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待網上無賴與敲詐?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10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挾“訴”敲詐,部分網絡投訴平台成了“網害”》的評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麼對待網上無賴與敲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10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挾“訴”敲詐,部分網絡投訴平台成了“網害”》的評論。
作為常見的糾紛處理機制,投訴本是維護市場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一項制度。但有企業和群衆反映,在中央持續推進“淨網”行動的當下,仍有一些網絡投訴平台“以支持消費者維權之名行敲詐勒索企業之實”“借百姓投訴要挾企業”。對于各種網絡投訴平台亂象,必須高度重視。
有的投訴平台把部分未經核實的投訴内容直接對外公布,有的把屢遭投訴的商家評為優質商家,有的對問題商家選擇性曝光并借機牟利,有的投訴平台連“準生證”都沒有……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費者和商家都表達了對一些第三方投訴平台的不滿。
此前已有媒體報道稱,少數第三方投訴平台存在挾消費者敲詐商家、操控商家“紅黑榜”等行為,涉嫌利用網友投訴向企業敲詐勒索,遊走于正常商業行為與違法違規之間的灰色地帶。還有企業透露,在商業化合作中,一些網絡投訴平台劍走偏鋒,選擇性曝光投訴,脅迫企業在後續的商務合作中乖乖就範。
此外,不少網絡投訴平台自身也存在未履行信息審核職責、管理操作不規範等問題,特别是用戶注冊、發布審核、虛假信息追責等管理機制方面不完善,導緻平台充斥着大量的匿名虛假投訴信息甚至诋毀謾罵。
事實上,相較于互聯網有害信息、網絡“黑嘴”等亂象,網絡投訴平台存在的問題更隐蔽,但對網絡生态、營商環境、特别是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的破壞力卻不容小觑。如果不能妥善治理,将嚴重幹擾政府部門的判斷能力,破壞營商環境,給企業帶來名譽損失,損害消費者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不少企業及消費者呼籲,網絡投訴平台亂象亟待治理。一方面,要進一步壓實網絡投訴平台主體責任,準确界定其行為邊界,切實規範工作流程,強化内部管理約束;另一方面,期盼設立政府主導的行業性投訴平台,如由工商部門和監管單位主導設立、協會組織和社會參與的多方聯動的行業投訴平台,确保投訴受理和處置的相對公正,合力營造支持經濟有序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