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心血管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3.3億,而其中高血壓患者就占了2.45億,中醫以“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為指導原則,在髒腑辨證和八綱辨證基礎上,結合氣血津液辨證,提出治療高血壓要五髒同調、天人合一,從而實現人、病、理、法、方、藥六位一體,臨床療效顯著。
徐先生是我之前遇到的一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時間并不長,但他的高壓達到180低壓也有100,會間歇性發作頭暈等症狀,去了當地的醫院開了降壓藥,血壓是有下降,但是頭暈并無好轉,來面診時,血壓波動在150/90mmHg。
刻診:舌質紅,苔微黃偏膩。肝陽偏亢,風陽上擾。
藥物組成:天麻,鈎藤,沙苑子,白蒺藜,杜仲,桑寄生,川芎,川牛膝,炒栀子,炒白術,炒白芍,法半夏,炒陳皮,百合。
服藥一個月,有患者血壓已達到正常水平,症狀皆已緩解。
後長期門診随診,患者開始停服西藥,堅持服用中藥及潛陽育陰顆粒治療,血壓控制達标,症情平穩。
患者為中年男性,高血壓診斷明确,四診合參,中醫診斷為“眩暈”,病位在肝腎,證屬肝陽上亢,治以平肝息風、補益肝腎,方用天麻鈎藤飲化裁。五髒六腑生理功能雖各有專司,但五髒之間生理上密切相聯,病理上相互影響,通過五髒同調,來達到中醫藥全程防治高血壓的目的,從而實現機體陰平陽秘的狀态。
今天關于高血壓的問題就講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再評論下方留言,看到會一一給大家回複的。#中醫# #中藥# #高血壓# #高血壓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