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西百年華誕氛圍

山西百年華誕氛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21:19:26

山西百年華誕氛圍?生日壽誕段慧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山西百年華誕氛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西百年華誕氛圍(西山五縣之隰縣生日壽誕)1

山西百年華誕氛圍

生日壽誕

段慧琴

這是清末民初隰縣民間常見的一個場景。

冬日裡的一個清晨,家住陡坡村的劉老二就背着個布袋子出了門,邁着不緊不慢的步子,沿着用青核子石頭鋪的馬道向村東頭走去,走着走着,臉上情不自禁地漾出了笑容。劉老二的兒子前年臘月娶回媳婦後,作為父親的他便做主意種了些糜子,秋天收回後一直存放着,舍不得吃。他留着要幹嘛?現時,袋子裡裝着的糜子要找碾子舂殼,那金黃的軟米,就是為落地一年的小孫子籌辦生日做糕用呢。

村東頭不算很遠,也就一袋煙功夫。劉老二把大半袋糜子倒在圓圓的碾盤上,又在套着籠頭眼罩的毛驢屁股上拍一把,小毛驢便圍着碾盤轉開了。一會,皮殼就被碾碎了,再用簸箕把皮簸出去。留下的是黃澄澄的米粒。隰縣人把這樣的米稱為軟米,要将它做成糕,還要磨成粉。村裡人常愛說:“軟糜子捏不下硬糕”。言外之意,就是做糕不能用硬糜子,得用軟糜子,最次也得用秫谷(軟谷子)。這兩種谷物性軟且黏,做出糕來能拉出絲。糕與高諧音,俗話說:“吃油糕,蹦得高。”在隰縣,吃油糕很普遍,不管大小事宴,都要上油糕。口福、眼福和耳福滿滿。

躺在搖車上的孩子此刻睡得正香。紅布帶将他牢牢地綁在上面,一旁做針線活的年輕媽媽時不時地搖上幾下。搖車是用上好的木材做的,鄉裡人為老人定制246壽木時通常要留上幾塊,再找了新的槐木讓木匠用刨子推成圓形拼在一起,稱之為:“送了老的,迎接小的”。當地人認為,孩子出生後睡搖車,一來可以養腦,二來睡得踏實,三來頭形圓。

《隰州志》說,“初生子,禁生人入室。插稻稈于門,男二女一。”後來演變成門上挂紅布條,用意一樣。孕婦更要慎重,以免撞上胎神。家中不得随便挪動用具和動土修建,滿月後親友即可探望。孩子滿百天時,要為嬰兒剃頭,男孩還要再早上一天。若是到了周歲,為孩子過生日可是親族間的大事,一來慶祝生命的延續和興旺;二則對母親賦予生命的感激。

劉老二出門後,系着圍裙的老婆把揀好的大黑豆(黃豆)放在盆子裡,用水浸泡,并用夾箅蓋上。每日早晚勤換水,用不了幾天,這些大黑豆就會生根發芽。做豆芽,不說“做”,而說“生”,寓意生長,興旺。這種活體蔬菜是農家慣常之物,用到事宴上,不僅可口,也圖吉慶。

過生日,軟糜子面做的油糕要吃,馍馍要送,這是民間最為樸實的禮性。一般來說,“送馍馍”是在生日的前一天開始。到了送馍馍的日子,姥姥會囑咐娘家人拿上點花布,讓孩子的舅舅再擔上兩筐子盛着米的“薄馍馍”、“實馍馍”來給孩子過生日。過去白面缺,“薄馍馍”、“實馍馍”是稀罕之物。所謂薄馍馍,就是用慢火焙的那種薄薄的、圓圓的、脆脆的面餅;而實馍馍,就是用籠蒸出的發面馍。花布的多少依個人的能力而定,少則二三尺,多也不過五尺。這樣可以給孩子做“侯被被、摟肚肚、紅衫衫、枕頭頭”,一身喜氣。送“薄馍馍”和“實馍馍”也有講究。要是添了女孩,馍馍要送十個,十全十美。至于男孩,還得再加上兩個,不為别的,就為男孩子能吃,飯量大,大了得多幹活,自然另眼看待。總之,希望孩子将來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富足。

送馍馍的親戚進了門,厾(duō)上紅點點的馍馍端上了桌,孩子的本家伯伯叔叔姑姑也要前來一同慶賀。平時吃不上細糧的農村人,一次生日,收得薄馍馍和實馍馍能放一笸籮,夠孩子吃好長時間呢。

