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赫赫有茗,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茶知識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這是很多書籍或者旅行文章常會引用的句子,确實人的身體和靈魂都,總有一個要詩意栖居,那才叫生活。
但是疫情或者其他原因總是把我們的身體困在原地,但靈魂不會。
我們可以在書中領略古今中外的作家風采,也可以在茶中體味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
今天帶大家去到中國的四大高原看看,不同少數民族的風味人間。
内蒙古高原——蒙古族鹹奶茶蒙古族人酷愛喝茶,素有還有“甯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其他地區的人都說“一日三頓飯”是不可少的,但蒙古族往往是“一日三次茶”,卻隻習慣于“一日一頓飯”。
每日清晨,蒙古族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
通常一家人隻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鹹奶茶,一般是不可或缺的。
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人常飲的茶有三種:酥油茶、奶茶、面茶。
其中的奶茶是蒙古族人每天都要喝的茶飲,蒙古語叫“蘇台茄”。
蒙古族人民喝的鹹奶茶,用的多為青磚茶和黑磚茶,并用鐵鍋烹煮,烹煮時,要加入牛奶和鹽巴。
黃土高原——回族“三炮台”、罐罐茶回族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 蓋碗茶”,亦稱“三炮台”,民間也稱其為“刮碗子茶”。
用料有茶葉、冰糖、多種幹果(如蘋果幹、葡萄幹、桃幹、紅棗、桂圓幹、枸杞子、白菊花、芝麻之類,通常多達八種,故蓋碗茶也有“八寶茶”之稱。
甯夏回族民間有諺語雲:“不管有錢沒錢,先刮三響蓋碗。”
八寶蓋碗茶
住在甯夏南部和甘肅東部六盤山一帶的回族,除了“蓋碗茶”飲俗以外,還有與回族雜居的苗族、彜族、羌族一起有喝罐罐茶的習俗。
在當地,每戶農家的堂屋地上,都挖有一隻火塘(坑),上置一把水壺,或燒森柴,或點炭火,這是熬罐罐茶必備器皿。清晨起來,主人第一件事,就是熬罐罐茶。
罐罐茶
喝罐罐茶,以喝清茶為主,少數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鹽之類的。
由于罐罐茶的濃度高,喝起來有勁,會感到又苦又澀,好在傾入茶杯中的茶湯每次用量不多,不可能大口大口的喝下去,但對當地少數民族而言,因世代相傳,也早已習以為常了。
喝罐罐茶還是當地迎賓接客不可缺少的禮俗,倘若親朋進門,他們就會一同圍坐在火塘邊,一邊熬煮罐罐茶,一邊烘烤馬鈴薯、麥餅之類,如此邊喝酽茶、邊嚼香食,野趣橫生。
青藏高原——藏族酥油茶西藏地處高寒地區,藏民大部分以遊牧為生,多食乳酪,又少蔬菜,而茶不僅能生津止渴,還能防止多種當地常見病。
所以,藏民把茶不僅看作日常飲料更視為神聖之物,素有“一日無茶則滞,三日無茶則病”之說。
打酥油茶
西藏茶館遍布各地,有酥油茶、清茶、奶茶、甜茶等多種飲茶方式,其中藏族人民最常喝的就是酥油茶。
酥油茶藏語稱“甲脈兒”,是藏族民間傳統的日常飲料,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及雲南等藏族地區。
藏族人喝茶,不管是酥油茶還是清茶,都喜歡放點鹽,這與藏族人民的飲食結構有關。
在藏區,茶被當作聖物,與經書、珠寶一道,裝進每一尊新塑成的佛像體内,并經活佛加持開光,這尊佛像才有靈氣。
雲貴高原1、土家族——擂茶
土家人自稱為“畢孜卡”,意即“本地人”,相傳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地方。
茶在土家族人的飲食和社會生活中占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唐代,土家地區普遍有飲茶的習俗,并且積累了一套制茶的方法。
千百年來,他們世代相傳,至今仍保留着一種古老的吃茶法——擂茶。
擂茶,古稱三生湯,是用生葉(從茶樹上采下的新鮮茶葉)、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種原料,經混合研碎後加水烹熟而成的湯。
如今的擂茶,除了茶葉以外,還會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還要加上生姜、食鹽、胡椒粉等配料。将它們混合放在特制的擂缽裡,用木擂棍用力攪拌,使其充分混合。然後倒入碗中,用沸水沖泡即可。
