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包含四個要素,那就是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的語言。作為說明文的一種,說明小制作當然首先得遵循一般說明文的寫作規則,注意這四個共性的問題:
一、說明順序要清晰
說明的順序一般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後次序順次說明。空間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空間位置的轉移做介紹說明。邏輯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邏輯關系安排的說明順序。以上三種說明順序常常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同一篇說明文,可能隻用一種說明順序,也可能采用多種說明順序。隻要考慮如何安排更符合認知規律,更易為讀者接受就行了。說明小制作,可選擇時間順序中的程序順序。程序就是做事情的先後順序。程序說明就是對做事情的先後順序的過程進行解說。程序說明時,首先應該充分熟悉、了解自己要說明的程序。不但要了解程序的目的、意義,而且要了解程序的步驟、方法。不但要了解程序的一般過程,而且要了解程序的難點、重點。隻有自己了然于心,解說才能說到點子上,才能解說得步驟分明。一般要說清楚下列問題: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制作的步驟、方法,制作的原理,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等。
二、說明方法要多樣
說明方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有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作诠釋、下定義、分類别等。合理選用多種說明方法可使說明對象更具體、形象、直觀,說明小制作,尤其要注意運用前四種方法:
列數字,可解說事物的形狀、大小、多少及前後比較等情況。這些數字是客觀事物某個方面的實際情況的反映,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因此,數字一定要真實、準确,即使是“估計”,也要求有可靠的根據,為了數字的準确,在動手寫作之前,應親自測量或查閱有關資料。寫好之後,還應該核對、檢查,做到沒有差錯。
舉例子,這是一種很有說服力的方法。“事實勝于雄辯”,遠比那些空洞的說教有力量,它能使内容具體、生動,增加知識含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作比較是将兩種類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在比較中鑒别,把被說明對象的特征顯示出來。
打比方是通過比喻的修辭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征的一種方法。通過描寫的方式将被說明對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現出來,給人以形象的感受,從而了解被說明對象的特征。
三、說明重點要突出
與記叙文相比,說明文的寫作隻是多了科學性、客觀性的特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被說明事物有完整的認識。比如說明小制作,就必須有某次小制作的經驗作為寫作積累,最好能夠重溫一遍制作過程,或是認真觀察别人制作的過程,否則就是無米之炊了,想要杜撰是很難的,也無法說得準确清楚。觀察時應有針對性,要帶着問題逐步觀察,随手作筆記和圖示。觀察時還要理清主次。這樣才能對所要說明的對象了如指掌。熟悉其特點後再詳略有緻地加以說明,就不會記成流水帳,讓人讀過後毫無印象了。
四、說明語言要準确
與文藝作品不同的是,說明語言目的不在于感人,而在于使人明白清楚。因此,說明語言的基本要求是準确。但這并不是講,說明語言就是呆闆機械的。也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在修辭上,可以比喻、拟人、排比、對偶等多種方法都加以運用,在語氣語調上可以使讀者富有親切感。如果說明的對象是現代高科技新成果,比如介紹電子郵箱的申請與使用、FLASH制作等,就要考慮,如何在準确的前提下寫出一種時尚來。總之,說明語言不是一張嚴肅的面孔,也可以是喜笑怒罵皆成文章。
解決了共性的問題,還得注意其個性的方面。即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其核心是怎麼操作。要把操作方法寫具體、寫準确、寫明白,難以駕馭的環節一定要進行強調和提醒。每一個數據都力求精确,每一個程序都力求科學,每一個要點都闡述準确,讓讀者能夠根據你的說明一步步地去嘗試,從而完成該小制作。此外,還要注意表達方式的選擇。一般應以說明為主,适當穿插記叙、描寫、議論,其目的隻是為了增強可讀性,不可過多生發,切不可等同于介紹自己的一次小制作的前後經曆,花很多筆墨去叙寫自己制作的動機、制作所遇的波折及制作成功後的喜悅和感悟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