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作為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進行了第一次公開放映。總制片人于冬,更是當場宣布,電影定檔9月9日,沖擊中秋檔。
電影自立項以來,就有非常多的期待擺在觀衆面前——
時隔6年,導演爾冬升水準如何?
基于“三千孤兒入内蒙”真實曆史故事的劇本,做了怎麼樣的改編?
“老戲骨”陳寶國“鎮場”的一票演員,是否能“就位”,拿到S卡?
作為首批觀衆,1905電影網第一時間奉上這份全網最新鮮的觀影測評。《海的盡頭是草原》在2個小時裡,導演爾冬升用最真摯的視角,近乎詳實地展示了“三千孤兒入内蒙”的曆史背景和故事。他恰當地将自己的風格,融入到這段故事中。以陳寶國和馬蘇為代表的一衆演員非常亮眼,作為大銀幕首秀的阿雲嘎和丁程鑫,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正如我們在映後街采中,大家所有的第一反饋那樣純粹、感動。
01
爾冬升過去的電影,最受關注無非兩種,典型的警匪片,像《門徒》《旺角黑夜》《新宿事件》;又或者《新不了情》《忘不了》為代表的愛情題材。但時常會忽略,在他這些電影中,那些植入的人文關懷,尤其他的處女作《癫佬正傳》,便完全是一部社會寫實題材的作品。
北上之後,電影《我是路人甲》更是将他對社會底層的關注放大。
時隔6年再拍片,爾冬升直言,這兩年的創作狀态,“不會再拍恨的東西,不會再拍人性黑暗,像我以前《旺角黑夜》那種電影,應該提供更多娛樂性、讓大家感到舒坦,就算悲劇也能讓人感受到希望。”
總之,《海的盡頭是草原》對于爾冬升而言,是延續,也是改變。延續了他過往對社會人文的描繪,改變了他對拍攝角度的着力點。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或許從這種曆史創作的角度來看,《海的盡頭是草原》的關鍵,便是記錄。
戲外,爾冬升定期在社交平台發布拍攝vlog,把這些經曆很直觀地記錄下來,呈現給觀衆;戲裡,他将陳寶國飾演的杜思瀚當作整個事件的記錄者,用眼睛記錄故事。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童年杜思瀚的第一視角。甚至在這條故事線中,很長時間裡都保持了這個視角,而且從畫面處理上,也呈現出了兒時記憶的模糊感。
而《海的盡頭是草原》為了完成“記錄”最強化的表達,爾冬升放置了最核心的道具——相機(照片)。
主線故事是老年杜思瀚尋找60年前遺失的妹妹,他最終就是通過老照片,慢慢找回了那些記憶。當杜思瀚走上尋親的路途時,他随身不離的便是相機,試圖用相機記錄内蒙風情,記錄這片養育了自己同胞妹妹的土地。
甚至在影片後半程的時候,陪行者望着被曝光的膠卷,發出了感歎。杜思瀚則将相機和剩餘膠卷都送給對方,并留下一句,“以後的風景,都用眼睛看了。”
整個故事數次以定格的方式,切換着不同時代的故事。但這種記錄是多面的,是對家國曆史的記錄,也是對自己小家回望重建的記錄。
電影的劇本非常講究,打破了過往尋親回憶的電影套路,用了三條時間線叙事。除了杜思瀚找妹妹的現代戲;妹妹被送到内蒙,如何融入當地生活,與馬蘇飾演的額吉(蒙語,媽媽的意思)一家人成長的故事性。
還有一條線,展現了哥哥回憶為什麼會和妹妹分離的過程。比起另外兩條線,這條故事線,更像是杜思瀚對兒時記憶的挖掘,重新構建起自己,甚至母親,與妹妹的情感關系。
這條并行線實則是為劇情最後的反轉,乃至情感升華提供了關鍵的情感鋪墊。多線叙事并沒有因此讓故事變得混亂,反而成為了影片節奏的調節器。
值得一提的是,《海的盡頭是草原》這種強情感的故事,并沒有刻意煽情,而是借助了這些故事線的表達。當随着更多故事浮出水面的時候,它也成為了情感的助力點。
02.
