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
《阿米巴經營》、《生存之道》、《成功的要義》、《追求成功的熱情》、《工作法》——在北京的機場書店裡,你會注意到大量擺放着這些書名的圖書。
書的作者都是同一個人——日本知名實業家、京瓷創始人、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其也由于“阿米巴”而聲名遠揚。
而就在剛剛,據日媒最新消息,稻盛和夫去世,終年90歲。
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立了京瓷,又在52歲創立KDDI,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
更為傳奇的是,他在2010年以78歲高齡臨危受命,出任破産重建的日航會長,僅用一年時間,将岌岌可危的日航從破産邊緣救回。
他打破了日本輿論圈關于“日航必将二次破産”的預言,讓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創造了日航60年曆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潤。
在日本經濟界,稻盛和夫稱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本土派傳奇人物,被譽為日本經濟界的靈魂人物。
稻盛和夫曾說,利潤無需強求,量入為出,利潤随之而來。 不懂财務就無法成為真正的經營者。
“經營取決于經營者的堅強意志。意志薄弱的人不适合當經營者。”
稻盛和夫一直把“銷售最大、經費最小”當作經營的大原則。雖然是條非常單純的原則,但隻要忠實貫徹這一原則,就可以成為高收益體質的優秀企業。
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
京瓷創立不久,我對會計還一無所知。我問财務人員:“這個月的結算怎麼樣?”他羅列許多難懂的詞彙做出說明。我不明白會計術語,據說利潤就分幾種,分别有增有減。
我向面有難色的财務人員反複發問,最後我說:“明白了,簡單說,銷售減去費用剩下就是利潤。那麼,隻要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就行了,這樣,你說的各種利潤無疑都會随之增長。”
财務人員說:“你這麼說不錯,但也不能講得太簡單。”但在那一瞬間,我卻明白了“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就是企業經營的原點。
經營者無不追求利潤,但許多經營者認為,要增加銷售額勢必增加費用。這就是所謂的常識。
但是,如果把“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作為經營的原點,那麼,在增加銷售額的同時,不是增加費用,而是保持費用不變,可能的話還要降低費用。我意識到這樣去經營才更合乎道理。
增加銷售額的同時還要降低費用,這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這裡需要智慧、創意和努力,利潤隻是作為結果産生出來。
2
定價即經營
銷售額是收益的源泉,要把銷售額最大化,關鍵是定價。
有的經營者或許認為,産品定價之類的事,委托給負責銷售的董事或部長就行了。
但我認為“定價即經營”,一定要強調定價的重要性。
定價不僅是為了好賣或為了容易獲取訂單,而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制定價格必須使買賣雙方都滿意,定價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最終應該由經營者做出判斷。
京瓷創業時,為電子機械廠家提供電子零部件,電子零部件這個行業,新企業很多,競争激烈,當時的京瓷沒有名氣,客戶不斷向京瓷提出苛刻的降價要求。
一旦出現競争的産品,就被放在天平上比較,被要求徹底降價。而且每年都下調價格,這樣,銷售人員為了獲得訂單,就隻能一味降價。
這麼做企業将無法生存。我向公司銷售部門反複強調“做生意,隻要減價誰都會,但那不是經營,必須找到一個臨界點,就是客戶願意接受、樂意購買的最高價格。比這個價格低,很容易拿到許多訂單;比這個價格高,訂單就跑了。”
看透客戶樂意購買的最高價格,以這一價格銷售,這樣的定價與經營成果直接相連,極為重要,決定這個價格應是經營者的工作。就是說,銷售額最大化,就是單價與銷量乘積的最大化。
