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老供銷社的回憶

最老供銷社的回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3:05:37

劉行賓

1.【供銷合作社的紅色曆史】

在學習供銷合作社的紅色曆史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世界上首個成功的合作社——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的基本情況。

最老供銷社的回憶(百年供銷的紅色故事)1

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被稱為世界第一個成功的合作社,它誕生于1844年英國的羅虛代爾鎮。

羅虛代爾鎮位于英國北方的蘭克夏和約克夏的邊緣地帶,距離重要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約40公裡,這裡是英國的紡織工業中心地區。當時,該鎮人口有2萬5千多,周圍有4萬多居民。這裡手工紡織業非常發達,出産毛紡織品和法蘭絨已有幾百年曆史,在英國久負盛名。

1820年,該鎮的工場主買進了第一部紡織機,以後陸續引進了多種紡織機械。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給手工業者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那些憑借手工技巧謀生的小生産者無法與使用機器的資本家工廠競争,相繼破産失業。這些手工業者為了維護生存的權利,曾經發起一些搗毀機器等暴亂的行動,但都遭到政府軍隊的鎮壓。為了生存,這些手工業者不得不丢棄原有的手工技術,到資本家的工廠裡做工,成為現代工廠制度的俘虜。

最老供銷社的回憶(百年供銷的紅色故事)2

随着失業者的增多,遊離于勞動市場出賣勞動力的人數越來越多,勞動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勞動力的價格日益下降。在紡織廠工作的工人工資開始約為1鎊,到了1840年降到7先令(英國的一種貨币,等于12便士或1/20英鎊,便士是英國的貨币輔助币單位,類似中國的“分”,1英鎊等于100便士,1英鎊約等于人民币9元)左右,女工隻能拿到男工的1/3,即2先令6便士。同時,工廠大量使用廉價的童工,每周隻發給1便士工資。不僅如此,工廠主還常常以到指定商店購物的購貸券代替工資現金,那裡不但商品質量差,而且價格較高,這就使工人獲得的實際工資更低。工人在這裡受到了雙重的剝削,一是工廠主的剝削,一是商業資本家的盤剝,使他們的生活狀況日益惡化。當時英國下議院一位議員的報告稱羅虛代爾鎮是“饑餓之城”。

為了改變自己的這種處境,羅虛代爾鎮的工人舉行了一些罷工鬥争,目的是推動工廠立法,推行10小時工作制,反對降低工資。但是由于當時的工人階級還處于自發的經濟鬥争階段,做為工人階級争取徹底解放的政治思想武器——科學社會主義還沒有産生,所以這些鬥争沒有取得多大成果。這時,一些工人運動的領導者,決定利用工人自己的力量,組織消費合作社,以解決工人群衆的生活困難。

1843年羅虛代爾鎮的13名工人發起組織合作社,定名為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經過長期的讨論,他們提出一套成立合作社的計劃,并決定籌集股金,自願入社者每人1鎊。到1844年決定參加合作社的已增至28人,共收股金28鎊。于是,在1844年8月11日舉行了成立大會,通過合作社章程。同年10月24日核準登記,12月21日晚正式開始營業。

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章程明确提出了建社的目的是增進社員經濟利益,改善社員社會地位及家庭境況,并制定了發展計劃:

1、設立食品、服裝等商店一所。

2、在自願互助基礎上,為社員購置或建築住宅。

3.建立工廠,制造社員所需物品。

4.租賃或購置土地,以供失業社員或收入甚微不足以維持生活的社員耕作。

5.建立合作新村,從事生産、分配、教育及自治等工作。

6.提倡節約,在社内設立禁酒食堂一所。

羅虛代爾社從建立時起,就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公平合理的辦社原則,并成為合作社的典範:

1、自願。參加羅虛代爾社,完全出于自覺自願,并有退社的自由。羅虛代爾社成立本身就證明了這一原則。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把合作社視為異己力量,進行攻擊謾罵。羅虛代爾的工人的生活又十分困難,根本沒有餘錢拿來辦社,但他們以節約精神,勒緊腰帶,用每人每周節省兩便士的辦法集資入股,這隻有在自覺自願的情況下才能做到。他們所以能自願,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标,即維護社員的共同利益,反對中間剝削,改善社員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合作社辦得好壞,與每個社員都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由此可見,互利是自願的基礎,自願是辦好合作社的根本原則之一。

