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以來,
一些來自央視新聞《夜讀》讀者的留言
↓↓↓
01
有人,回想起自己與所愛曆經的
“出發與抵達”。
“對于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
離别的一刹那,像是開刀”。
愛有多深,
隻願你“起 落 安 妥”四字的分量就有多重。
@Ashore
大學五年,每次回家都是昆明長水機場起飛,臨上飛機前都會跟老爸發消息,說一下我要起飛了。
每當飛機降落平穩有信号的時候,微信會蹦出好多消息,不用點開都知道,那是老爸發的。他總是提前問我“到了沒?行李拿好”,幫我提前看好回家的機場大巴。
每次到家,爸也總是長籲一口氣:“懸着的心總算放下了。”
@張英言
女兒在澳洲留學的那幾年,每次往返搭乘飛機,從她上飛機開始心就一直懸着。有時是晩上的航班,更是一夜無眠,直到她下了飛機發了一條短信:“到了”!總算放心了……
@小花曹兒
那個五一,我們返程的時候,媽媽手裡是一個茶缸子,裡面盛着白開水,站在車門前,一個勁地說,“再喝點水吧,路上渴”。
直到車開出去好遠,媽媽還雙手抱着茶缸子,站在原地。
這個場景時時在腦海中,尤其是想家的時候。
@林
其實離别是人生常态,在那之前有過很多次,在那之後也是數不勝數,但唯有那次記憶深刻:
爸媽在我上初中、我弟剛上小學時就去了外地,我們成了“留守兒童”。
第二年春節還沒過完,爸媽又要去外地了。我帶着弟弟跟到了村口,載他們的車開走之後,我又牽着弟弟回家。雖然春節,好像也沒有很喜慶的氛圍,路上遇到人也能把眼淚擦了笑着打招呼,但那天的路燈比月亮還閃,我們的影子很長。
@把你揉碎捏成番茄
每次離别都是笑着說:走了。
笑,是因為不想以悲傷的形式離别;簡短的表達,是因為我怕再看兩眼,眼裡的淚水就會止不住……
02
有人,把生命
揪心的最後一程又憶了一遍。
“往事并不如煙,
但是,
你放心,我會替你,好好照顧自己。”
@我可
媽媽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一路順風。
@民宿《龍首店》
奶奶最後的日子,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我當時在上海打工,聽村子的人說,每天下午,奶奶都會拄着拐杖到村口喊我名字,叫我回家。
@A little love
給老爸洗過兩次腳。
一次是老爸下班回來,在那洗腳,我主動過去給他洗的。
還有一次就是老爸快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那天晚上,他讓我再給他洗一次腳。
@PON
上初一時,因父母調動工作而搬家,對門既是發小又是同學的男孩,托人送了我一個藍皮筆記本,還寫了臨别贈言。時間倉促,沒來得及回禮,也沒機會說聲謝謝,總想着隻有三十多公裡,有空回來,就随車去了新家。
一年後,聽媽媽說,那男孩因為腳受傷發炎,沒得到正規治療而感染全身,去世了。
哭了半宿。我甚至不記得最後一面,隻有接過來筆記本那一刻,腦中浮現出的他的樣子。
@卓
兒子問我,要是有時光機,你最想去哪?是不是想去看小時候的他?
