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4:06:09
導語

在中國的四大名著裡,我們最熟悉的應當就是《西遊記》了,雖說其他名著也都有相應的電視劇形式,但是電視劇《西遊記》的成功,在我們對唐僧及其三個徒弟的取經路上的行為和故事的耳熟能詳上得到了體現。小時候大家就看個樂呵,但在我們少不更事的年紀,我們就已經能夠感受到悟空形象無所不能和唐僧的善良,他們二者的人物形象特點深刻的烙印在了我們的心中,同時我們也能夠迅速感知到的是,孫悟空和唐僧之間的摩擦非常的頻繁和劇烈,甚至數次孫悟空都即将要被唐僧給趕走。我們能夠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唐僧,對于孫悟空的規矩同樣也是他們兩個師徒情深的表現。但是在電視劇不同版本的流傳之外,《西遊記》原著能夠給我們帶來相對來說更為穩固的形象特點,當我們能夠看懂《西遊記》晦澀的原著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善良在唐僧身上的體現,似乎有些不太恰當。我們更多的往往是對唐僧的不喜,以及對孫悟空的心疼,那在此之上體現出來的是什麼,就是值得我們去深究的問題。

唐僧人物形象簡析

在電視劇版的《西遊記》之中,我們就能夠看到唐僧其實擁有一個十分英俊帥氣的樣貌,在《西遊記》的原著之中也對其描寫的是豐姿英偉,相貌軒昂。也怪不得他會被女兒國國王一眼相中,而唐僧作為一個被選拔出來最優秀的求的佛經的佛家弟子,他身上所帶有的佛家弟子不殺生的特點也被體現的淋漓盡緻。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1

圖一:電視劇《西遊記》

而唐僧其實隻是一個普通人,所以他并沒有孫悟空看破妖魔鬼怪以及上天入地的能力,這也就不可避免的讓他在這次取經路之中顯得有些膽小。比如在原著中描述唐僧最開始遇到猛虎和長蛇的時候,吓得跌倒在地,爬也爬不起來,這隻是在原著的第13回之中。所以唐僧在之後遇到了困難多的多,但他在這個時候即使被吓破了膽,也仍然堅持着去取經,提前出來的就是他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執着。

如果唐僧隻具有這些不具有明顯對立特點的性格特征的話,那他的人物形象就不會如此豐滿。在女兒國這一段故事之中,唐僧在發現自己狀似懷孕後,第一反應就是将肚子裡的這個孩子"打掉"。而這就與唐僧所秉持的佛家教義之中衆生平等敬畏生命的特點相違背了。但同樣是在女兒國之中,男生答應與西梁女王成親,這就是對自己所秉持信仰的一個暫時放棄,而這是為了挽救一國無辜,這又能夠看出來唐僧的深明大義。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2

圖二:唐僧

所以唐僧作為一個形象十分飽滿的普通人,我們不能夠單從一個小故事一個片段去斷定他所擁有的性格特征。而我們對唐僧做出來的形象探析,往往會無意識地忽略掉他是一個普通人的根本本質,所以當我們以這一個特點為根本,再去探尋唐僧在女兒國之中,"我要打胎"的這一個行為時,其實可以發現,即使是放到現在,任何一個男人發現自己懷孕了,他第一反應就是驚慌,所以這是能夠被我們理解和體諒的。

唐僧的善良

直到現在,我們想到唐僧時,第一時間出現在我們腦海之中的印象仍然是善良,這就可以從一個側面凸顯出來,善良在唐僧的整個人物形象之中占據了多大的地位,對唐僧善良形象的剖析,可以從他日常的行為生活,以及他對待妖怪的态度上看到一點點痕迹。在《西遊記》的原文之中,唐僧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連螞蟻也不敢踩的人的描述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唐僧在日常生活中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善良的秉持。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3

圖三:女兒國

從唐僧對待妖怪的态度方面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唐僧總是和孫悟空持相反意見,孫悟空靠着自己的一雙火眼金睛判别出來了哪些是妖怪,但是唐僧他仍然選擇放那些妖怪走,雖說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來了唐僧的些許愚昧,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體現出來了,唐僧對于衆生平等這一價值觀的追求,因為他将妖怪放回去,不僅是因為自己沒認出來,同時也是對怪也能夠被教化的可能性的追求。

但與唐僧對待妖怪以及對待其他施主的行為完全相反的,是唐僧對待自己的徒弟,比如說孫悟空的态度,就并沒有那麼的包容。我們知道對待孫悟空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念緊箍咒,但是在《西遊記》原著之中的一次描述之中,唐僧整整念了20回緊箍咒都沒有停下,即使孫悟空在地上痛的打滾,連聲求饒了,而這就超出了一個師傅應該懲罰徒弟的界限。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4

圖四:孫悟空

孫悟空人物形象簡析

孫悟空在踏上取經路前可是一個美猴王,而他在猴山的稱霸之中我們就能夠看出來,孫悟空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同時,他常常被稱為"潑猴"的這一個小情節,就能夠向我們展示出來,孫悟空是一個好鬥且嚣張肆意的一個人物形象。同時在原著對孫悟空前景的交代之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來,孫悟空選擇離開花果山去求仙問道的原因,是為了躲過死後閻王對自己的管制。

