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日子。它象征着團圓,這一天遠方的遊子會回到家和家人團聚;它還象征着開始,人們會換上新衣服,迎接新的開始;這一天神州大地上一派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王安石的《元日》就是在正月初一元日這天寫的,描寫了宋代人民在過春節時的三個習俗,内涵的文化與現在大不同。通過這首詩,讓我們一起穿越到宋代,去領略下當時春節的喜慶氣氛吧!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爆竹聲中我們與過去的一年告别,迎來新的一年,燃放爆竹已經成為了新年的信号,是辭舊迎新的一個儀式。
為什麼要燃放爆竹呢?
傳說古代有一隻叫“年”的兇獸,他會在春節的這一天出現危害四方。人們發現在火中燃燒的爆竹,發出的噼裡啪啦的聲響可以驅趕這隻兇獸。
于是人們就在這一天會燃放爆竹,來驅趕這隻兇獸,并将這一天定為了春節。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随着時代的不斷發展,爆竹的形式也在發生着變化,由最初的燃燒竹子演變成了竹子與火藥的結合體,到今天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更是層出不窮。
春節燃放爆竹更多的是為了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紅紅火火的爆竹在噼裡啪啦的爆裂聲中也夾雜着人們的歡聲笑語,這是快樂幸福的時刻。
現在由于空氣污染的嚴重,城市中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
在這裡還要提醒各位家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在自己家孩子燃放爆竹時,家長一定要陪同在身旁。
春風送暖入屠蘇,喝屠蘇酒這裡寫的就是歡聚一堂,喝酒慶祝新一年到來的喜慶氛圍。
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濃厚的,在古代無論是帝王的宴席,還是農間小聚都離不開酒;現在也一樣大小聚會都要喝酒。
一杯酒包含着濃濃的情意,用酒來招待客人更是主人家好客熱情的表現,如果不勝酒力,以茶代酒也是很好的。
“屠蘇”就是屠蘇酒,是古代人自己做的藥酒,到了喜慶的節日就會拿出來和親朋好友們一起品嘗。喝屠蘇酒對于古代的人來說有着一份吉祥的寓意在裡面,能使合家歡樂,包含着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現在的春節是警察叔叔最忙的時候,因為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終會發生不幸的事。酒後駕車一直是春節的一大問題。
希望大家能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團圓即是份喜悅,大家可以以茶代酒來和親朋一起歡祝春節。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門上貼桃符貼桃符也就是現在的貼對聯
古文《荊楚歲時記》注引《括地圖》中說:
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裡,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壘,并執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
古人最初是用桃木闆刻成神茶和郁壘的模樣,放在自己家的門口,用來驅邪避害;後來古代的人也懶了,直接在桃木闆上刻上這兩位神仙的名字,每年一換。
與古代人不同的是現代人貼對聯,多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王安石的《元日》詩,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熱烈、歡快、喜慶的春節景象。
但很多網友都抱怨,現在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很多小朋友,特别是住城裡的娃,寶爸無法帶着去領略下煙花爆竹的魅力。在給孩子描述我們小時候的場景,我們說的很起勁,他們聽的一臉懵。
為了給家裡小朋友挑新年禮物,我精挑細選,最後相中了這套《喜慶中國年》立體繪本,年味兒濃到跳出來,買年貨、吃團圓飯、放鞭炮、逛廟會、欣賞元宵舞龍燈……孩子以前沒有參與過的這些年俗活動,都可以玩個夠了。
這裡面藏了43個小機關,翻一翻,拉一拉,摸一摸,開動孩子的大腦,裡面還有文字與點讀的語音講解,讓娃能深入了解咱們的傳統春節文化。
磨豆腐,打年糕,再來一串糖葫蘆
貼對聯、貼年畫、挂燈籠喜氣洋洋迎新年
點燃煙花,噼裡啪啦一起過年啦!
書中還有各種超級貼合場景的小手工,比如貼春聯、擺放年夜飯、做走馬燈、猜燈謎、聽過年故事……
儀式感滿滿的同時,還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思考能力。
花燈稍微有點難,但可以親子合作,挂在家裡真的很應景呢。
這不僅給孩子了解春節豐富多彩的年俗,重新認識一下中華老傳統,還順便讓老母親們穿越回到兒時,重溫一把曾經的幸福!
現在這套2020版《喜慶中國年》,僅需89元,還附贈一張鯉魚躍龍門收藏級立體賀卡、一枚鼠年幸運簽、一個DIY手工燈籠、一對傳統喜慶福字。
它還有點讀功能,把年俗故事都讀給孩子聽,适配小達人、小豬佩奇點讀筆。
不管是作為禮物走親訪友,還是送自己孩子,相信它都是一份特别的新春禮物哦!
點擊下面商品鍊接,送給孩子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