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着衆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彙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将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一起來認識銀魚。
湖中“小透明”
銀魚又稱銀條魚、面條魚。銀魚的身體細長,接近圓筒形,後段略扁,體長約12厘米。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銀魚是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魚,具有海洋至江河洄遊的習性。銀魚在我國山東至浙江沿海地區都有分布。太湖、西湖、馬湖是中國三大銀魚盛産湖。太湖銀魚源于海洋,于成湖過程中封閉于此。據《太湖備考》載,吳越地區在春秋時期即盛産銀魚,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
銀魚有什麼習性?
銀魚體内并沒有胃來消化食物,隻有像管子一樣的腸來貯存攝入體内的食物。這種特殊的生理結構,決定了銀魚的食譜有很大局限性。銀魚幼魚一般以浮遊生物或者其代謝物為食,當銀魚的體型長至一定程度時,可以攝入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
銀魚的繁殖能力十分驚人,發育成熟的銀魚都會在入冬前後大量進行繁殖,并且持續的時間較長,一般持續三四個月。每次繁殖期,銀魚一般排産2次卵,每次約1000顆,銀魚排産卵結束後,會在短時間内死亡。
過度捕撈,正危害銀魚的家園
銀魚肉質細膩,鮮嫩潔白,無骨刺,無腥味,富含鈣質、且高蛋白、低脂肪,廣受人們的歡迎,因此,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銀魚的大規模捕撈。現今,我國天然銀魚資源衰退十分嚴重。原因十分複雜,包括了過度捕撈、産卵場被破壞、水體污染等等。銀魚的種群的衰退,提醒我們要把保護生态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實施退田環湖,恢複江河湖的溝通關系,逆轉生境破碎化的局面。
采寫:金亦炜
美編:鄭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 劉霞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