是厚利少銷還是薄利多銷,定價不同,經營狀況也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有時,定價失誤了便無法挽回。一方面,定價太低,再削減經費仍然擠不出利潤;另一方面,定價過高,庫存堆積如山,資金周轉會發生困難。
經營企業定價如此重要,最終應由經營者親自決定。每個産品的定價都是經營的大事。這一觀點在京瓷已經深入人心。這對庫存評價、收支管理系統,以及對京瓷的會計原則都有深刻影響。
3
不懂會計不能成為真正的經營者
我們周圍的世界看似複雜,其實本質上很簡單,它遵循一定的原理原則。
但這種簡單的本質投影于現象界,反映出來就顯得很複雜。企業經營也一樣,在會計領域,看起來非常複雜的企業經營狀況,如果用數據極為單純地表達出來,就會清晰地反映出真實的狀态。
如果把經營比喻為駕駛飛機,會計數據就相當于駕駛艙儀表上的數字,機長相當于經營者,儀表必須把時時刻刻變化着的飛機的高度、速度、姿勢、方向正确及時地告訴機長。如果沒有儀表,就不知道飛機現在所在的位置,就無法駕駛飛機。
所以會計不能僅僅在事後反映經營的結果,無論結算處理得多麼正确,如果不能及時報告,經營者就無法下手協調營。會計數據如果不能簡潔并即時表達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對于經營者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
急速發展的中小企業突然破産就是例證。因為它們缺乏迅速、明确反映企業實際情況的會計制度,隻會作籠統賬,以至于導緻經營判斷錯誤,最終資金周轉不靈,走進死胡同。
中小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構築能夠一目了然地反映經營狀況、徹底貫徹經營者意志的會計系統。
京瓷之所以能夠快速開展事業,就是因為很早就構築了這樣的會計系統,并依靠這個系統開展經營。
為此,經營者自己必須懂會計,不能充分理解儀表盤上數字的意義,就不能說是一個真正的經營者。
經營者看到财務部門提交的結算報表,就要從中聽出比如收益難于提升的呻吟之聲、遭受削減的自由資金的哭泣之聲。
從京瓷公司規模尚小的時候開始,我就要求各個部門都作月度結算資料。不論在公司還是出差,我都在第一時間審閱各部門的詳細資料。
看到某部門銷售、費用的具體内容,就像看故事一樣明白了該部門的實況,腦海中浮現出該部門負責人的相貌,“那樣亂花錢”、“材料費占銷售額比率太大”,經營上的問題也就自然浮現。
這麼用心地看月度結算,當去工廠經過有問題的現場時,馬上就會想起“這裡上個月是這樣的”,當場就可以指出問題所在。該處負責人按我的指示采取相應的對策,改進後的數字在下一個月的結算表上馬上就會反映出來。這樣,公司整體的業績也會變得更好。
按常識,月度結算表等财務報表,财務部門都按照規定的格式制作,但這對經營者沒有什麼幫助。
經營者要親自認真經營公司,就必須改進會計資料的制作方法,使它對經營真正有用。為此,經營者對會計要充分理解,讓結算表能夠清晰地表達經營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經營者懂會計,平時就能指導财務人員。隻有經過這樣的努力,經營者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營。■
”
所謂經營,數字便是一切。因此,要成為真正的經營者,就必須要會算賬,懂會計。
在日本常有一種說法:“中小企業似膿包,一旦變大便破碎”,說到底,就是因為沒有采用上述有效的管理會計手法。
經營必須有餘裕,這是創業者的鐵律!
總之,成功沒有捷徑,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企業經營就是競争,當競争對手比我們更努力時,我們的努力就不奏效,我們就會失敗和衰退,僅僅是盡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程度公司不可能發展。
在血雨腥風的,殘酷而激烈的企業經營中獲勝,必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還必須每天不斷持續,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努力積累的結果。
希望大家始終抱有樂觀、向上的心态,抱有夢想與希望,以誠摯之心處世,不管處于何種逆境,都保有開朗和積極向上的态度,永遠不失去夢想和希望!