擂茶
擂茶風味獨特,飲用擂茶已從鄰裡串門的傳統習俗擴大到喜慶社交場合中,用土家族的俗語來說就是“一日擂茶三碗,可保終日不疲倦”。
2、侗族——打油茶
侗族人喝打油茶,它是用茶葉、米花、炒花生、酥黃豆、糯米飯、肉、豬下水、鹽、蔥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濃湯羹。
打油茶,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茶習慣。
一天之中,不分早晚,随時都可以制作,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腦,煥發精神,兼有祛除濕熱,防治感冒、治療腹瀉之效。
用打油茶待客是他們的重要禮俗。
侗家人喝油茶的規矩是:在侗族地區無論到哪家,請你喝油茶,你不必講客氣,太客氣了,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油茶
喝茶時,主人會給客人一根筷子,如果不想再喝,就将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就不會再斟下一碗茶了。
凡在喜慶佳節,或親朋貴客進門,總喜歡用做法講究、佐料精選的油茶款待客人。
3、苗族——油茶湯、蟲茶
苗族有喝油茶湯的習慣,八寶油茶湯就是苗族茶俗的代表。
苗族人常說:“一日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菜都不香”。
八寶油茶湯
倘有賓客進門,他們更為用香脆可口,滋味無窮的八寶油茶湯款待。
它既解渴,又飽肚,還有特異風味,是我國飲茶技藝中的一朵奇葩。
油茶
除了八寶油茶湯,苗族人還有飲用蟲茶的習慣。
将鮮茶盛于竹簍,澆上淘米水,置于通風樓閣。
不日,茶葉裡長出米蛀蟲,以茶為食,繁殖為滿簍米蟲。
蟲茶
第二年四五月間,茶葉被蟲吃光,簍底留下厚厚一層蟲屎,篩去雜物,剩下的即為米蟲茶。蟲茶外形顆粒狀,呈黑褐色,色澤油潤光滑,有淡淡的香味。
沖泡後,茶水馥郁甘洌,醇香宜人,滋味醇和回甘,舒适可口,飲之令人頓感心曠神怡。
4、白族——三道茶
白族主要聚居于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唐代《蠻書》中有記載,一千年前南诏時期的他們,就有飲茶的習慣。
逢年過節、賓客臨門,白族人民都要飲“紹道兆”,也就是“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
第一道是苦茶,也就是烤茶
烤茶經過火爐上烤制後煮熱,香氣濃郁、滋味醇厚。
第二道則是甜茶
是以蒼山綠茶沖泡的淡茶水,加入紅糖、核桃仁、乳扇,喝起來香香甜甜。
第三道是回味茶
是将綠茶裡加入少許蜂蜜和花椒、姜,喝起來有麻味、辣味、甜味、苦味,回味無窮。
烤茶
這三道茶通常在重大節日和招待貴賓時使用,簡單的幾道茶裡寓意着白族人民對人一生的感悟。
一苦、二甜、三回味,有最初的努力拼搏,才能有積累和享受,最後是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表達了人生的三種境界。
5、布朗族——普洱、竹筒烤茶和酸茶
布朗族,是雲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民族之一。
茶葉是布朗族的主要經濟作物,聞名遐迩的普洱茶就是布朗族先民栽培的著名物産。
時至今日,布朗族地區仍是“普洱茶”、“勐庫茶”的主要原料産地之一。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布朗族人民将茶葉與生産、生活高度融合,形成了多種多樣,獨具特色的飲茶、食茶方式。
布朗族人不僅擅于制作竹筒烤茶和酸茶,而且有吃酸茶、喃咪茶和飲青竹茶、土罐茶的傳統習俗。
青竹茶
布朗人祭火神、請佛爺念經時,祭品中須有竹筍和茶。
辦婚事時,用茶葉作禮品,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時,會請一位長者帶着茶葉和煙去女方家提親。
摘茶
寫在最後
今天我們一起去四大高原的少數民族地區體驗了一把茶旅,是不是眼花缭亂,意猶未盡?
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喝到當地的一杯茶,是不是會更加身臨其境?不用擔心,如今物流發達,很多茶在某寶就能實現。
喝着茶閱着文,你的身體和靈魂都在旅行。
下期我們去不同地區體驗一下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的清飲,記得關注我~
好文推薦:
當荷花遇到茶,上演千年風雅,一起聆聽
茶的10大雅稱,心動不止10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