2、一人一票。這是民主管理的集中體現。社章規定:社員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關,合作社一切重大事項都必須經社員大會讨論決定,合作社管理人員由社員大會選舉産生。在表決時,每個社員無論股份多少,每人隻有一票權力。這就保障社員之間具有平等的權力,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避免少數人用股份控制合作社。

3、現金交易。社章規定:本社職員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不能以任何借口不用現錢交易。不準賒入貨物,也不準賒出貨物,如有違反,不僅處以罰款,并認為不稱職。作這一規定,當時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從經濟上考慮,因合作社股本太少,如果賒銷,便造成資金周轉困難而導緻失敗;一是從道義上考慮,因為當時把賒欠看作是一種社會弊病,應該設法消除。這一點後來随着信貸事業的發展,已進行了修正。

4、按市價售貨。在這個問題上曾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按購進貨物成本稍高一點的價格出售,以支付股息為限度,不再盈利,讓社員從購貨中得到優惠。合作社經濟實力的發展,完全依靠股份的增加。

另一種意見是按市價售貨,從而獲得一定的盈利。盈利的分配,先扣除股息和經營費用,同時留一部分用作公積金和教育基金,其餘大部分按社員購買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後一種意見不僅給社員帶來經濟利益,同時也可以壯大合作社的經濟力量和發展福利事業,這對提高合作社的威信和社會地位都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利于以後把合作社的業務面向社會。因此,羅虛代爾社采納了後一種意見。

5、如實介紹商品,不缺斤少兩。這一原則主要是針對當時商人的投機取巧行為提出的。它要求合作社應如實向社員介紹商品情況,保證商品質量,不弄虛作假,不缺斤少兩,樹立誠實的商業作風。這與資本主義的商業作風形成鮮明對照。

6、盈餘按購買額分配。社員平時憑購貨本購貨,并由售貨員登記,到一定階段進行一次結算。對盈餘作了必要扣留之後,按社員購買社内貨物的總額之比例進行分配。即:某社員應得紅利=(盈餘-必要扣留)÷售貨總額×某社員購買額。這是一個重大創舉。因為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盈餘都是按資本進行分配的。按購買額分配的辦法表明,勞動人民也參加了盈利的分配,從這個角度看,這無疑帶有革命性意義。同時通過這種辦法,把社員的利益和合作社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社員更加關心合作社的經營成果,這正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所在。

7、重視對社員的教育。羅虛代爾社為了提高社員的文化知識和思想修養,在先驅者格林伍德的倡導下,根據合作社的經濟力量,逐步創辦和發展了文化教育事業。建社初期,合作社社址很自然地成了社員們經常集會讨論問題的場地。

後來捐獻了書刊,辦起了圖書室,每星期六晚上開放。1849年,合作社成立了教育委員會,并先後四次撥款1375法郎購置圖書。1853年社員大會修改社章時,将從每年盈餘中提取2.5%作為教育基金列入社章條款。1850年設立了兒童學校。1855年又增設了成人班,招收十四歲至四十歲的學員20-30人。1862年由于書刊增多,設專人管理,每天開放七小時。1873年開辦了正式學校,每年撥教育經費約二萬五千法郎。

以上情況表明,羅虛代爾社在對社員的文化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績和貢獻。在對社員進行文化教育的同時,還對社員進行互助合作思想和道德水準的教育。因此,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信譽。

對政治和宗教守中立。這是在當時社會條件下不得不采取的立場。表明合作社本身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和政治目的。是一個不參與政治和宗教的經濟團體。這樣一方面盡量排除資本主義政治的幹預;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社會上一些人把合作社和社會主義者聯系在一起的疑慮。因為以前的合作社大都是在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影響下建立的。對宗教守中立,是想盡量避免當時宗教勢力的影響,表明合作社既不允許宗教介入,也不參與宗教活動。這也表明,合作社的大門對待各種不同政見和信仰的人都是敞開着的。

最老供銷社的回憶(百年供銷的紅色故事)3

1844年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的誕生,揭開了現代合作社運動的序幕。國際合作社聯盟于1895年在倫敦成立。1922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決定将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确定為"合作者的節日"。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5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以紀念國際合作社聯盟建立100周年,并決定考慮将來每年都将此日定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