塾生中或許有人認為,經營哲學與損益計算表是兩回事,這是不對的。如果你真的想要實踐經營哲學,你就必須把哲學落實到損益計算表中去,必須将哲學轉化為具體的數字。例如,如果銷售額從10億日元下降到7億日元,出現了虧本,這時就必須努力削減經費,把經費控制在與7億日元銷售額相符的水準内。要把損益計算表中的科目細分,并一項一項仔細分析,看看哪個科目哪個數字可以削減,徹底研究探讨。這樣,針對已下降的銷售額,徹底減少經費,哪怕銷售額降低仍能保持盈利,這才叫企業經營。
我的情況是,這樣做出來的損益計算表,也就是各個部門的月度決算表,加起來有一疊,以前,出差時也好,在家時也好,我總是帶着不離身,一定會放在随手的拎包中,有時甚至抱着它睡。這些表列出了細分的計算科目,因為是分部門核算的表格,加起來有幾十張,仔細觀看每張上的每一個科目,就要花費一、兩天的時間,所以,我總是放在手頭,抽空細續。
那些财務數據,盡管看起來好像隻是羅列了一個個幹燥無味的數字,但當你認真細緻地觀看這些數字,思考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數字,當你想明白的時候,從這些數字中就會浮現出現場負責人的面孔。數字會向你仔細描述實際的經營狀态。這是比任何生動的小說都更加有趣的讀物。所以不管出差還是留在公司,各部門負責人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各事業部的狀況,整個企業的實際狀況,我都可以了如指掌。
那麼,如何“通過數字展開經營”?
1 / 首先是“數字正确”
必須無可挑剔。我們每天都要意識到,隻有拿到正确的經營數字,各個部門乃至整個公司才能據此進行經營判斷。
财務上的數據失誤,會直接影響經營判斷。要做到完美很難,但是一定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這樣就能減少犯錯。對于會計統計數據,經營者要嚴格審核,不允許出現任何錯誤。經營者自身嚴格貫徹執行,完美主義原則就能夠滲透到整個公司,成為每位成員的習慣。“對不起,我重做”是一種遁詞,錯誤不可能用橡皮擦掉。
2 / 其次要“數字透明”
要用嚴肅的态度來“通過數字展開經營”。财務必須是光明正大的,而不能弄虛作假。另外,不但經營者要知道公司的經營狀況,員工也需要知道經營者在幹什麼,這才叫透明。
通過構建一個玻璃般透明的系統,使隐蔽或模糊事實的企圖變得不可能。不論是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保證錢、物和票據的一一對應,尤其是賒銷和賒購,每一筆對應的是什麼必須清清楚楚,不能籠統對沖。堅持貫徹一一對應原則,數據就能夠如實地反映經營事實,票據上的數字累加起來,就是公司整體的真實數據,據以做出的結算報表就能夠如實體現公司現狀。
我一直倡導“以心為本”的經營理念。人性都有兩面性,每個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再誠實的人也難免會一時鬼迷心竅。為了保護員工,就要設計不讓人犯錯的制度。這就是要設計“雙重确認”制度的原因。設計雙重确認制度,不是本着人性惡,不可相信的假設,而恰恰是本着關愛人的态度,防止人滑向堕落。
具體而言,對于進出款項的處理,開票的人和管錢的人必須分開;對于每日合計的現金餘額,必須同票據數額保持一緻,不僅是總額一緻,而且必須在每一個時點都保持一緻;對于公司印章,設置雙重護鎖,使用必須經過兩人;采購物品和服務時,需要物品的部門必須向采購部開具委托購買的票據,請采購人員發出訂單,禁止需要物品的部門同供貨商直接聯系;對于賒銷賒購款項的收付,亦非銷售人員一手包辦,而是一律通過公司财務部辦理;對于廢料處理,必須雙重确認數量和金額;乃至自動售貨機和投币電話的現金回收,盡管數字很小,也不能一人辦理而要兩人互相确認。
“雙重确認”原則并非基于對員工的不信任,更非“人性惡”假設,而是出于防範人心脆弱的一面,“是經營者對員工的關愛之心,是不讓員工犯罪的善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貫徹該原則能夠提高公司的道德水準,使員工相互信任,對于保證企業健康運行具有重大意義。
3 / 再次是“數字管理”
最小的組織單位也必須有明确的數字目标!要用具體的數字明确的表述目标,不光是銷售額,包括利潤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數字具體的表示出來,而且這種目标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必須明确。空間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個抽象數字,而是要分解到各個部門的詳細資料。再進一步,每一個基層員工都要有明确的指針和具體的目标。時間上明确,即不僅設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設定月度目标,月度目标明确了,每個人就能看出每一天的目标,員工們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就必須明确目标。
數字目标明确,目标就可以與員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确,即經營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進方向,員工就會無所适從,各行其是,行動、方向混亂,結果力量分散,組織的合力就無從發揮。
我并不主張設立長期的經營目标,長期計劃即使設立,要達成目标幾乎不可能。期間,必有超出預想的市場變動,甚至發生不測事情,計劃本身就失去了意義,或者需要向下修正,或者不得不放棄,這類事情司空見慣。員工見多了這樣的計劃,會産生“反正也完不成,也沒有關系”的想法,甚至漠視這個計劃,一旦經營者再次揭示經營目标,員工反而失去了向目标挑戰的熱情,更壞的是銷售目标沒有達成,費用和人員都按計劃增加了,銷售額減少而費用增大,經營就更加困難,日子就會變得更不好過了。
成功經營取決于堅強的意志。一旦确定數字目标,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目标非實現不可,這種堅強意志在經營中必不可少。但是不少經營者眼看目标達不成或尋找借口,或修正目标,甚至将目标計劃全盤撤銷,經營者這種輕率的态度不僅使實現目标變得根本不可能,還給予員工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
4 / 最後是“數字經營”
利潤無須強求,量入為出,利潤随之而來。
