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文|漠影
自iPhone12系列發布和開賣後,我已經連續使用iPhone 12 Pro一周多;在相對深入的實際體驗後,對這一代珊珊來遲的iPhone談談使用感受。
蘋果初代iPhone推出已經有13年,蘋果産品通常都有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的說法。
如果上一次iPhone的大改從iPhone X算起,經過XS系列、11系列之後,iPhone 12系列已經是第四年,當屬大改之年。
這個大改之年的iPhone 12系列承載了很多使命和特點,設計上回歸到6年前的iPhone 4/5系列的直角直角邊框;首次引入激光雷達模塊;首次不标配耳機和充電頭,對應地包裝盒尺寸大大減小……
iPhone 12 Pro和iPhone 11 Pro Max包裝對比
常規的性能升級由A14芯片、支持HDR顯示的XDR超視網膜屏幕承載;并将計算攝影從鏡頭、成像元件到芯片算法進行一次裡外的大改。
同時在ID設計上,進行了一次既是“回歸”又是“重新定義”的設計,因為外觀調整的背後,有着5G功能優化(天線設計)、新材料(超瓷晶面闆)使用等多方面的考量。
另一個重點是MagSafe無線充電生态的構建,蘋果能否像當年殺入TWS耳機領域一樣,後發制人,重新定義無線充電市場呢?
這些都是我非常關心和體驗的重點。
iPhone 12香不香,預定銷量、黃牛加價、産業鍊追加訂單都在說明問題,甚至最近渠道有傳蘋果加強了對拼多多等“特殊”渠道的管控(限制)來維持價格的穩定。
最關鍵的,又一次大改之後的iPhone到底怎樣,背後有藏着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甚至在技術供應鍊重造上怎樣的野性,讓我們在使用中感悟和挖掘。
iPhone 4是喬布斯親自發布的最後一代iPhone,想必也是他最滿意的一代,甚至當年為了推出一個理想的“白色版”,延遲好幾個月就為解決工藝上的難題。
這樣來看,不說iPhone 12系列的設計是緻敬喬布斯都難。
iPhone 12 Pro與iPhone 11 Pro Max邊框細節對比
在10月14日的蘋果在線發布會中,隻有輪到iPhone 12登場時才将場景切換到座位上空無一人的喬布斯劇院大廳,庫克登台召喚iPhone 12現身。
是直角邊框好看還是配合2.5D玻璃使用的弧線邊款好看,不同的人各有所愛,而且很多時候人都不免喜新厭舊。
如果我們連續看慣了6年類似iPhone 5/4時代的設計,突然扔給你圓角邊框的設計,相信不少人也會感到驚豔不已。
但從工程設計上,直角是更利于内部空間的利用的,蘋果在發布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在工業設計上,蘋果一直講求的是“實用主義 極簡設計”的風格。
iPhone 12 Pro的玻璃面闆直接嵌在金屬框架裡
有一個細節,iPhone 11 Pro的屏幕玻璃面闆和金屬邊款之間是有一個塑料框架的,這次iPhone 12 Pro上取消了,等于玻璃面闆直接嵌在金屬邊框裡。
不過在握持的手感上,則更多的需要身體說話了。
帶上保護套後,其實直角邊框和弧形邊款的手感差别不大。
但是如果是裸奔的情況握持,是兩種差别就比較大了,一個圓潤順滑一個棱角分明,哪個你更愛?
就我而言,裸機握持弧線邊框還是更習慣一些。
iPhone 12 Pro相比iPhone 11有一個很好的改變是,将Pro版的屏幕從5.8英寸提升到6.1英寸,屏幕面積增大到同時,保持了很好的單手握持舒适性和操作的方便。
比如,使用iPhone 11 Pro Max時,單手要操作底部第四個圖标幾乎不可能,iPhone 12 Pro的尺寸則剛好能兼顧。
同時,相比Pro Max 220克左右的重量,180克左右的iPhone 12 Pro用久了明顯輕便不少。
對于新技術的應用上後發制人的“準”和“狠”,蘋果是相當自信的,這在AirPods、AppleWatch等品類和iPhone多攝功能等方面得到了驗證。
這次MagSafe無線充電是否也能這樣改變無線充電的生态呢?