孩子生日這天,劉老二便主動擔當起操辦生日的重大責任。估計今天來的親戚多,隔壁同族的劉生财、劉生旺弟兄也來搭了一把手。他們把軟米面倒在面盔子裡,又将汆壺中的響水緩緩地注入,用擀面杖把面和水攪成絮狀,一層一層灑在籠布上,再放進鍋裡大火蒸熟。糕面從鍋裡蒸好取出後,将糕面揉搓成長條,剁成劑子,然後包裡紅糖或棗泥或豆沙餡,下油鍋炸出即可。

眼瞅祝賀的親戚到齊了,老婆端了個面盆,從裡邊拿出祖傳的銀鎖,銀鎖上有“麒麟送子”的圖案,挂在戴着虎頭帽、穿着虎頭鞋(當然搖車上少不了虎頭枕頭)一身新衣的孩子脖子上。盛裝的孩子十分風光,人見人愛,人見人親。此時,舅舅在面盆裡面放入一大塊糕面,又蓋上了紅布,抱過孩子,一邊跳,一邊念:“長根根芽子(豆芽)軟面糕”,念完三次後問道:“高不高?”衆人齊聲回應“高”。這裡的“高”,既象征着孩子快快成長,又象征着主人家的光景步步盈實,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舊時,村裡家窮的孤寡鳏獨之人,也會前來湊熱鬧。他們站在大門上祝福道:“發财馍馍發财糕,誰家給了誰家好。”用喜氣讨喜吃,可謂兩全其美。

過生日,有力之家還要炒菜,上酒,盤子多少視家境好壞不等。無力之家隻能熬一鍋白蘿蔔粉條豆腐菜了事。那時,農村人日子大多過得緊緊巴巴,不管貧富,不問事宴大小,紅火喜慶的心情是一樣的。然而在物質匮乏的年代,随着孩子的生日款款而至,大人們總是喜上眉梢又愁上心頭。再簡單的,包上頓餃子,閉住門吃,自家過自家的生日也顯得彌足珍貴,可有可無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本地鄉俗,在過周歲之前,還要過滿月,過百鎖;過了周歲,還要過三歲和十二歲。不厭其煩地過,真有些“繁文缛禮疲其形”了,叫當家人真受不了。随着時改代移,移風易俗,一般沒有那麼多講究,即使要過,多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熱鬧熱鬧罷了。

做壽和過生日,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都是慶賀生日,所不同的是,其中包涵的意義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做生日大都是長輩出于對小輩的愛憐,而慶壽誕則是小輩對長輩應盡的孝道。

民間有“生日年年有,壽誕六十首”的俗諺。也就是說,人隻有到了“耳順之年”,即 60歲時才有資格做壽。

壽俗中,還有不成文的習俗,那就是“做九不做十”、“男做九、女做十”和“逢五小壽小慶,逢十大壽大慶”。

如 60大壽,要提前一年在59歲的生日來慶祝,俗稱“做九”。而“十”與“賊”、“九”與“鸠”諧音,鸠是兇悍之鳥,也就是說男不能做賊,女不能為鸠。20歲、30歲、40歲、50歲都不做,故有了“不到花甲不慶壽”的說法。

隰州城内有一條薛家巷,是與旗杆巷并排的一條小巷,巷窄且短。但世代居住在這裡的薛姓家族卻出了位老壽星。老人生于嘉慶年間,到宣統元年,屈指算248來正好百歲。其間,已經經曆了60歲“花甲壽”、70歲“古稀壽”、77歲“喜壽”、80歲“傘壽”、88歲“米壽”、90歲“卒壽”、99歲“白壽”,實屬難能可貴。他的長子同老人商量後,決定在自己家裡邀請賓朋來共同慶賀,這也是隰縣極為普遍的風俗,老人的壽辰一般由長子負責操辦。

幾天後,親戚、朋友、陸續收到了請帖。按照慣例,做壽可以提前到生日前,但不能延遲到生日後,即便是當年之内,過了生日就不能再做壽。按照鄉間的規矩,凡小輩和至親以及受到邀請的朋友或其他人都要送禮,壽禮除了禮金要有壽桃,如不是在果桃成熟的季節,可用面粉做成的“壽桃”替代。出嫁的女兒還要挑禮擔,除了壽禮外還要特地縫制衣褲、鞋襪等作為壽禮。

老人和長子住在一起,壽慶便定在了家中。伸手推開門,便可看到正屋廳堂擺放着一把太師椅,壽堂的牆壁上挂上一幅紅紙金字壽屏。老人頭戴核桃帽,身穿絲綢做的長袍馬褂,在衆人的攙扶下坐在太師椅上。

壽堂上張燈結彩,點滿寫上“壽”字的壽燭,大紅色壽燭表面配有龍鳳圖案。八仙桌上供壽面、壽桃、壽糕、壽酒、壽筍“五福”,桌子兩旁擺放着萬年青、長青藤。衣物多用蠶絲綢緞制作,象征長生不老,長命百歲。

