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閉店清倉,速去撿漏”、“GAP撤櫃清貨,價格相當‘白菜’”……近日,不少網友發布了GAP門店閉店清倉的信息。
資料圖:重慶某商場。 張燕 攝
年輕人不愛國際快時尚品牌了?
曾經,中國市場是國際快時尚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國大開門店。近年來,為何集體選擇縮減門店。
對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蔣澤中認為,一方面跟多地散發疫情有關;另一方面這些快時尚品牌主要消費群體存在流失現象。
“一些快時尚品牌即要保證上貨數量,又要降低成本費用,還要管理價格,商業運作方面的投入增加,而設計方面的投入,不管是産品的精緻性,還是加工的細緻性都有所弱化,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下降。”蔣澤中指出。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Zara、H&M、GAP等快時尚品牌多次因産品質量問題被罰款。
“另外,近幾年國内青年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認可程度開始減弱,給國内品牌帶來了機會,國内品牌順勢而起。”蔣澤中補充道,同時,現在消費風格也出現變化,如果快時尚品牌不随之調整,自然會失去市場。
《2021春夏新風尚報告》曾顯示,從消費偏好上看,IP聯名款、國潮商品等特色品類較受Z世代的歡迎。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的風格如果不被市場認同或者不被當前環境所支持,退出就是一個規律性現象。”蔣澤中說,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内快時尚品牌,都要把握好消費趨勢。
(中新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