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艘日本貨船在毛裡求斯東南部環境非常敏感的水域洩漏燃油,導緻當地珊瑚礁岌岌可危。什麼是珊瑚?珊瑚正在遭遇一場怎樣的危機?珊瑚退化将對海洋生态系統帶來何種影響?又有哪些原因導緻珊瑚面臨消失的困境?
“海底熱帶雨林”
海洋中,珊瑚因其千奇百怪的形态和色彩斑斓的顔色備受關注。其實,珊瑚是地球上最為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由體态玲珑、色彩豔麗的珊瑚蟲聚集而成。珊瑚蟲是一種腔腸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碳酸鈣)來制造自己的骨骼,成千上萬的珊瑚蟲聚集在一起,經過不斷地新陳代謝日積月累,最終形成了珊瑚礁。
珊瑚礁生物群落對生态環境條件要求相當苛刻,其主要成員造礁珊瑚,對海水水溫要求較高,在年平均水溫 23℃~ 27℃的水域生長最為旺盛。如果生存環境低于 18℃,造礁珊瑚隻能生活,無法實現成礁。因此,珊瑚礁生物群落通常分布在低緯度的熱帶及鄰近海域。有強大暖流經過的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生物群體;相反,在屬于熱帶的非洲和南美洲西海岸,由于常年存在低溫上升流,則沒有珊瑚礁及其生物群落的分布。因此,18℃以下的低溫和 30℃以上的高溫對于絕大多數珊瑚來說都是不利的環境,會引起珊瑚白化或死亡。
死亡的珊瑚叢除了水溫,珊瑚礁生物群體對水壓、鹽度、海水清潔度也有較高的要求。珊瑚蟲與共生的蟲黃藻互相依存,珊瑚蟲依靠蟲黃藻光合作用提供營養,珊瑚之所以擁有斑斓的色彩也是因為蟲黃藻的存在。如果環境不适,蟲黃藻離開,珊瑚蟲就會變成白色,然後慢慢死亡。
珊瑚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在整個海洋生态系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珊瑚礁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2‰,卻為近 30% 的海洋物種提供了生活環境,包括蠕蟲、軟體動物、海綿、棘皮動物和甲殼動物等,它們還是大洋帶魚類幼魚的理想生長地,這使得珊瑚礁成為地球上極具生物多樣性的生态系統之一。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内,珊瑚礁為人類提供了價值近3萬億美元的服務,支持着全球1/10的海洋捕魚量,有5億人依賴珊瑚礁生态系統從事漁業養殖、觀光旅遊等工作。可以說,珊瑚礁的存在直接影響着周圍海洋環境的物理和生态條件,以及人類的生産生活。
在珊瑚中遊動的小魚
消失的危機
生機勃勃的珊瑚礁地帶,生活着一種人見人怕的棘皮動物——長棘海星,是食欲旺盛的“珊瑚殺手”。
在健康的生态系統中,長棘海星和其他海洋生物之間保持一種相對平衡,可以清理“老弱病殘”的珊瑚,維持珊瑚礁的健康生長。如果長棘海星暴發,它們通常會爬到珊瑚上,啃食表面的珊瑚蟲,造成珊瑚死亡白化。
雖然長棘海星暴發被認為是造成珊瑚礁死亡白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全球氣候變化給珊瑚帶來影響則更為深遠。
澳大利亞東北沿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全長2300多千米。近年來,大堡礁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廣泛的珊瑚白化現象。全球氣候變化導緻海水溫度上升,成為珊瑚大面積白化的重要肇因。統計顯示,2016年海水升溫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遠北部和北部造成超過26%和67%的珊瑚死亡。
大堡礁科學家預測,在升溫2℃的情境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在升溫 1.5℃時,珊瑚礁退化的比例減少到 70%~90%。如果不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挽救措施,按照現在的退化速度,珊瑚礁生态系統可能在本世紀末從地球上消失。
大堡礁珊瑚白化隻是珊瑚生存危機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全球範圍已有超過一半的珊瑚出現嚴重退化現象。
從自然角度而言,海水升溫、海水酸化、珊瑚疾病、長棘海星暴發等使多彩繁盛的珊瑚礁變成“白色墳場”。此外,人類活動對珊瑚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觑。珊瑚礁适宜生長在營養少、陽光充足的環境中。人類向海洋中大量排放污水會造成近海海水富營養化,導緻藻類和浮遊植物密度上升,海水透明度降低,形成赤潮。這使得珊瑚體内共生藻的光合作用被抑制,珊瑚礁生态系統的平衡遭到破壞。
逐漸白化的珊瑚
我國珊瑚礁分布面積約占全球的13.5%左右。研究表明,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沿海及海南島沿岸珊瑚覆蓋率大幅下降,南海珊瑚島礁周邊的珊瑚數量銳減。專家表示,伴随着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海岸工程、城市排污、破壞性漁業等人類活動對珊瑚礁帶來的侵擾,造成我國珊瑚礁呈現退化減少的趨勢。科學家警告,随着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海洋污染日趨嚴重,珊瑚礁的死亡速度将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意識到,開展珊瑚礁保護和修複勢在必行。
保護在行動
珊瑚礁的保護和修複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機構、科研單位、社會公衆共同參與。
目前,我國已經先後建立了海南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福建東山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廣東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等,以珊瑚礁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區,開展保護管理。經過多年努力,當地珊瑚礁生态系統重煥生機。
一些地方還通過立法、監測等手段加強對珊瑚礁生态系統的保護。《海南省珊瑚和砗磲保護規定》中明确禁止珊瑚礁和砗磲制品的出售、購買、運輸、攜帶、寄遞等行為。與此同時,随着珊瑚礁監測網絡的建立和完善,将進一步規範和強化珊瑚礁生态監測、保護修複等成效。
南海永樂龍洞海底下美麗的珊瑚礁攝影:趙建東
對于退化嚴重的珊瑚礁來說,其自身恢複能力衰弱,需要通過人為手段輔助,逐步恢複珊瑚礁态系統。比如,通過增加幼體補充數量、有效培育成體及提高底播移植存活率等方法,增加造礁珊瑚數量,提升珊瑚礁恢複能力。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在海南三亞、廣西涠洲島及我國西沙、南沙等區域開展了大量珊瑚礁生态修複工作。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珊瑚礁生态修複和管理技術模式。
俯瞰南海永樂龍洞美麗的生态攝影:趙建東
增強民衆的珊瑚礁保護意識也同樣重要。深圳市民間組織“潛愛大鵬”以“種珊瑚、種人心”為口号,開展殘枝培育、生境維護、珊瑚礁普查等活動,将普通潛水員轉變成海底珊瑚礁生态維護的民間科學家。
珊瑚礁修複技術組成複雜,目前尚存在諸多技術難題,珊瑚礁的保護和修複工作還需要較長的探索。專家表示,在尋找珊瑚生态系統恢複方法的同時,應更多普及珊瑚礁生态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知識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對珊瑚的破壞。保護珊瑚礁是一項以保護全民利益為目标的巨大工程,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消除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影響因素,讓珊瑚礁生态系統的彈性自我恢複,不能一蹴而就。
轉自: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