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16 17:15:58

【按】

《誡子書》入選部編版語文七年級教材上冊,但從教材到教參,各種解讀粗糙混亂。有感于此,一方面搜集大量資料,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又潛心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最終寫定此文解讀《誡子書》。文章較長,不能耐心讀下去的,可以從圖片“敲黑闆,劃重點”之後讀起。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誡子書中的這個詞部編語文教材該注沒注)1

諸葛亮的《誡子書》是千古名篇,文不長,錄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這篇文章選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但是,教材在注釋以及相應的課後練習設計上卻顯得比較粗糙,流于文章表面,沒有深入進去,尤其是沒有抓住文章的基本行文邏輯。《教師教學用書》(教參)中所給的相關資料解說,本身也存在諸多前後矛盾之處。個人在備課過程中,發現了這些問題,覺得有必要徹底梳理厘清一下。

先從一個字的注釋問題說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中的“靜”做了課下注釋,但與之對應的“儉”則未做任何注釋,也許教材編寫者覺得這個字不值得一注。但是,課後練習卻要求談對“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的理解。

查閱教參中所給的參考譯文以及相關解說,把這個“儉”解釋為了“節儉、儉樸”,并特别說明“儉以養德”強調物質生活的低要求對個人品德修煉的關鍵性作用。

這個關于“儉”的解釋,明顯是望文生義,用“儉”的常用義來解釋“儉以養德”中的“儉”,這樣的解釋實在是太狹隘了。

單以“儉以養德”這個短語最簡單的語境來推測,雖然節儉或者說儉樸确實對個人品德修煉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是如果反過來推理,是不是提高個人修養品德隻關注物質生活的低要求就可以,而完全不必關注精神生活方面呢?顯然不是。

《說文》中關于“儉”是這麼解說的。

“儉,約也,從人,佥聲。”

從這個解釋不難看出,“儉”的本義是行為上約束節制自己。然後又由行為上能約束自己,進一步引申為物質生活的節儉或儉樸。

“儉”在經典中解釋為“約”這個意思其實比較常見,比如:

君子以儉德避難。——《易·否象傳》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

恭儉下人。——司馬遷《報任安書》

當“儉”和“奢”或“侈”等連用,或者明确是與财物相關時,才常常解釋為“節儉、儉樸”,比如:

儉于财用,節于衣食。——《韓非子·難二》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其實,關于“儉以養德”如何理解,在早前的馬鐵丁的一篇同名雜文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事,而且牽涉到思想品質。

……

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物質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們在工作,勞動,學習上的精力;還可以養成人們拖拉懶散的作風。此其一。

其二,如果你是國家幹部或者先進的勞動者,還得考慮到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周圍的人發生影響。”

雖然這篇文章帶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色,但是,不得不說,對“儉以養德中的“儉”的理解是準确而恰當的:“節儉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事,而且牽扯到思想品質。”

回到《誡子書》這一篇,從具體的語境來看,如果僅僅把“儉”理解為“節儉、儉樸”也是過于狹隘的。“君子之行”的“行”,絕不僅僅隻有物質的“節儉、儉樸”就可以涵蓋。而且文章中有與“儉”正向對應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反向對應的“淫慢(放縱懈怠)”等,如果把“儉”僅僅理解為物質上的節儉,顯然與“淡泊”和“淫慢”等詞的對應關系被破壞了。

綜上,“儉”應該解釋為“約”,即從物質和思想方面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不适于狹隘地解釋為物質方面的“節儉、儉樸。”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誡子書中的這個詞部編語文教材該注沒注)2

由這個“儉”的解釋,又牽扯出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在讀古文時,經常會因為現代文常用義的幹擾而導緻望文生義,如果不能潛心鑽研,虛心涵泳,就會在理解上就流于表面,失于粗疏。

《誡子書》這一篇在這個問題上尤其明顯,試分析之。

在部編語文教材的課後“思考探究”中,編者提出的問題是:“畫出文中提到的‘志’的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

教參中關于這個問題所給的設計意圖說明以及參考答案如下。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誡子書中的這個詞部編語文教材該注沒注)3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參考答案:

文中關于“志”的語句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和“非志無以成學”。文章中很重視“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薄,甯靜以“明志”也就是時時将“志”放在眼前,不斷磨砺;一方面強調“無志”不足以“成學”,意為沒有了志向,則學無目标,必然學習龐雜,不能專一。

