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酒三杯,一杯敬先烈,一杯敬先祖,一杯敬故人;
菊花三朵,一朵攜牽挂,一朵攜衷腸,一朵攜思念。
素白宣紙,潑墨執筆,寄哀思于明月,随清風吹到故鄉;書愁腸化詩詞,片片真情慰親人;梨花風起,佳節清明,細雨紛紛,桃李争笑,野田荒冢,欲斷魂;日暮笙歌,萬株楊柳,清風胧月,花落草生,聽弦看花,過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6首經典清明節古詩詞,一起體味清明節的悲喜歡愁!
1、最歡快的清明詩: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鹂隔故宮。
溫庭筠的這首《清明日》短短40個字,卻充滿詩情畫意,在曆代百餘首清明詩中脫穎而出。
清明清晨,清娥飛舞,色彩斑斓,猶入畫扇中,桃花豔,郁金紅,競相開放,遍田野。繁花滴露的清晨結伴踏青,微風拂弱柳的傍晚歸來。馬兒嘶鳴,雞群出籠,歡快啼叫,誰家兒童正瞄準鳥兒發射飛彈,吓得黃鹂鳥趕緊飛入隔壁庭院。
春和景明,難掩人們外出踏青的喜悅心情,眼裡所見,耳畔所聽,皆是春天美好的模樣,鳥語花香,雞鴨成群,日子平淡又自在。
2、最無常的清明詩: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隻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黃庭堅寫這首詩時正是“元佑黨争”時,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免不了也受到牽連。全詩用對比,道盡人生世事的無常。
佳節清明,桃李争妍,春雷震動,龍蛇蟄出,春雨豐沛,草木生長,本是一派勃勃生機,然而清明時節“野田荒冢隻生愁”累累埋骨,處處荒冢,忠奸賢愚“知誰是”?
終歸是一抔黃土,蓬蒿一丘,千載萬世,是賢是愚,是忠是奸,誰又能分辨?世道無常,不過一死。
3、最經典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說到清明,就必然少不了杜牧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紛紛”兩字既寫出了清明春雨的凄迷之美,又隐隐透露雨中行者的複雜心情:清明本是家人相聚,或踏青郊遊,或上墳掃墓,而今孤身趕路,春衫盡濕,觸景傷懷,心頭百般滋味“欲斷魂”。
正因為“斷魂”才想要尋個落腳之地,順便再借酒澆愁,不遠處的杏花村就隐隐有家小酒館,正等着雨中的客人。全詩到此戛然而止。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杜牧筆下的清明仿佛就是我們的清明。
4、最憂愁的清明詩: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莺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開篇一個“重”字,一個“愁”字就奠定了全詩愁的基調。
帝都又是一年清明,人們心中自然升起萬千愁思。本是車馬喧嚣,踏青折柳,花落草生,莺飛蝶舞,欣欣向榮的無限生機。
然而詩人卻“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獨坐陋室,追憶往昔,隻見他一口茶飲盡,清冷,孤寂,沉默,在追憶什麼又在憂愁什麼,詩人并未說,隻留給讀者無限遐想。
5、最美的清明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梨花盛開,和風輕拂,風吹花落,正值清明,踏青尋春,一個“半”字寫出了遊人之多,場面之壯觀,直到日暮笙歌才散去,夜晚的西湖,萬樹流螢,歌聲婉轉,真是美如人間天堂。
江南暮春,輕煙彌漫,歌聲袅袅,微風徐徐,楊柳依依,踏青尋春,真是賞心樂事,全在西湖之春。
6、最美好的清明詩:好風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複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的這首《清明夜》全然沒有清明節的清冷,反而有種月夜朦胧的美好。
清明之夜,詩人身處碧砌紅軒的府邸裡,目之所及,皆是美好明麗的色彩,微風輕拂,月色朦胧,詩人頓生歡喜,于回廊下哼着小曲,走走停停,聲聲管弦,幽幽入耳,駐足一邊聽一邊欣賞着月下盛放的花朵。
有管弦,有月色,有鮮花,有美景,這樣的清明之夜别有一番自在閑适!
風吹花落,清明過後,萬物欣榮,那些難過的,不快的,不幸的,都終将過去,再堅持一下,卸下疲憊,接下來的所有日子都将是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