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18:43:08

“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宋朝劉克莊《莺梭》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1

雖然二十四節氣詩,說明二月驚蟄之後,是倉更出現在春天的日子,但是這種對氣候十分敏感的鳥,是要在氣溫穩定之候,才會大規模的出動。而此時的氣溫通常會在農曆3月份穩定。

倉庚其實就是黃莺,又叫黃鹂。“兩隻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春天。”這種最先感受天氣回暖的鳥,給人帶來聽覺上的驚喜,因為他的叫聲婉轉清脆,常常給人帶來無限的清新感。

而陽春的3月,是立體的春天。你聽得最多的鳥聲就是黃莺帶來的。它們在明媚陽光的枝頭叽叽喳喳,習慣了它們聲音的人們,如果聽不到它們叫喚,春天再好也失了一半的風情。它們的聲音就是春天的聲音。至少每天我就是在這些黃莺的叫聲中起床的。有時候不快樂的心,也被它們的叫聲所感染:你們怎麼有那麼多開心的話要說?簡直從早說到晚。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2

Japanese white-eye in Tokyo

所以3月又叫莺月,或者莺花月。最有名的古語書,就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莺亂飛。”而且這16個字不可拆分,說的人聽的人往往一口氣地把它接下來,因為這中間少了任何一個字,都不是3月的美景。

黃莺的詩寫得最好的是宋朝的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你看了黃莺兒,在柳樹和喬木之間來回的穿梭。它們的叫聲就好像織布機的聲音一樣。這一種比方倒是十分的新奇。當然,現在我們已經聽不到織布機的聲音了。但是3月往往是古代婦女,開始織布的季節,野有桑,家有蠶,鴛機一響,手巧的女子,腳踏機杼,織出了彩雲一樣的绫羅綢緞。不過這種木頭機器的聲音好聽嗎?至少我是沒有聽過的。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3

莺停栖在布什上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我真的不得不佩服這樣刁鑽新穎的角度和比喻。一整個城市如花海,不說是春風,不說是人力,隻說着無處不在的黃莺鳥的飛動和叫喚,這三月洛陽的錦繡春色,仿佛竟是由黃莺織成的。

不想不知道,這一聯想仿佛還真的是有這麼一回事。因為3月的春天裡,黃鹂鳥聲伴着一重重花開,花開得越盛,黃莺越多,叫聲越密。仿佛這密密帶着喜氣的聲音,就是它們在織就春天啊!

不過從它的生物特性來講,黃莺主要吃昆蟲果實和種子,這也給花木的授粉和繁殖帶來了興旺。它們和燕子不一樣,燕子是和人類共生的鳥類,喜歡靠近人類的住所,靠采集空中的農田害蟲為生,而黃莺則更為嬌氣,主要是吸取花木的昆蟲,花和果,為此他們不斷地尋找可以栖息的樹木,不像燕子那樣将家穩定的安放在人家的屋檐下。

雖然每個人都喜歡黃莺,喜歡它們嬌小的樣子和清脆的啼聲,并以莺歌燕舞作為春天最繁榮的象征。但實際,黃莺比燕子更加辛苦,因為它不斷在四處奔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黃莺是一種非常辛苦的鳥類。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4

李商隐則充分觀察了這種鳥類的艱辛。

“巧啭豈非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風朝露夜陰晴裡,萬戶千門開閉時。“說這種鳥餐風宿露,到處尋找栖息的地方。“鳳城何處有花枝。”這是将黃莺的生物特性和詩人的漂泊境遇結合起來,給予了這種美麗溫柔的小鳥,以最深的同情。

當然其中最悲情的詩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那是暮春站在最高地方的黃莺,看見太陽落下,這個一向追慕太陽的鳥,在夜色來臨時,該怎麼度過氣溫低冷的夜晚呢?它的眼淚隻怕要把最高處的花都要打濕。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5

而黃莺則以其溫婉脆弱,常常在古文字或古詩詞裡用來形容女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朝的元稹寫了一本愛情傳奇,叫做《莺莺傳》。這個名叫崔莺莺的女孩,樣貌溫柔,是張生的表妹。在張生不斷的追求下,莺莺和張生成就了愛情。然而張生并沒有娶莺莺。後來這兩個人都各自有婚姻的現實中下,張生數次要求見到莺莺,卻被莺莺拒絕了。她寫下了一首别詩: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将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她非常淡然地拒絕了,勸張生自己從頭開始。

這是唐朝的詩人元稹,紀念自己的初戀和愛情,寫下的一本帶自傳性質的愛情小說。他之所以起名叫做莺莺,也是因為,他心中筆下的那個女子,有黃莺一樣的美麗,更有黃莺一樣看似脆弱敏感,實際非常堅韌的性格吧。

不是我的花枝,再好,我也不要。美麗和漂泊,如果是宿命,那就讓我堅持下去。

三月三燕子象征愛情的古詩(唐詩中的莺花三月)6

animal wildlife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