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衣帶鈎、酒器上都刻着龍,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來到葉公的住所,龍頭搭在窗台上探看,龍尾伸到了廳堂裡。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茫然無措。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隻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隻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丢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裡不一的人。但曆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權。之後,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别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為不迷權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于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後,楚昭王把沈諸梁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梁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采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衆修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築的東陂、西陂遺址保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曆史見證。
史學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确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内涵。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後,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葉公的後裔為紀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梁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後,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内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祭祖,已成為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景觀。
劉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稱劉中壘,世居漢代楚國彭城,仕于京師長安,祖籍沛郡豐邑(今屬江蘇徐州),出生于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年),去世于漢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劉邦異母弟劉交的後代,劉歆之父。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别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國策》《列仙傳》等書,其著作《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楚辭》是劉向編訂成書,而《山海經》是其與其子劉歆共同編訂成書轉載于古詩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