反正最近華強北做快充頭和無線充電的商家是樂了。
經過幾次體驗,我既看到了蘋果的野心,也發現了産品仍需進步的地方。
适用于iPhone 12系列的MagSafe充電闆和新的20W充電頭
首先蘋果這次對無線充電的野心想打的根本不僅僅是一個功能,而是構建一個生态,從機身内置的無線充電線圈、磁塊,MagSafe充電器、20瓦快充頭到内置磁片的保護殼。
有确切消息,内置磁力片和NFC感應功能的保護套很快就會有蘋果官方的MFi标準(Made For iPhone、iPad……)提供給配件商。
發布會上其實蘋果已經展示了一些第三方配件的支持。
使用幾次MagSafe充電後,經統計的時間顯示,快充速度上算不上快。
為了更充分地體驗MagSafe的無線充電功能,我買了官方的20瓦充電頭配合使用。充電30%約要40分鐘,而如果是Lighting-Type-C快充線,則充34%的電量隻需20分鐘。
但MagSafe對傳統無線充電方式的改變主要是體驗上的變化。
我概括為三點:邊用邊充、随用随放、一貼就準。
尤其是邊用邊沖,相比傳統座式無線充電器,一貼就準的特點相比小米讓線圈去找設備的方式也更直接。
通過MagSafe配套殼則解決了傳統無線充電需摘殼的麻煩。
不足之處除了充電速度還不夠快,另一個問題則是發熱量有些大,這個在官網的使用說明中也有提醒。
這可能與MagSafe充電器的設計有關,充電闆由鋁質金屬包裹線圈,散熱全靠金屬框傳導,自然充起電來就有點變成暖寶寶了。
後續産品這方面應該是改進升級重點。
50%性能提升、四核GPU,第四代顯存壓縮技術等A14帶來的性能升級已經在最近兩次的蘋果新品發布中被反複提及。
但對普通用戶來說,這些數字隻有轉換成實實在在的體驗才有用。
對A14這樣的處理器普通用戶能感受到的是強認知和弱認知的兩類情況。
強認知的典型就是跑英雄聯盟這樣的端遊級畫面的手遊,弱認知的功能更多體現在你拍照、拍視頻這樣一些常規功能中,CPU、GPU在背後默默的用力。
比如蘋果這次強調的智能HDR3功能,利用機器學習進行場景的偵測,能對類似天空部分單獨處理。針對某一個部分做針對性的局部的處理。就是結合AI算法和處理器的算力最終做到讓你無感中提升體驗和拍攝的成片質量。
這裡做了個簡單的跑分對比,CPU單核性能提升約20%,多核提升約50%,GPU提升約20%,和官方宣稱的是基本一緻,運行内存增大了50%。
不過有時候感覺使用上的差别不那麼明顯,做了一個簡單測試,在相同設置下處理一段1分20秒的2K視頻,完成時間相近,隻相差幾秒。
毫無疑問,拍照如今依然是手機升級和大廠PK的功能功能。
iPhone 11系列給我帶來最大的驚喜是:超廣角、夜景模式、以及超視角取景構圖和拍攝功能。
但iPhone 11系列也留下了一個遺憾,就是不能超廣角鏡頭拍攝夜景模式照片。
這次蘋果補上了這塊短闆。
iPhone 12 Pro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夜景
iPhone 12 Pro夜景實拍對比11 Pro Max
夜景拍攝下,同樣的場景,超廣角支持夜景模式後,暗部細節出現質的飛躍,同時天空的色調也能保留。
其實我們可以把夜景模式看作一種加強版的HDR模式,可以手持拍攝3秒以内的HDR模式。
由于iPhone 12 Pro Max采用了傳感器防抖,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強的表現。
iPhone 12 Pro的照片視頻拍攝升級的另一關鍵點是主攝光圈擴大到f1.6,并采用7片式鏡頭,蘋果廣告語說能拍出“處處清洗銳利”的照片;同時,進光量更大,光學素質增強能否帶來更自然的背景虛化?
