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最美教師?作者:國家督學 湯賽南,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師德師風最美教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國家督學 湯賽南
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恪守師道尊嚴的核心。教育部會同六部委發布實施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正是在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加快推進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時期,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目标與任務舉措,打出師德政策“組合拳”——以好師德涵養好老師,好老師辦出好教育,好教育成就好世界。
好老師的根基是好師德。俗話說“人無德不立”,何況是育人者——教師,高尚的師德是成就好老師的根本動力和不竭源泉。為師者的頭等信條就必須是“師無德不立”,育人者必須立德為先,以德立學、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師德重在自我涵養,修德貴在自覺。德養不同于法治,前者在于内心的文化積澱和思想認識對自己的行為形成約束及規範,而後者是通過外界的力量和影響,以法律和規定對人們産生強制和威懾作用,所以教師修德全在自身。教師應以立德樹人使命職責要求自己必須遵循為師之規範,恪守教師應守的紀律,認真履行工作責任,以行動樹立教師職業風範。
我們常說“人非聖賢”,但必須突出規則立德,以此促進修德崇德。在古代,人的德行操守,不管是村裡街坊,還是廟堂江湖,人們的議論像刀子似的明晃晃地照着每一個人的表現。但凡某人品德有劣行,人們是不會放過的,民間口誅筆伐,官府不予錄用或進行懲罰。今天我們應“古為今用”,在倡導高尚師德之後,必須确切地給予師德表現以科學适宜的考核評價,發揮師德考核對教師行為的約束和提醒作用,并将考核結果堅決運用在教師隊伍的建設管理中,落實好師德第一标準。
好教育的根基是好老師。教育是人培養人的過程,像樓舍和設施等外界環境對人的成長隻是起着輔助作用,而教師是學校的骨幹,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需要老師的參與。包括學校的文化建設、課程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教師都是其中的首要主體。在有了好校長引領的前提下,優秀的教師隊伍就是學校完成育人任務的主要基礎和根本保證。“育人先育己”,“身教重于言教”,老師要有師德修養的行動自覺,做學生認可、接受、信任和願意效仿的人,應該是做教師的追求。“愛祖國、愛學生、愛自己”必須成為教師的人生信念,自覺地、全面地、終身地堅持師德修養,讓“潔身自好、君子風範、鑽研教學、熱愛學生”成為自己一生的寫照。
我們提倡“師道尊嚴”,就應該明白“先有師道,後有尊嚴”這個道理。若是為師者無道,必然育人失敗,又哪裡來的尊嚴?在現實中,有個别教師師德不純、能力低下,讓學生和家長不敢恭維,直接損害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影響了教育教學的品質。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是新時期對教師德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都要加強調研,明确新時期教師職業的道德準則和标準,不斷完善教師職業規範,通過倡導、培訓、考核,逐漸并加快培養出能夠承擔起教書育人、振興中華重任的優秀教師隊伍。
好世界的根基是好教育。好的教育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與假惡醜,擁抱真善美,鄙棄假惡醜;成就真善美,抨擊假惡醜。好的教育助推社會各領域的發展,人類于生活中産生文化,而在文化中包含和孕育着教育的思想,從事不同領域工作的人們通過接受教育,又不斷得到啟發和引導,其思想認識不斷得到進步,學問和本領不斷得到增強,覺悟和境界不斷得到提升,教育起着引領和推進各領域事業進步提升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好的教育,才會有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有了好的教育,才會有人們的自食其力、克己利人、和諧相處;有了好的教育,才會有地方之間、民族之間和國家之間的睦鄰友好、親善互尊、攜手共進。
我們常講“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好的教育就要走向開放。教育于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學校與社會不應隔堵,我們應該打開門來辦學校、辦教育。“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正的好老師,就不僅僅是關在校園裡和學生中的良師益友,他還應該是也必須是走在社會上、立在公民中的為人表率,這是好老師應盡的社會義務和應起到的社會價值。“德藝雙馨”是好老師的特征,是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内心期許,搞好師德和教師隊伍建設,應該是學生、家長、社會與教師一起共同參與完成的重大事情。與教師工作應有的開放性一樣,學生、家長和社會都應參與到師德師風的建設過程中來,在行進的道路上,各方應相互幫助支持、共同提高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