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聽說過「達芬奇睡眠法」、「8小時睡眠論」,據說這些方法可以提高睡眠質量。那麼,這兩種方法可行性大嗎?真的有效嗎?
誤區一:「達芬奇睡眠法」靠譜嗎?
近年來,網上一直流傳着一種睡眠方法——達芬奇睡眠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比如每工作4小時就要睡15分鐘,相當于把時間等分。這樣,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隻有不足1.5小時,從而争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
但是,這樣的睡眠法可行嗎?
「達芬奇睡眠法」實際上是不靠譜的。人們的大腦結構以及運轉模式有所不同,達芬奇睡眠法可能隻對少數人有效,但是如果盲目嘗試,達芬奇睡眠法會破壞人體的晝夜規律,導緻身心疲倦、焦慮緊張、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應。
誤區二:「8小時睡眠論」靠譜嗎?睡夠8小時就是睡得好嗎?睡4、5個小時,白天特别精神,算是好的睡眠嗎?最近央視新聞的一篇報道告訴了我們答案:強調重要的不是睡夠8小時,而是睡夠睡眠周期。
截圖來源:微博「央視新聞」
人的「标準睡眠」有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和快速眼動(REM)睡眠兩種狀态。
快速眼動睡眠:
指在睡眠過程中有一段時間,腦電波振幅變低,同時還表現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松弛、陰莖勃起,眼球不停地轉動。由于大腦更加活躍,人會在快速眼動睡眠期做夢。
非快速眼動睡眠:
不會出現上述情況,在這期間眼球幾乎沒有快速運動。同時,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N1期睡眠、N2期睡眠、N3期睡眠這三個階段。
N1期和N2期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淺睡眠」,處于這兩個時期的人通過輕輕呼叫或輕輕觸摸即可喚醒。N3期一般稱之為「深睡眠」,處于這個時期的人不容易喚醒。
正常成人睡眠時首先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這兩種狀态在睡眠中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
下面我們以一個正常人睡眠狀态為例說明何為一個睡眠周期:
正常成人睡眠時首先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的N1期,一般持續1-7分鐘→進入持續大約10-25分鐘的N2期→N3期→經常做夢的快速眼動睡眠。
成年人每晚通常有4-6個睡眠周期,整夜平均每個周期持續90-110分鐘。
根據最新的研究和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推薦的平均睡眠時間如下:
其實睡覺時間的長短和我們平常吃飯的飯量類似,要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睡眠時間隻要是90分鐘的倍數,每晚完成4-5次的睡眠周期,第二天精力和體力感覺充沛即可。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