在多個場景我對比了實際表現和與前代産品(iPhone 11 Pro Max)的差異:
主攝對比一:
通過這個場景的對比可以看到iPhone 12系列升級的HDR3在色彩、動态範圍和細節上的表現提升是肉眼可見的。
天空的色彩更暗,雲彩的立體感也更強。
主攝對比二:
在這一場景可以看到僅通過鏡頭物理素質上的差别看到的成像差異。
也就是iPhone 12 Pro的f1.6光圈,對比iPhone 12 Pro Max f1.8光圈的差别。
從成像色彩、質感上,肉眼很難看出差别,但遠處的樹木虛化得更明顯了。
人像鏡頭和主攝對比三:
大光圈 HDR3的加持下,逆光人像也能獲得很好的細節(右圖),不過畫面右側可以看到一處鏡頭炫光。
等效52mm焦距的雙倍變焦鏡下的人像則透視更自然(左圖)。
由iPhone 12 Pro人像(左)和主攝(右)拍攝
iPhone 12 Pro的視頻功能最大的提升是杜比視界視頻拍攝。
相同場景對比iPhone 12 Pro和iPhone 11 Pro Max拍攝的畫面對比,iPhone 12 Pro拍攝的畫面明顯更亮、更通透。
通俗地講,畫面中能呈現的從最亮到最暗的區間被大大拉開了。
不過這種效果隻能在iPhone 12 Pro上肉眼直觀地感受到,甚至很難截圖或截取視頻來呈現,開啟iPhone錄屏時,杜比視界HDR模式會自動退出,下面GIF中,前面是iPhone 11 Pro Max拍攝,後面是iPhone 12 Pro拍攝并播放的效果,仍然很難直觀地展示。
不過在iPhone 12 Pro上看差别是很明顯的,就像一個昏暗的房間裡突然開燈了一樣。
當我把iPhone 12 Pro和iPhone 11 Pro Max拍攝的這同一場景的視頻導出到一台Mac上播放時,差别并不明顯,所以完整的杜比視界HDR視頻的拍攝、編輯、分享、觀看,都需要在iPhone 12這塊屏幕的支持才行,當然也有背後的硬件在運算。
iPhone 12 Pro拍攝視頻的拾音的臨場感和空間感很不錯,這一點前代就已經做得很好,通過聲音能容易地辨别人說話的遠近。
在視頻拍攝上,iPhone 12 Pro主攝的f1.6大光圈在暗夜環境中相比超廣角的差别也是非常明顯的,通過下面這個取景對比可以明顯看到差異,從超廣角切換到主攝,整個環境瞬間被提亮,這就是為什麼f1.8和f1.6雖然隻相差0.2級的光圈值,仍然很重要的原因。
附幾張其它場景的實拍圖。
手持星空(右)和三腳架固定星空(右)
超廣角細節更為豐富(本畫面等效14mm焦距)
在拍攝功能體驗上,我還做了個嘗試,iPhone 12與佳能EOS 5D4這樣的準專業單反差距有多大?
這裡不是想說iPhone 12要幹掉單反了,隻是說在移動攝影和計算攝影技術越來越成熟的今天,和傳統單反攝影有了怎樣的差異。
利用豐富的鏡頭群資源,拍攝大光圈“刀銳奶化”的背景虛化照片,顯然是手機拍照永遠無法企及的,這裡我比的是一個廣角攝影的場景(5D4 配佳能16~35 F4 L鏡頭)。
先看樣片:
5D4默認模式(焦距16mm 光圈f8)
iPhone 12 Pro(等效焦距14mm f2.4)
默認模式下,iPhone 12 Pro的觀感明顯好于佳能5D4,基于HDR算法得到更高的寬容度,但細節相比3200萬像素的全畫幅5D4還差很多,100%大小看,iPhone 12 Pro的成像還算銳利,但已經有明顯塗抹感的色塊。
不過5D4默認模式直出畫面寬容度有限,基本不可用,在這樣的大光比場景,很明顯上下不能兼顧。
不過……
其實現在專業單反也有HDR模式了,下面是開啟了正負兩檔合成HDR之後,佳能5D4連拍三張,機内合成輸出的照片,是不是看着舒服多了?天空的亮度被壓下來了,同時細節也比iPhone 12 Pro豐富了不少。
但是……
做到,不等于做好,做好不等于方便。
通過這三個場景的對比,我想說的是,手機攝影相比專業相機在硬指标上,還有差距,手機攝影的提升空間仍然很大。
但同時,手機端AI加持的計算攝影讓專業單反需要複雜操作的功能,能夠輕而易舉的實現,又是專業相機很難企及的。
所以,很顯然,手機攝影和專業攝影無論從器材還是功用上,都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5D4 正負兩檔HDR拍攝(焦距16mm 光圈f8)
iPhone 12系列作為蘋果第一代5G手機,應該是很多蘋果老用戶憋着等待的關鍵原因之一。
第一次出手5G智能手機,蘋果選了一條比較穩的路,雖然已經收購英特爾的基帶芯片業務,iPhone 12系列仍然采用的是高通的成熟方案;同時,在目前的智能手機中iPhone 12系列是支持全球頻段最多的,下行速率最高能達2Gbps的速度,是不是想想家裡的千兆光纖固網都不香了?
