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莫斯科大學新建立的校舍大禮堂走廊上,準備鑲嵌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大理石浮雕像。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推薦了兩位中國科學家——祖沖之和李時珍,獲得校方通過。
李時珍:
祖籍湖北蕲春縣。1518年7月3日生于醫藥世家。
自小體弱多病,性格剛直,對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興趣。
14歲時随父到黃州府應試中了秀才,人生走到了“盡頭”。
之後的9年,先後3次考舉人都名落孫山。
自此,李時珍便放棄了入仕打算,專心研究學醫去了。
就當時社會觀念而言,敢于放棄科舉考試,從事當時社會地位低下的醫學,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這一學就是一輩子,随着能力的提升,他逐漸成了當地的名醫。
38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3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到了北京當上了皇帝的保健醫生。
為拓展自己的醫學領域,糾正醫書上的錯誤,他立志寫一部更加系統、準确的醫學典籍。
為此他四處“搜羅百氏”、“采訪四方”,實地調查。
自1565年起,足迹遍及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廣泛收集藥物标本和處方,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等各行業的人為師,聽了無數人的意見。
參考醫藥書籍達925種,記錄了上千萬字的劄記,一個個疑難被解決。
曆時27年,終于在61歲那年寫成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經典方子:東壁土
即古舊房屋東邊牆上的土。
特點:氣味甘、濕、無毒。
主治:
①突然心痛。用陳年東壁土、枯礬各二錢,共研為末,制成密丸,艾湯沖服。
②吐瀉煩悶,藥物中毒,中烏頭毒等。用陳年東壁土煮汁飲下。
③目中翳膜。用東壁土細末每日點膜上,以淚出為好。
④脫肛。用皂莢磨粉,和東壁土細末,炒熱,裝入布袋,趁熱熨肛門突出部。
⑤痱子癢。用東壁土幹粉末撲之。
⑥耳瘡唇瘡。用東壁土和胡粉敷上。
⑦瘰疬流水。用老茅屋廚房裡土牆上的土,研末,加輕粉調敷,半月可愈。
⑧各種惡瘡。用東壁土、大黃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水華水調勻,搽瘡上,幹了再擦。
⑨背癰。用煙熏的東壁土,加黃等分,用蚬殼粉(蚬,一種小螺,生湖沼泥地,通稱硯子)加東壁土末塗敷。
《菜根譚》這樣說: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李時珍的成功源自他内心的“叛逆”,即追随自己的内心,擺脫世俗觀念,做自己想做的事。
荀子《勸學》雲: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專心做一輩子,一定能有所收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