既然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就不能流于表面,但這個參考答案所言,則很難讓人認為是深入的。這裡的“志”被解釋為“志向”,“學”被解釋為“學習”,但“志”是什麼志,“學”到底要學什麼,都沒有徹底清楚地說明白。

再關注教參的其他解說部分,有說 “作者開篇即明确提出修身養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養德的具體途徑“,也有說“一開頭,作者就提出‘靜以修身’這一觀點。”還有解答“諸葛亮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麼關系”,等等。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誡子書中的這個詞部編語文教材該注沒注)4

從教參中所給的相關資料不難看出,編寫者對《誡子書》的解讀本身就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态。而之所以處于這樣一個混沌狀态,主要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把握《誡子書》中諸葛亮到底對兒子“誡”的是什麼。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還是“淡泊明志,甯靜緻遠”,亦或是“成才或惜時”?

為此,我查閱了幾十篇關于對《誡子書》解說分析或鑒賞的文章,發現教參隻是對這些相關文章的堆砌,而沒有相應的整合。而以這些解讀來看,基本上諸葛亮的《誡子書》是“有句無篇”,似乎每一句話都成為至理名言,但是這些至理名言放在一起,卻又在思路上是混亂的,跳躍的。那顯然與《誡子書》千古名篇這樣的地位不相吻合。

在搜集整理閱讀資料的過程中,我逐漸形成了自己對《誡子書》的明确認知。最終意識到,原來之所以會對《誡子書》在理解上産生這麼多混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常常以現在的某個字詞的常用義來解讀古文,滿足于停留于字面意思,而不能深入文章内部,結合文化背景、時代背景等來解讀文章。

下面,我就嘗試着逐句對《誡子書》做一些思路上的梳理,諸君可以看看這樣的解釋是否合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解讀】

一開篇,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觀點,也可以說是給孩子非常明确的告誡,那就是要成為君子,而要成為君子就要修身養德,要修身養德,有兩個法門,一個是“靜”,也就是“靜心”,是從内在而言,一個是“儉”,也就是“儉行”,是從外在而言。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互文關系,分開理解是“靜心以修身,儉行以養德”,整合起來理解就是“靜心與儉行是修身養德的不二法門”。《誡子書》全文都是圍繞着這句話展開論述的。

【原文】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解讀】

通常的解釋将“明志”解釋為“明确志向”,“緻遠”解釋為“達到遠大目标”。但是,不對“明”何“志”,“緻”何“遠”做出解釋。

其實,這兩句話緊承文章第一句而來。所謂“淡泊”對應的是“儉”,“甯靜”對應的是“靜”,或者更準确說“淡泊”、“甯靜”就是前面所說的“靜心”“儉行”。而“明志”則是要明”修身養德”之志,“緻遠”則是要緻“修身養德”之遠。整句來看,也就是用雙重否定的方式,再次強調了 “靜”與“儉”是修身養德的根本途徑。

【原文】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解讀】

這句最容易被從字面上理解為是在泛泛而談“學”與“才”的關系,或者“學”與“志”的關系。這樣的理解很容易造成與前文的邏輯斷裂,覺得忽然就從談“靜”與“儉”和“修身養德”的關系,或者是談“淡泊”“甯靜”與“明志”“緻遠”的關系跳到這裡來了。感覺兩者從邏輯上是斷裂的,至少搭接得沒那麼緊密。

實際上并不如此,而要深入理解“學”“志”到底是“學什麼”,“志什麼”。不能泛泛地談“志”就是“志向”,學就是“學習”。這依然是犯了用現代漢語的常用義去解讀文言的錯誤。

如果通讀《論語》,就會非常清晰地認識到,從“學而時習之”開始,幾乎所有的“學”都是不是指向我們現在通常意義理解上的學習,尤其不是單純指向學習知識,而更多是指學習做人的問題,或者再進一步說,就是修身養德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思想的一個忠實踐行者,當然非常清楚這一點。由此,就可以很清楚地解讀這句話,那就是“學習修身養德需要‘靜’,才能、才幹(學做事)需要建立在學修身養德(學做人)的基礎上,如果不是将學做人這件事做好了,那麼所謂的增長才幹隻不過是沙上建塔而已,如果“志”不在“靜”與“儉”上,則不可能在學修身養德(學做人)這件事上做得好。