我說,我想我爸爸媽媽了。我想回到我小時候,騎大馬,被我媽媽抱着的時候;我更想幫他們躲過意外,讓他們看着我長大,花我掙的錢。
@托管陳老師
以前打電話回家,經常都是父親接的,第一句話總是問:母親呢?然後父親總是把電話交給母親,在母親旁邊靜靜聽,喜歡不時插一句話。
父親在三年前突然不舒服去逝,來不及見最後一面。現在每次打電話都會想:如果是父親接的該多好,一定要先和父親多聊兩句。離别,來得這樣猝不及防,成了一生的遺憾與思念。
03
有人,分享了
一些被愛穩穩托住的時刻。
“驚天動地的愛,雞毛蒜皮地給。
謝謝你愛我。”
@四月朝陽
我生病了,就特别愛在父母家裡住着。
@楊小丹
前天下大雨,我沒出去,躺了一天。我媽打了好幾個電話給我,可惜我呼呼大睡,醒來才回電,問她什麼事。她說發現我的微信步數為零,擔心我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梅影三蝶
在城市生活,偶有心慌亂,心不安甯,心空蕩蕩的時候,這時候,我非擇個周末回到隻有四十分鐘左右車程的老家。身處熟悉的家,見到慈愛的雙親,吃上他們做的午晚餐,心瞬間安靜,滿足,心被填滿,那是一劑神奇的靈丹妙藥。
後來,漸漸悟出,我的不得勁,我的慌亂,全因一個月沒和摯愛的父母見上一面。此刻的我,早已不惑之年。
@Elaine
想起上學那會有回持續發高燒,爸爸媽媽放不下心,跨市連夜開車趕到學校,保安不讓爸爸進門,五十歲的爸爸翻了高高的圍欄,把藥送到了我的宿舍。
@九月
想到自己剛上高中的時候,每天對周圍的事情都很新鮮,有四五天沒和家人聯系。突然一天班主任叫住了我,說讓我抽空給家裡打個電話。
我才知道,媽媽在我上高中後很不放心,每天都睡不好,實在等不了後,才和老師聯系的。從那以後,每周我都和媽媽通話,我知道有人一直在等着我。
@四葉彌紗
所以,每次年後準備回來上班時,家裡人給準備的東西,無論多重,都得想方設法帶上,就為了看他們開心的表情。
@大紅山楂╮(╯▽╰)╭
所以,即使我說了一次這道菜很好吃,家裡人在我每次回家的時候都做,就算我吃膩了,我也不會說。心意那麼珍貴,我每一次都要好好存放好才行,要永遠記在心裡。
因為我知道我不能天天陪在家人身邊,我要珍惜好每一次。
04
有人,生出了一些感觸,
關于何為珍惜何為珍貴。
“我們是各種意義上的幸運兒。
真的,要好好活着。”
@我覺得我還可以瘦三斤
真的,終于理解了“落地給我打電話”,“到了給我發消息”,“記得報平安”的意義,再次看到,才發現最樸實的話,原來是那麼沉甸甸。
@ 給da l ao 遞可樂
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頂着不起眼的外貌,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沒有什麼特長,好像也沒有堅持下去的愛好,找到一份不好不壞的工作,當起了打工人,遇見一個愛人,再組建一個平凡的家庭,這是一個普通人的人生。
但是,給我的這個人生劇本裡,沒有天災沒有戰争沒有意外,自己和家人都身體健康,沒有流離失所,有地方住,想吃的東西都買得起,我們管這個叫“普通人的人生”,其實這已經是屬于少數人的很幸運的人生了。
珍惜當下,珍惜所有,我們比誰都幸運啊!
@莘莘
我祝你平安。不是“如果快樂太難,我祝你平安”,而是我最希望的就是你能平平安安,其次才是健康無憂,其次才是快樂順遂,其次才是家業有成。
@十月
我想陪在愛的人身邊一年又一年,聽小侄子咿呀碎語,和爸爸一起釣魚,陪媽媽逛菜市場,還有我的朋友們,得一起拌嘴嬉鬧,生活的煙火氣,我得好好珍惜。
@Wenzhi丨Chen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
@梅子
我更喜歡說“見一面,賺一面”。
05
還有人,做出了
一些溫暖的可愛的轉變——
“請你,
務必替到不了明天的人,
好好熱愛生活,好好投入生活。”
@勤學
朋友圈突然就不想設置三天可見了,害怕以後要是有意外了,爸爸媽媽想我的時候,看不到我的朋友圈。
三天可見,其實擋在外面的全是在乎你的人,不在乎你的人,根本不會去翻你的朋友圈。
@王力棟
因為工作和疫情,兩年多沒有回家。2021年5月我回家了,原本以為的抱頭痛哭什麼的都沒有,反倒是由于一些小事天天争吵。你讓我别抽煙,我說煩得不行;你說騎摩托車危險,我跨省去考了駕照。回單位後沒過幾天,就是父親節,可是卻沒機會陪你過。
我隻想說,今年給你的父親節禮物就是:我不抽煙了。還有,希望你身體健康,沒有煩心事,下一次回家我也不和您吵架了。
@露葉
老公援藏,幾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每次走的時候我都想抱着他跟他說,“老公,保重身體,我們很想你”,每次要回來的時候我都無數次告訴自己,看到他的第一時間要沖上去,緊緊抱住他告訴他我想他,很想他……可是每到真正離别、團聚時,又含蓄了。
等他6月份回來的時候,我一定緊緊地緊緊地抱抱他。
@~Y
今天和爸媽說了“我愛恁”(山東人),爸媽也和我說了“俺也愛你”。
中國人本就不善于表達愛,加上農村人,讓這種機會少之又少,但這兩天發生的事促使着我要準确地表達出來我的愛,說出來真好!
配圖丨視覺中國
監制 | 徐冰
編輯 | 王若璐 校對 | 高少卓
掃描下圖二維碼看更多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