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氣象台2022年07月08日08時20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号: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目前本市氣溫正快速上升,預計本市今天的最高氣溫将超過35℃,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當前氣溫
高溫預警
—— 酷暑時期,注意中暑 ——
“中 暑”
中暑是暴露于高溫高濕環境(或者環境溫度不高但有散熱障礙)的個體産熱大于散熱時,導緻熱量在體内蓄積造成的機體熱損傷。機體散熱方式包括傳導、對流、輻射、蒸發等。當機體産熱與散熱方式平衡時,體溫可保持正常穩定;産熱大于散熱時,體内熱量蓄積導緻核心溫度升高, 汗液丢失過多,可導緻中暑。核心溫度變化=機體産熱-(傳導散熱 輻射散熱 對流散熱 蒸發散熱)人體以何種散熱形式為主取決于環境狀況。傳導、輻射、對流需要皮膚與環境存在溫度差。當環境溫度接近或者超過皮膚溫度時,蒸發是唯一的散熱途徑,出汗量明顯增加,此時容易發生中暑。高濕環境影響汗液蒸發散熱,也是導緻體内熱蓄積原因之一。當4 種散熱方式都受到影響時極易發生中暑。
1
親愛的隊友們,你了解中暑嗎
中暑通常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可以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符合中暑診斷标準,從核心溫度、意識改變、臨床表現特點3個方面進行分級。
輕度中暑:即以往定義中的先兆中暑。僅有以上中暑症狀,核心溫度正常或輕微升高(<38 ℃),無新發意識障礙表現,無器官損傷表現。
中度中暑:即熱衰竭。出現器官功能不全的失代償表現,又達不到熱射病診斷标準。常以血容量不足的表現為特征,如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心率明顯增加、血壓下降、少尿等;可有暈厥,但數分鐘内自行恢複意識,無明顯神經系統損傷表現(GCS評分=15);核心體溫升高(≥38 ℃,<40 ℃)。
重度中暑:即熱射病。暴露于高溫(高濕)環境和/或劇烈運動一定時間後,新出現下列臨床表現中的任意一條,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時:①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表現(如昏迷、全身抽搐、谵妄、行為異常等,GCS評分≤14);②核心溫度≥40 ℃;③多器官(≥2個)功能障礙表現(肝髒、腎髒、橫紋肌、胃腸、循環、呼吸功能損傷等);④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彌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
發生中暑,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1.立即終止訓練;
2.轉移到通風陰涼處休息;
3.幫助中暑戰友脫下裝備和外衣,幫他扇風,灑水,促進散熱;
4.飲用淡鹽水500-1000ml;
5.在野外條件下,可以利用周圍樹木、地形進行遮陽,利用自帶水壺取水, 甚至隊友協助浸入水中降溫(避免頭部浸入水中以免呼吸受阻);
6.當中暑症狀經休息及飲水後仍無好轉時,應立即向衛生人員求助。
3
夏季大練兵,如何有效預防中暑
訓練前:開訓前半小時,可口服白開水或礦泉水200 -500ml;
訓練中:如遇高溫天氣,出汗較多,出現口渴、尿少、尿色深時要及時補充淡鹽水。特别是出現無力、手足麻木、頭暈、四肢肌肉痙攣等情況時應立即補充生理鹽水,或者水加鹹菜;
訓練後:及時補充淡鹽水、鹹菜、稍鹹的湯菜等。
4
“熱習服”訓練,了解一下
熱習服是在體能訓練基礎上完成的适應高溫、高濕環境的特殊訓練,每年進入夏季之前(4月中旬)均需進行,特别是當地氣溫突然升高時應提前進行。
熱習服環境溫度應高于30℃,如果溫度不夠,可以通過增加衣物,造成局部高溫環境。熱習服要求連續訓練10-15日,每日1.5-2小時,運動時間可分次達到,但每次不得少于50分鐘。
訓練可以通過多種有氧運動形式進行,比如長跑、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負重或不負重訓練等;訓練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比如心率要達到130-150次/分,出大汗等。
經過熱習服訓練,可以大大增強機體的體溫調節和髒器保護能力。
5
選擇科學合理的訓練時機
個人因素:訓練前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特别是對于前期訓練不系統、有上感、發熱、腹瀉、熬夜等情況的,一定要科學分配體能,合理制定計劃。
環境因素:訓練開始前要評估環境。中暑的氣象阈值為日平均氣溫>30℃或相對濕度>73%,當氣溫和濕度條件同時存在或氣溫及濕度一項明顯升高時,中暑發生率增加。日最高氣溫≥37℃時,中暑人數急劇增加。
訓練因素:當環境較為濕熱,評估中暑發生幾率升高時,要合理調整訓練強度,訓練時改為穿着舒适、透氣的服裝,訓練前後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在安排訓練時,要注意加強衛勤保障,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口服補液鹽、常用的注射液及藥物,攜帶冰袋、體溫計、脈氧儀做好監測。
6
夏季高溫防暑降溫“清涼”提示
中暑在消防夏季大練兵訓練中很常見,看似小病但也藏着大隐患,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相關知識,我還有一點小提示:
隊友們訓練後不能單純大量飲用礦泉水或純淨水,一定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
因為大量出汗會造成大量電解質丢失,單純補水會造成低鉀低鈉等情況,引起無力、手腳麻木,嚴重者會出現熱痙攣、昏迷、甚至心跳呼吸驟停,所以及時補充淡鹽水才是最佳選擇。
來源:闵行消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