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是經營的原點。要在銷售額提升的同時,不是增加費用,而是保持費用不變,可能的話還要降低費用,這才是經營。
降低一切能節省的費用。使用二手辦公家具,将沒有的庫存直接清理,不再計入資産。對固定費用的增加保持警惕,設備不是要最貴的,而是要性價比最高的。
我降低費用的辦法是:不要預算制度,需要花錢時,提出書面申請,即時裁決。在京瓷采購的時候,每次隻買當月的材料,有時甚至是隻買當天的東西。即時一次買一鬥更便宜,他也隻買一升。東西一多,用起來就會大手大腳,不知道節約。但手頭剛剛好時,就會謹小慎微,發揮出費用的最大價值。即買即用,看上去買貴了,但是能讓人們珍惜使用,不多買就不用庫存,沒有庫存就不需要庫房,不需要被庫存占用資金,不會花費去管理庫房,節省的成本更多。
為将經費壓縮到最小,可以采用“單位時間核算制”把經費科目細分,比一般會計科目分得更細,構成所謂實踐性經費科目。比如不是籠統列出一項“水電煤費用”,而是将其中的水費、電費、燃氣費項目分别列支。
這樣做,從事實際工作的員工就能一目了然,并可采取具體行動來削減經費。看了細分後的核算表,“啊,這個月電費花多了”。現場負責人就掌握經費增減原因,便于切實改進。
稻盛和夫50句經典語錄
1.清澈而單純的心靈才能感受到正能量,而自私的心看見的隻是複雜、混沌。
2.所謂投資,對我而言就是投下資金,通過自己額頭流汗,辛勤工作獲取利潤,而非不勞而獲。
3.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于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萦繞。
4.從想要開始真正創造的那一刻起,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自己,也就是要有自信。
5.“每一天都極度認真”——這句話非常簡單,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則。
6.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
7.專心緻志于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你的人生就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8.當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并不是終點,而恰恰是重新開始的起點。
9.利他!凡是事事為他人着想,換位思考,事情總會出奇的順利,内心也平靜和充實。
10.眼睛可以眺望高空,雙腳卻必須踏在地上。夢想、願望再大,現實卻是每天必須做好單純、甚至枯燥的工作。
11.為什麼如此閉塞的狀況充斥着整個社會呢?那難道不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活着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嗎?我想對這個時代來說,最必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麼活着。
12.在建立目标時,要設定“超過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這是我的主張。要設定現在自己“不能勝任”的有難度的目标,“我要在未來某個時點實現這個目标”,要下這樣的決心。
13.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實際上,幾乎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持續積累的結果。
14.人的心靈呈現多重結構,由多個同心圓組成。從最外側開始--知性-感性-本能-靈魂-真我。
15.冬天越是寒冷,櫻花就越開得爛漫。人也是一樣,不體驗痛苦和煩惱,就很難有大的發展,就不會抓住真正的幸福。
16.進入守望的那一刻,就是企業衰退的開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必須不斷向新事業進軍并獲取成功。
17.看看部下是否熱愛工作,并把自己的活力灌輸給他們,直到他們也有熾烈的熱情為止——這就是領導者的首要任務。
18.生命精進的具體路徑:在每一個崗位上實現收益最大化,費用最小化。
19.做事5步法:沉醉你的夢想,激發出熱情,撬動潛意識,冰冷的理性,周密的當下。
20.物質是充足的,但真正的精神是匮乏的。物欲,不會是精神,隻是當下輝煌,但永遠載入不了史冊。
21.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幾率,恐怕不足幾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裡開始。
22.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進退維谷的鏡地,反倒想開了,輕松了。改變自己心态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
23.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愉快地執行。
24.即使你讨厭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麼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你脆弱的心靈就能得到錘煉,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
25.所謂不可能,隻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對将來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應該用這種“将來時行時”來思考。要相信我們具備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
26.将平凡變成非凡就是這個“持續”。不選擇捷徑,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認真、踏實地工作,積以時日,夢想變為現實,事業獲得成功,這就是非凡的凡人。
