築物上起着它應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單元樓的屋頂上,成為建築施工工序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閉性的一部分。

女兒牆的高度規範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關于女兒牆你知道多少)2

女兒牆在建築上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做好防水收頭,也就是常說的女兒牆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溫、隔熱、防水等做完了,約250mm厚,再考慮防水層端部卷起250mm高,女兒牆總共做500mm高(二十一世紀做法一般600、700mm高)。 規範中,對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畢竟,這是屬于非結構構件,在地震時也是不安全因素。 至于其他的高度說法,比如:不低于1200mm,都是把女兒牆當作安全防護考慮了,是背離本意的做法。要考慮安全,完全可以在600高女兒牆上再做600高欄杆作為防護。 憑空增加女兒牆高度,不僅增加了成本,也構成了安全隐患。屋面做輕質的防護措施更好。 工業建築防腐蝕設計規範 GB 50046—2008 條文:5.4.1 屋面形式應簡單,宜采用有組織外排水。生産過程中散發腐蝕性粉塵較多的建築物,不宜設女兒牆。

說明:5.4.1 采用有組織排水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帶有腐蝕性介質的雨水漫流而腐蝕牆面。調查表明,散發腐蝕性粉塵較多的建築物屋面上設置女兒牆後,在女兒牆處大量積聚粉塵,不易排除,加重腐蝕。

多孔磚(KP1型)建築抗震設計與施工規程JGJ 68-90 多孔磚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 6度 7度 8度 9度 無錨固女兒牆(非出入口處)最大高度 0.50.5 0.5 0.0 中型砌塊建築設計與施工規範JGJ 5-80 砌塊建築局部尺寸(米) 無錨固女兒牆最大高度 0.50 出入口上女兒牆應有錨固 建築抗震鑒定标準GB50023—95 5.2.4.2 非結構構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當不符合時位于出入口或臨街處應加固或采取相應措施: 2.無拉結女兒牆和門臉等裝飾物,當砌築砂漿的強度等級不低于M2.5且厚度為240mm時,其突出屋面的高度,對整體性不良或非剛性結構的房屋不應大于0.5m;對剛性結構房屋的封閉女兒牆不宜大于0.9m;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範GB 50089—2007

8.4.6 抗爆間室與主廠房構造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抗爆間室采用輕質易碎屋蓋時,與抗爆間室毗鄰的主廠房屋蓋不應高出抗爆間室屋蓋;當高出時,抗爆間室應采用鋼筋混凝土屋蓋。 2.當抗爆間室采用輕質易碎屋蓋時,應在鋼筋混凝土牆頂設置鋼筋混凝土女兒牆與其相毗鄰的主廠房屋蓋隔開。女兒牆高度不應小于500mm,厚度可為抗爆間室牆厚的1/2,但不應小于150mm。 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JGJ 122—99 4.8.4 供老人活動的屋頂平台或屋頂花園,其屋頂女兒牆護欄高度不應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頂突出物,其高度不應小于0.60m。

壓頂處理

女兒牆常采用混凝土圈梁壓頂,圈梁厚度最小為120mm(根據江蘇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标準)。

古代文化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關于女兒牆你知道多少)3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滿清時也有一則扈巧雲“替父修牆”的傳說。這“牆”,就是沈陽城德勝門的“女兒牆”。

想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從遼陽遷都沈陽後,立即下令擴建新城。改建新都時,是采用"周易八卦"之說進行的。城門由原來的四個增加到八個,而且要在每座城門上都建一座城樓,城周垛口修六百五十一個。後來,努爾哈赤沒有等到竣工之日便魂歸西天了,這座城池便由其子皇太極繼續修建完工。

《辭源》裡是這麼說的,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小牆;《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因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沒有地位的,所以就用來形容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小牆,這就是女兒牆這個名字的由來。

宋《營造法式》上講“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牆邊上部升起的部分。《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寫道:“隻見女牆邊虛所搠旌旗,無人守護。”這裡的“女牆”一詞,就是指城牆頂部築于外側的連續凹凸的齒形矮牆,以在反擊敵人來犯時,掩護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來瞭望來犯之敵,下部有通風孔。

後來,女兒牆又叫“睥睨”,指城牆頂上的小牆,建于城牆頂的内側,一般比垛口低,起攔護作用,是在城牆壁上再設的另一道牆,是“城牆壁的女兒也”。《古今論》記載:“女牆者,城上小牆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由此可見,女兒牆不僅與窺人有關,而且還另有一個直露的名字,隻是“睥睨”一詞太過于癟口,不如“女牆”含蓄,所以後來“女兒牆”叫法流行較廣。

李賀在《石城曉》一詩中寫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烏起。”杜甫《題省中院壁》詩中寫道:“掖垣埤竹梧十尋。”中的“埤”指的就是其第二個意思,即泛指矮牆之義。

劉禹錫在《石頭城》一首詩中寫到:“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李漁在《閑情偶記·居室部》中寫到:“予以私意釋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牆,……,豈婦人女子之事哉?”

按照李漁的書中記載的,“女牆”則應是用來防止戶内婦人、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牆。原來,古時候的女子大多久鎖深閨,不能出三門四戶。但是小牆高不過肩,又可以窺視牆外之春光美景,況且牆是死的,可人卻是活的,所以這女兒牆又成就了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後來女兒牆這種建築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窺視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恥笑的尴尬。女子往往會在一瞥之間,便能一見鐘情,發現自己的意中人。

古往今來,有着數不勝數的關于女兒牆内外的神秘窺望和富有詩意的描述。如:“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内佳人笑”、“聲漸不聞語漸俏,多情反被無情惱”、“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注:由外向内)、”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注:由内向外)。可見這種看似死闆的建築形式背後卻隐藏着極為豐富的意韻,那就是:不倚短牆,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女兒牆的基本概念(關于女兒牆你知道多少)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