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怕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

不怕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34:28

文/林岩

不怕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1

清朝道光年間,江蘇吳縣有個舉人叫朱福保,這位朱舉人不想着發奮讀書,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想着退隐江湖,吟詩作賦,教書收徒,著書立傳留下賢名,反而整天東遊西逛,領着一群乞丐、潑皮無賴到處敲詐勒索。

《清稗類鈔》記載:吳縣有一家新開張的面館,生意非常火爆。

某一天,朱福保來到這家面館,嚷着要吃“光面”。

這“光面”就是清湯寡水的“無餃之面”,面館的夥計不認識朱福保,就給他解釋說:“店裡的規矩是,吃光面的在樓下,吃大面的去樓上的雅間。”

朱福保很惱火,但是他當時沒發作,這可能就是有文化的流氓和沒文化的流氓之間的區别。

沒文化的流氓兇狠直接,有文化的流氓陰毒,拐彎抹角害人。

朱福保慢條斯理問道:“按照你說的,那來一份加半餃的中面,就要坐在樓梯上吃了?”

跑堂的夥計正在照應着另一個來客,胡亂應付幾句離開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福保召集一大群乞丐,每人發給十文銅錢,兩人一組,去那家面館裡吃面,專門吃中面,吃面的時候,就坐在樓梯上。

兩個乞丐吃完後,下一組乞丐進去,依然是要中面,坐在樓梯上吃,一撥接着一撥。

不怕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2

來吃面的客人看到面館裡都是乞丐出出進進,一個個蓬頭垢面,穿着髒兮兮的衣服,食客們誰也不想進門了,有人去了别的飯館,有人餓着肚子,站在那兒瞧熱鬧。

“一班去,一班又來,至午猶未散”,到了中午的時候,乞丐們還在陸陸續續出入。

店主恍然大悟,這是得罪人了,于是問夥計,夥計如實回答,店主隻好委托人,給朱福保賠禮道歉,然後奉送一大筆銀子,朱福保這才率領着乞丐揚長而去。

又一日,朱福保路過一家古玩店,發現店内有一個古瓷瓶,色澤豔麗,品相絕佳,于是就上前詢問價格。店主說:“沒有十個銀圓俺可不能賣。”

朱福保皮笑肉不笑地說:“依我看來,這玩意兒隻值一塊銀圓。”

店主嘴一撇,嗤之以鼻,随後說了一句:“一塊銀圓,隻夠買它的兩個耳朵。”

朱福保默然離去。

古瓷瓶上面有兩隻瓶耳,店主的意思無外乎是:一塊銀圓堅決不賣,說兩個耳朵值一塊銀圓不過是打個比方,說說而已,誰能單獨買瓶耳朵呢?令店主意想不到,天下就真有這種故意找茬的茬子。

第二天,朱福保又來到古玩店,從口袋裡掏出“銀餅一枚”,放在櫃台上,然後俯身拾起一個磚塊,敲掉了古瓷瓶的兩個耳朵,揣在懷裡揚長而去。

古玩店主畏懼朱福保,不敢和他計較,暗吃啞巴虧,整天一臉沮喪,憋屈了好幾天。

後來,朱福保被人舉報,朝廷革去其舉人資格,關進了監獄。

鹹豐元年(1851年),鹹豐帝即位,大赦天下,朱福保這貨被赦免,無罪釋放,繼續像從前一樣橫行鄉裡,幹着敲詐勒索的勾當。

鹹豐十年(1860),朱福保勾結廣東賊寇,勢力越來越強大。

不怕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3

同治二年(1863年),清軍攻下太平軍占領的蘇州城。朱福保逃往洞庭東山大殿,山民有人大喊:“朱舉人來了,我們又要受他魚肉盤剝啦!”

山民鳴鑼聚集在一起,舉起鋤頭、鎬頭等農具,在大殿前将這個惡貫滿盈的朱福保堵住,當場活活打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