做壽一般要連續舉行三天,壽星的壽誕日稱為“正壽”。正壽的前一天,俗稱“暖壽”。按俗,“暖壽”由出嫁的女兒承辦,從“暖壽”開始,府第中所有的燈彩和壽燭都一直點燃。正壽由兒子承辦,正壽這天,壽星身穿壽服,賀壽者也要穿着吉服,黎明時分就要“請壽星菩薩”,正午時分再“請祖宗羹飯”。請壽星菩薩時,桌上供奉肉、雞、魚“三牲”福禮或肉、雞、魚、羊肉和甲魚“五牲”福禮,點上壽燭香火、焚燒元寶,虔誠拜祝壽星菩薩。請祖宗羹飯時,除了前面的“三牲”或“五牲”福禮外,還要增添清茶和清酒。祭壽星菩薩和祭祖宗時都要燃放爆竹、鞭炮。

是日,老壽星的至親、故交、門徒、近鄰甚至鄉紳都來祝壽。大門外有專人司鑼,壽堂旁有樂隊伴奏。凡有祝壽者到達門口,司鑼敲鑼兩下後高呼:“貴客到”或“客人到”!樂隊聞聲奏樂。壽星随即在高椅上整衣正坐,長子站伺一側。祝壽者上堂作揖,口稱“祝壽”。前來祝壽者如果是平輩的至親、故交,壽星起立相迎,如果是晚輩或下屬,就由長子代為回禮。至親賓朋基本到齊後,拜壽儀式正式舉行。儀式多請專業司儀主持。拜壽儀式開始後,樂隊奏樂,壽星上坐,親朋好友一一入座,然後司儀介紹壽星簡曆、功績、子嗣情況。家中晚輩按輩分順249序和親疏遠近,依次向壽星行“三跪九拜”禮,拜祝時要口念“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祿雙全”、“長命百歲”、“健康長壽”等吉祥語,并送上壽禮。壽星受拜時,要贈送“壽禮包”,俗稱“子孫錢”。拜壽儀式完畢,主賓同吃壽桃和壽面,吃面寓意長壽綿綿,吃桃意謂長生不老。

拜壽儀式結束後,壽宴以正壽的晚宴最為豐盛。前來祝壽者按輩分大小和身份高低依次入席,共同舉杯祝賀壽星福體安康、長命百歲。宴時要先吃壽桃、壽面,再吃壽菜、壽酒,“酒”與“九”諧音,故民間有“吃了壽誕酒,活到九十九”的諺語。菜肴大抵是傳統的四碟子八碗,能用上山珍海味的是極少數殷實人家。當然,擺不起闊氣的人家更多。他們不要說設宴待客,恐怕連幾個菜也整不來。衆人敬壽星,壽星也要拿壽桃、壽面、長生果等當做回禮,分送給家人、親戚和朋友,以分享長壽。同時,出嫁的女兒要挨家挨戶地向鄰居分送“長壽果”,以示同喜同賀!

大戶人家要雇戲班上演壽戲。薛家雖然算不得大門大戶,但人活百歲被視為人瑞,百年不遇,花費點也值。戲台搭在院門外的場坪,照例要由事主家點戲,特别是老壽星點他愛看的劇目。戲折上開列的劇目,大多為喜慶、歡快、圓滿的傳統劇目,尤其戲的結尾必以大團圓謝幕,以圖吉利。看壽戲時,壽星坐在中間主桌,地位顯赫者圍坐兩側,兒孫等家庭成員坐在第一排,然後按輩分依次坐定。戲班在演正戲前,一定要先演“八仙慶壽”的開場戲,唱詞如“壽桌團團轉,鮮花朵朵開,魚鼓一聲響,引出衆仙來,今日乃是某某老壽星的壽誕之日,你我駕起祥雲,往瑤池一走,壽山連福海,福壽萬萬年!”然後“八仙”出來祝壽,以示慶賀。

人類學家認為,命是天給的,壽是自己争取的。無論是嫦娥偷靈藥、彭祖不老術、秦始皇求仙入海、漢武帝煉丹求生……還是形形色色的養生方法,追求長壽都是人們永恒的話題和永久的渴望。對于那些長壽的人來說,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記憶。這記憶裡,有着人間的世事滄桑,有着不盡的坎坷磨難,然而在歲月的磨砺中,這所有逝去的,全都變成了美麗的印痕。

對于這位百歲老人來說,一百個冬去春來,一百個寒來暑往,究竟能經曆人間多少的世事滄桑,又飽含多少不盡的坎坷磨難,恐怕連老人自己也說不上來。不過,這并不影響老人在過去的歲月裡、從容地走過一段難忘的時光,平靜地看天邊雲卷雲舒,庭前花開花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