27.越是錯綜複雜的問題,就越要根據簡單的原理和樸素的思想進行判斷和行動。我想這是撥開雲霧見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28.“幾近瘋狂的渴求”半吊子的想法千萬要不得,你的願望必須強烈到讓你朝思暮想,無時無刻都記挂在心。從頭頂到腳趾,全身上下都充滿了這個念頭,假設哪天受了傷,甚至傷口流出的不是血,而是這個“想法”。這是達成目标的唯一途徑。
29.要取得事業和人生持續的成功,有兩個條件。第一你先要做一個好人,第二就是你必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樣就會實現自助人助天助,你自身的潛力可以充分發揮、你周圍的人由衷地支持你,你的成功将不可阻擋。
30.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靈魂而得到的場所。人類活着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煉靈魂。
31.究竟要選擇兩條路中的哪一條,當你猶豫彷徨時,我建議你遠離自我利益,選擇那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因為這是人生“本來應該”走的路。我們就是要選擇這樣愚直的、艱辛的生活方式。
32.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鐘的積累成為今天這一天;每一天的積累成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實際上,幾乎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持續積累的結果。
33.“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誠實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長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熱衷于工作,還能鎮住憤怒之心,也會無暇發牢騷,而且日複一日努力工作,還能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人格。
34.勞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追求業績,更在于完善人的心靈。
35.熱戀中的戀人,在旁人看來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卻處之泰然。工作也一樣,隻有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才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一以貫之,無怨無悔。
36.大到國際上的問題,小到家庭裡的糾紛,社會中的各種矛盾糾紛,當事者各有意圖,各有道理一大堆,使得原本十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所以,越是錯綜複雜的問題,就越要回到原點,根據單純的原理原則進行判斷。面對很棘手的問題,用樸實的眼睛、根據簡單明快的原理,對事情的是非、善惡進行判斷即可。
37.因果必報,但需要時間。不要因為一時不見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裡不弛不倦,行善積德,堅持不懈。
38.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隻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39.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這比什麼都重要。
40.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過工作來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人格。就是說,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
41.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42.當有人問“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誇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着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43.選擇合作夥伴主要看人品。人品就是指那人是利己的部分強,還是利他的部分強。我們與人交談,或相處一段時間,他的人品就會表現出來,我們就會明白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挑選公司繼承人時,更是把焦點放在人品上,就是說比能力、功績更重要的是人品,這是選人的關鍵。
44.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别的,絕對不是遊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後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45.如果能在腦海中勾勒出成功的景象,成功的概率就會大為提高。當你閉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時,隻要能勾勒出那個景象,就一定能心想事成,達成願望!
46.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隻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将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
47.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48.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
49.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50.比老闆夢想更重要的是,員工家庭的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