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10:05:29

​“活臂”、“動腰”、“坐腿”是太極的三個基本功,練好這三大要點是邁進太極世界的一個重要部分。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三個基本功的要點。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活臂)1

一、活臂

太極拳練得好壞,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松肩、墜肘、坐腕、舒指、亮掌,這些通常習慣性的要領外,要特别注意把握兩點:

(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順,舒展自然。

(2)、必須以腰帶動,不能盲目自動亂動。

四肢不能亂動,因為亂動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體完整而動的現象。上肢松軟沉墜這是練下沉功夫,氣沉丹田的需要,聳肩擡肘,臂手僵硬,使氣上浮,導緻心胸緊張與“上虛下實”之道唱反調,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這種機理是淺顯易懂的。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活臂)2

上肢的又一功能,是傳送信息,即練“聽勁”的功夫。胳膊和手,與對方接觸,就能得知對方的動态和勁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是聽勁,傳送信息的最高境界,不從高度松軟不用力下功夫,那就要犯方向路線的錯誤。

還有一層功能,那就是所謂:“以意運臂,以氣貫指,内勁通靈”進而鍛煉上肢勁力,但上述這些功能最初都必須從“活臂”練起才行。

初學練手,通常最容易出現的毛病就是亂動僵硬,練活臂就是要改變這些不符合要求的活動習慣,非改不行,因此稱為基本功。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活臂)3

二、動腰

初練太極拳常有隻見手足動,不見身上動的大毛病,其問題主要就出在不懂不會“動腰”上。

武術界一般都強調腰部的重要性,拳諺雲:“打拳不練腰,終身藝不高”。

立身中正,隻能看成是動腰的條件就行了。身法的各項要求是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提出的。實際上彼此密切配合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來理解,否則領悟機理就可能産生問題,不利于學拳,不可大意。

“動腰”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提起精神以立身中正為條件,以脊柱為軸,緩緩地進行全身腿足臂手的旋擰帶動操作。“動腰”動作主要是擰腰,是以脊柱為軸,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旋擰動作。擰腰,就像洗臉擰毛巾一樣。

不會擰腰就不會就不可能把足手動作相連作好,達不到上下相随,全身動作完整的要求。

太極後叉腿平衡訓練方法(活臂)4

三、坐腿

太極拳對下肢足腿的要求,稱之謂底盤根基功夫,極為重要,确也相當難練。許多練拳人多年功不上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足腿的鍛煉不得法造成的。

“坐腿”是練底盤功夫的一種方法。也可以稱之為“單腿屈膝負重練法”,也難掌握,因此仍應把它看作是一項基本功。

足腿既要有承受負荷的能力,又要能穩固地保持松柔有力富有彈性。腳下有根,穩固,自身穩定能力就強。

底盤功夫如何來練,方法不一,但其原理都是一緻的,都是屈腿松沉,增加負重,以練腿足的承受能力為前提。

靜練法,慣用站樁功,在全身放松,心意自然專一的條件下,采用不同姿勢,一站就是半小時,很吃力,不好練,需要拳友們堅持付出,刻苦修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