上真能這麼快嗎?管子有這麼粗不代表水流就有這麼大。實際要考慮很多因素。
我用聯通5G網絡跑了下網速,由于聯通的5G網絡其實是限速在500Mbps,所以能逼近這個值就不錯了。
在兩個不同的地方跑了下網速,一個測試點隻有4G網絡,另一個地5G網絡滿格,其實距離相差不遠,這說明現在5G網絡覆蓋确實是個問題。
結果非常一目了然,我也專門做了個表對比。
5G網絡在下載上行上的速率更快顯而易見,下載速度平均可達400Mbps,基本是4G的8倍。
同時你會發現,時延也是有明顯的縮短的;4G時延普遍在20毫秒以上,iPhone 12 Pro的4G時延也縮短了,沒有超過20毫秒的,5G網絡下時延則降至10毫秒出頭。
5G隻要有網,速度是真杠杠的,隻是現在流量普遍還偏貴,網絡覆蓋也還不夠完美。
iPhone 12系列讓蘋果正式跨入5G的世界,背後的另一層意義則是撩起十億iPhone存量用戶的換機沖動。
在iPhone 12 Pro正式發布前,對iPhone中加入激光雷達配置怎樣擺放有着不同的看法。
包括改變三攝的位置為激光雷達騰出位置的。
但從結果看蘋果的處理方式極為簡單直接,沒改變iPhone 11時三攝和閃光燈的位置,隻在右側長焦鏡頭下開了一個和閃光燈上下對稱的孔放置激光雷達,隻是後置Mic的孔位變小了些。
因為激光雷達的特性,外觀上看起來很低調,功能上也很低調。
你很難直接地調用到它,隻能在需要它的時候,它開始默默地工作。
比如夜拍對焦時,夜拍開啟人像模式時。
比如啟動AR應用,内置的尺子、或其它第三方開發的AR應用。
iPhone 12 Pro比前代三攝配合測量場景識别更快
配有激光雷達後iPhone 12 Pro的AR功能更易用
從結果看這顆激光雷達的加入确實給上面這樣一些特殊場景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内置的尺子工具測試識别反應速度明顯要快,在圓形物體掃描時還能快速識别邊緣,提供輔助線參考選擇和定位。
iPhone 4是喬布斯親自發布的最後一款iPhone,如果“老喬”能看到iPhone 12系列設計的回歸,想必很是欣慰,當然他可能也沒想到世界已進入5G的世界。
經過一周多的體驗,iPhone 12 Pro的很多核心升級和功能我并沒有用盡用透,通過幾個關鍵功能的深入使用,可以感受到蘋果在産品定義中精準的刀法,也能帶來不少新的驚喜。
除了在消費者層面,蘋果依然在深深影響着智能手機産業鍊和技術的發展,比如iPhone 12系列多個方面的定義至少會影響到這些方面:
1、堅持使用的FaceID方案會繼續推動結構光3D視覺技術的應用。
2、不贈送耳機和充電頭之後,勢必會刺激AirPods需求,帶動無線充電第三方市場的繁榮。
3、MagSafe吸附圓盤的設計會帶動無線充的普及并影響無線充的形态趨勢。
4、杜比視界HDR視頻,讓視頻功能被“重新點亮”,成為焦點之一。
5、激光雷達的加入也講進一步帶動dToF相關産業鍊等需求和技術研發突破。
最後,我對iPhone下一代産品的期待是:更快的充電、(可選擇的)高刷屏和潛望多倍變焦鏡頭的加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