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4 02:38:07

今天,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條例》執法檢查情況,對《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執法檢查情況,解讀市人大常委會作出的關于設立“青島品牌日”的決定。


青島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将每年的7月17日定為“青島品牌日”。至此,青島成為全國首個設立“品牌日”的城市。品牌戰略,在青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标志着青島在發展品牌經濟、深化品牌建設方面更上一層樓。


設立“青島品牌日”

擦亮“青島制造”名片


今天,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青島品牌日”的決定》,将每年的7月17日設立為“青島品牌日”。青島成為全國首個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形式,設立品牌日的城市。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設立品牌日又一次做到)1

海爾布局物聯網造車領域。


品牌是企業、城市乃至國家綜合競争力的重要體現,是生産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品牌也是青島發展最具特色的名片。經過30多年的培育,我市擁有世界品牌500強企業2家、中國名牌産品68個、山東省名牌産品700個,中國馳名商标123個、中華老字号19個、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6個,總量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記者了解到,2017年起,國務院将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省政府推動“好品山東”2025年競争力位居全國區域品牌前列。


2021年7月17日,試水舉辦 “青島品牌日”系列活動,海爾、海信等“五朵金花”領銜31家制造業新金花、100多家新銳企業,“以老帶新”“以大帶小”,抱團打造全新城市IP形象,實現青島品牌營銷的深度轉化和升級,榮獲2021 ADMEN國際大獎數字營銷金獎。7月17日成為了青島品牌值得紀念的日子。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設立品牌日又一次做到)2

西海岸新區大場鎮萬畝現代農業産業園。


2022年,青島市黨代會和“兩會”,首次鮮明地把“工賦青島 智造強市”上升到城市品牌的高度,成為青島制造品牌、新一代“青島金花”品牌的新使命、新内涵,也成為青島品牌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新能量。



去年開始,我們對青島市的品牌建設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在調研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扶持情況的過程中發現,近年來,新媒體和品牌營銷策略日益興盛,飲料、家電等行業競争激烈,我市傳統優勢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有所下降,新經濟品牌尚未形成一定規模。因此,重視和加強品牌建設刻不容緩。


盛斌傑表示,設立“青島品牌日”既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對進一步發揮青島制造品牌優勢,加快振興實體經濟,建設現代産業先行城市具有重要意義。設立青島品牌日,彰顯了青島重視品牌培育、支持品牌發展的決心,将進一步擦亮“青島制造”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加速打造全鍊條創新創業生态,推動“城市與品牌共成長”。


盛斌傑說,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将持續關注我市品牌建設工作情況,通過開展專題調研、聽取審議市政府有關工作報告、視察等多種形式監督推動《決定》的貫徹實施,全力支持、積極參加“青島品牌日”相關活動,做好宣傳推廣,助力我市在新一輪品牌競争中繼續走在前列,再創新的輝煌。


樹立“山東唯一區”鮮明導向

鼓勵先行先試制度創新


西海岸新區于2014年批準設立,是十九個國家級新區之一,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承擔着國家賦予的經略海洋、融合創新、自貿試驗區和體制機制創新四大戰略任務,在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設立品牌日又一次做到)3

青島海信智慧灣項目效果圖。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于2018年1月1日實施。據市人大常委會财經工作室主任盛斌傑介紹,為推動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市人大常委會将開展《條例》執法檢查作為今年工作要點,成立執法檢查組,開展多次線上線下座談交流,帶領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以及省、市、區人大代表,赴西海岸新區開展實地調研和執法檢查。


“從檢查的整體情況看,新區行政管理體制逐步理順,體制機制創新打開新局面,産業發展邁上新台階,海洋經濟實現新發展,城市建設呈現新面貌。同時,檢查也發現《條例》部分規定尚未落實到位,在對新區戰略定位的認識、行政管理權限下放、先行先試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産業發展要素保障、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支點作用和城市功能建設等方面存在不足。”盛斌傑說。


為充分發揮《條例》在新區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執法檢查組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建議:


樹立新區“山東唯一區”的鮮明導向,賦予更高層級決策支持權。建議設立省領導挂帥的領導小組,或者部省市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常态化協調保障機制。新區要勇挑重擔,不斷完善自我運行機制,積極向上争取政策支持。


做好權力下放和承接工作,提高新區審批自主權。落實《條例》關于行政管理權下放的規定,實現“應放盡放”“放權到位”,可以“授權”的不采用“委托”的方式。新區要狠抓作風能力提升,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業務能力,确保賦權事項落地落實。


支持改革探索,鼓勵先行先試和制度創新。落實《條例》先行先試規定,打造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舉全市之力,打造青島自貿片區先行先試标杆。探索建立創新聯動發展機制,推動青島自貿片區改革創新舉措在新區全域推廣。


強化要素資源配置權,保障實體經濟加快發展。落實《條例》關于用地、用海、用能、金融、重點項目布局、科技創新服務等支持規定,強化要素支撐和保障,推動新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縱深推進經略海洋,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落實《條例》關于海洋經濟特色、建設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培育海洋新興産業的規定,加強科技興海、産業強海、開放通海,打造青島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核心區。


聚焦人文智慧綠色發展,全方位推進城市建設。落實《條例》關于城市規劃設計、基礎設施、生态保護的規定,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品質之城。


挖掘開發紅色資源

傳承弘揚革命精神


《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于2021年1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這是全國第一部保護傳承紅色文化的地方性法規,為我省保護紅色資源、傳承弘揚革命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今年2月底以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先後召開了執法檢查動員會以及各層面座談會,聽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區(市)的貫徹實施情況報告,實地查看了青島支部舊址、劉謙初故居和劉謙初紅色文化園等十餘處紅色遺址。


青島企業形象升級(設立品牌日又一次做到)4

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


“通過檢查,我們發現《條例》頒布施行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立即行動,采取有力舉措,《條例》的貫徹實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與《條例》的要求相比,與紅色文化傳承保護的目标任務相比,我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在《條例》的宣傳普及、紅色資源的挖掘開發、紅色遺存的保護傳承方面還需改進和提升。”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室主任吳東山說。


針對存在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提出了意見建議:


提高政治站位,加大貫徹實施力度。要把落實關于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論述與貫徹實施《條例》結合起來,把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來謀劃和部署,不斷增強貫徹實施《條例》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建立領導協調機制,做好統一規劃。建議成立全市紅色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市、區(市)之間,相關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機制,形成保護傳承紅色文化的合力。做好我市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的總體規劃,借助專業研究團隊,對市紅色資源進行全域規劃,争取實現橫向整合、縱向貫通,提升我市紅色文化整體影響力。


厘清紅色文化脈絡,進一步挖掘整理。建議對全市紅色曆史發展脈絡進行全面深入梳理,并以此為主線對相關紅色資源進行系統、深度挖掘,特别是“五四”運動、早期黨史、工人運動等在我市紅色曆史上占較大比重、需進一步研究和發掘。


加強保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建立市、區(市)紅色文化專項資金或積極籌措社會資金,積極争取上級資金支持,編制好修繕保護方案,對現存亟待修繕的紅色遺址集中進行維護。



來源丨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