從行文上來看,因為前面有“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所以後面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也是從“靜、學、才”這三方的關系來說的。有不同版本就是“非靜無以成學”。

這裡雖然隻說“靜”,而不說“儉”,我以為是行文的需要,實際依然包含了“靜”與“儉”兩個方面的意思。唯有将“學”理解為學“修身養德”,“志”理解為志于“靜儉”,最終也要“志”于“修身養德”,然後才能将這句話與前面的語句從邏輯上徹底疏通。

【原文】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解讀】

這裡的“淫慢”(放縱懈怠)是針對“儉”的反面而言,“險躁”是從“靜”的反面而言,是一個典型的正反對比論證。解讀這個語句的另外一個關鍵是“勵精”和“治性”。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隻是簡單解讀為“振奮精神”和“修養性情”,而應該進一步追問“勵精”要“勵”的是什麼,“治性”要“治”的是什麼,如果這兩個詞缺乏了明确的賓語,就導緻問題指向不明,或者過于泛泛。

個人以為,這裡的“勵精”要“勵”的是“修身養德”之“精”,“治性”要“治”的是“修身養德”之“性”,因為修身養德對于一個人而言,不是一時一地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要不斷磨砺自己,永無止境。

這樣将“勵精”和“治性”明确之後,就可以清楚地領會到這句話正是從反面在談為什麼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原文】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解讀】

這句話非常容易從字面的理解上落入諸葛亮對兒子強調要“惜時”上,但實際上并不如此。其中的“意與日去”之“意”也不簡單是“意”,所謂“意”是“心之所之”,再進一步明确,就是“修身養德”,而“接世”雖然可以理解為“用世”,但進一步追問,如何能“用世”呢,又回到“修身養德”的問題上來了。

所以,這一段落腳點實際上是諸葛亮進一步強調,如果不能夠早早将“修身養德”作為根本,由此不斷磨砺自己,那麼,随着時間的流逝,非但不能“用世”,而且一切都來不及。

【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諸葛亮的《誡子書》中對兒子的“誡”其實就是圍繞着一個問題來談,那就是希望孩子有“君子之行”,而具備“君子之行”就是要“修身養德”,“修身養德”有兩個法門,一個是“靜”,一個是“儉”。全文正是圍繞着文章開頭這句話展開的。

誡子書中有哪些通假字(誡子書中的這個詞部編語文教材該注沒注)5

我這樣解讀的根據在哪裡呢?

根據一:寫作背景

諸葛亮的《誡子書》寫于蜀漢建興十二年(234)。這一年2 月諸葛亮第五次率師北伐,8 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歲。寫《誡子書》之前,他在征伐武功縣時給兄長諸葛瑾《與兄瑾言子瞻書》中可以看出些端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這是關鍵,諸葛亮不是擔心8歲的兒子學習問題,也不是擔心他的才幹問題,因為其“聰慧可愛”,擔心的是“早成”的問題,而“早成”意味着根基不穩,根基在什麼地方,根基就是“修身立德”,這是最為核心最為根本的問題,惟其如此,才能成為“重器”。

根據二:寫作技法

《誡子書》是一篇論說文章,而不是散文。所以觀點需要清晰鮮明,邏輯需要極其嚴謹。而文章正是圍繞着以“夫”為開頭的“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展開論述的。有從正面論述,有從反面論述,正反結合,使得說理清晰嚴謹。不可能呈現出跳躍式的寫作思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這個也說說,那個也說說。

與《誡子書》相類的《誡外甥書》,文章一開頭也是:“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滞。”後文也正是圍繞着“志當存高遠”這個基本觀點展開論述的。

諸葛亮50多歲了,且感覺命不久矣,對八歲的幼子能叮囑什麼呢?或許想說的有很多,但最終思來想去,歸結為一點,那就告誡孩子要成為“君子”,成為君子就是要“修身養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既明确了目标,又明确了實現目标的手段。

今人對《誡子書》的解說歧見紛出,為什麼?一方面固然有因為用現在詞語的常用義套用理解古文的原因,但或許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都被成功、成才這些所謂的目标蒙蔽了雙眼,而把修身立德這個根基抛在一旁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