海的盡頭是草原,南方海邊的女兒,終成草原的孩子。或許爾冬升自己是演員明星出身的原因,過往作品始終注重對明星的運用,幾乎過去每一部影片中,都采用了“知名影人 影壇新人”的模式。
爾冬升發掘新人的能力,早已成為他的招牌之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亦是如此。
“老戲骨”陳寶國始終是一條引子,一位觀察者、發現者,帶着觀衆去進入故事。對于影片而言,他的作用,正是觀衆的“相機”。
馬蘇飾演的額吉則是相機上的“快門鍵”。“三千孤兒入内蒙”的故事前後被改編過不少故事,額吉的角色始終是核心人物,她幾乎承擔了這段曆史背後的核心,也表達了作為母親的愛與無私。
馬蘇很好地诠釋了這位草原母親的内斂的一面。相較于其他母親形象,這位額吉并沒有太過強烈爆發的情感戲,隻有非常純粹、真摯的感情表達,以及柴米油鹽的生活。
這種情感表達,對于演員發揮非常有限,但難度不小——要成為這個角色本身。從馬蘇亮相之後,能讓觀衆相信這位母親的堅定,以及對孩子的愛。
最令人驚喜的是,馬蘇此次全蒙語出演電影,零星幾個認漢字的橋段,也能在口音方面,很好地處理出當地人學語的各種細節。
而和她互動的小演員羅意淳,也就是飾演童年時期的妹妹杜思珩,非常重要。隻有當兩個人的情感互動成立,整條故事線裡的群戲才得以成立。
這位小演員把孩子天然的靈氣,都附在這個人物上,和草原風情結合,讓她的故事變得格外動人。
作為本片前期最受外界關注的兩位新人演員——阿雲嘎和丁程鑫,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阿雲嘎飾演的角色引入後,讓整個家庭更有情感動力,尤其是把額吉無私的一面,做了更強化的表現。這是阿雲嘎第一次參演電影作品,但過往其他作品中的經驗,讓他絲毫不遜色,加上蒙古人的身份,整體表演非常松弛。
丁程鑫飾演馬正元雖然戲份不多,但不管是從形象,又或者是表演方式,并沒有因為首次觸電,而表現出緊張的細節,反而将草原變成了自己舞台,很好地融入其中。
03
于冬在映前提到,“這是一段共和國的難忘記憶,是一段曆史佳話。”這個故事過去被改編成各種影視作品,但仍是一個可以被無限開發的寶庫。
從《海的盡頭是草原》來看,創作團隊從小家到大家,最終又是落到“家”本身。
片尾,額吉有一句和杜思珩親生母親的時空對話,“雖然未能相見,但是感謝你生下她讓我們都撫育過她。”她完成了一位母親的博愛,同時也完成了國家的使命,這種情感是無價的,令人動容的。
在映後,我們和現場觀衆随機聊了聊,大家不約而同地給出了好評,對每個演員都有高度的評價,更表示自己都被感動。隻是我們發現,大家各有不同的感動。
有人從收養孤兒的地方開始動容;有人因為妹妹還沒接受額吉一家,但額吉始終幫忙她而感動;也有人感動于妹妹被狼追趕時,草原哥哥們出現的那一刻。
《海的盡頭是草原》為大家記錄下了這段曆史,最後觀衆模糊了的眼眶,是被故事的溫柔打動。回歸情感,不管是當初曆史上的民族大愛,還是故事裡額吉一家,對于妹妹的溫柔情感,都是能直達當下觀衆的。
這份愛就像草原一樣寬廣,而電影記錄下的故事,也會随着後期上映,跟着希望一起,被散播出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