而這些就能夠向我們很清晰地展示出來,孫悟空是一個極其不願受到管制,生性自由的這麼一個人,他在離開花果山之後,在仙界和幽冥界之中的所作所為向我們彰顯了十分随心所欲的人物形象。這樣相比較下來,們就能夠看出在取經路上孫悟空處處受到壓制是多麼鍛煉他自身意志的。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5

圖五:孫悟空打妖怪

孫悟空的善良

孫悟空生性張揚的特點以及他上天入地的能力,不可避免的造就了一個以拳頭說話的人物形象,這點我們可以從孫悟空次次主動出手去打妖怪就能夠看出來,所以對孫悟空來說,他所秉持的善良的概念就是"懲惡",通過打退邪祟來宣揚定支持善的存在。而這也在另一方面體現出來了,孫悟空本身熱血而又富有責任感的體現。

而在孫悟空懲惡揚善打妖怪的路上,我們能夠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在這一方面的勇猛和堅毅,同時也能夠看出來在他的善良裡面所存在着的正義思想。他在自己的心中擁有一杆絕對的稱,隻要是不符合他心中對于善的追求,那不管這個人、這個勢力是多麼的龐大的,神也好魔也罷,他也會用着自己的能力去宣揚善和正義的品性。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6

圖六:唐僧念緊箍咒

唐僧與孫悟空的善良的對比

通過上述描述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唐僧和孫悟空都是追逐善的,并且用着自己的一套行為模式在貫徹和宣揚善和正義。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唐僧和孫悟空之間有如此多的矛盾存在,即使他們有着共同的目的。因為他們所秉持的對于貫徹和宣揚善的理念和方式不同。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個人能力,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産生的變化。

比如說在我們看來,唐僧,以一個相對來說手無縛雞之力,懦弱具有缺陷的凡人形象,對于善的宣揚大多是以自己之口向他人宣講佛法,達到教化和感召他人的目的,以實行對善的宣揚,但是對孫悟空來說,他擁有的非凡的能力和剛毅的品性,他所選擇的宣揚善的途徑是通過實踐,用深刻的教訓讓對方明白善的重要性。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7

圖七:取經路線

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夠更形象地展示出來,他們所秉持的行善的理念的區别,對于孫悟空來說,一切要怪都應該先打倒,把他們打倒之後,他們就會知道善是什麼,但是對于唐僧來說妖怪不應該先打,應該先向他們傳輸善是什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改正,這是他們所秉持的貫徹自身行善理念的不同行為模式,這也就造就了為什麼他們在要不要打妖怪這件事情上産生了巨大的分歧。

善良在現如今的意義

在如今宗教和信仰逐漸被科學取代的現狀下,我們對于佛家教義或者是其他教義追求并不那麼狂熱,我們更相信自身的能力以及對科學的信任。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趨勢,所以并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這能夠讓我們以一種更理智的方式和視角看待我們現在所生活的這個社會,但同樣的我們也失去了在信仰宗教的那個時代下,宗教對于人們的感召力。

所以不信教的這一代人很難去感受到,為什麼那些信教的人會如此的相信一個從沒有被科學證實存在過的人或神,對于他們的虔誠,以及對《西遊記》這一部講述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求得佛法的故事,無法感受到十分的感激之情。存在于我們心中的大多是敬佩,以及相對來說更為理智的分析。對于唐僧所傳達出來的善良的貫徹,在如今也并不是那麼的尋常。

西遊記故事中的唐僧的性格特點(在西遊記的唐僧和孫悟空兩種形象中得到的不同诠釋)8

圖八:宗教感召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我們接受了扶老奶奶過馬路是一個很危險的行為的思想模式之後,我們就很難再向這個社會付出我們内心真實的情感。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的是一個利益物質,相對來說更為重要且必要的地方。但我們需要牢記的是,恰恰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心中的那一方淨土才更值得,也更應該被我們去堅守。因為這個世界再物質與冰冷,我們總是會為善心而留下熱淚。

結語

電視劇版《西遊記》的流傳範圍的廣泛,讓我們在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他給予我們的《西遊記》師徒幾人的形象。這從另外一個方面闡釋出了電視劇版《西遊記》的成功,同時也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出來了《西遊記》這個名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體現,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文化流傳和傳承的方式,但是當我們去仔細分析的時候會發現,對于唐僧來說,他顯得有些愚鈍,在佛法的鑽研上,他也不如孫悟空。

那為什麼孫悟空作為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一樣的形象,卻仍然臣服在唐僧這麼一個普通人之下呢?其實正是因為唐僧隻是一個普通人,他帶有我們普通人身上的一些毛病,比如說愛慕虛榮,但是他所能夠傳達出來最大的形象,恰恰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普通人,卻仍然以一個普通人的身軀對面臨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始終堅持以傳承佛法為最主要的目的。而在這之上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是利益和善良,到底是相對立的還是相容納的兩種概念,或許在一些小事情上我們能夠發現,唐僧的一些行為并不是出于本身對于佛法的追求,而是出于本身一些利好的追求,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唐僧在他大方向上秉持了善,即使在日常生活之中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他仍然矢志不渝地去求得佛經宣揚佛法,我們真正要去看的恰恰應該是這一方面,保持心中的一絲善意,即使道路險阻,有如九九八十一難,也仍然應堅持不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