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推進公司精益管理工作,加強精益管理知識及方法和工具的學習,我們收集、整理了 “精益管理概述、七大浪費” 學習材料,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精益管理概述
1、精益管理就是用盡可能少資源,包括時間、空間、人員、材料和設備,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核心就是消滅一切無效的耗費。
2、精益管理的思想可概括為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精益管理是精益生産理論的擴展,是精益思想在企業各層面的深入應用,精益管理是以精益思想為指導、以持續追求浪費最小、價值最大的生産方式和工作方式為目标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的“精”就是指少投入、少消耗資源、少花時間,尤其是要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耗費;“益”就是指多産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升級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
3、精益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産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通過推行精益管理,我們可以實現以下生産目标:産品質量損失降低30%以上;訂單交貨期縮短三分之一以上;在制品數量及其占用資金降低50%以上;設備故障停機率比目前減少30%以上;生産耗用工時比目前降低10%-30%;人員減少30%以上。
二、七 大 浪 費
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費、創造價值。企業生産或服務現場存在七大浪費:
1、等待的浪費
1.1、等待的浪費是指連續作業或操作被中斷,人員和設備等待下一個指令。比如:因生産線工序時間不平衡造成員工的等待。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有:等待原材料,發生質量問題,機器故障,生産計劃安排不當等。
1.2、等待的浪費在非制造領域指各步驟銜接造成的延誤而導緻的人或資産的閑置,比如:審批流程,員工間/部門間的交接,周一至周五工作制,開會遲到,排隊等待等。消除等待浪費的方法包括:去除不必要的審批流程,合并工作步驟,調配資源以解決瓶頸,靈活安排人員。
2、搬運的浪費
2.1、搬運的浪費是指不必要的材料或物品運輸、信息傳送,生産過程中任何對物料的移動。比如:用叉車将原材料從倉庫搬運到生産線,把不需要的物資返還庫房,重複搬運物品,找人簽字等。造成此類浪費的原因有:生産計劃不均衡,産品切換時間長,工作場地缺乏有效組織,現場布局不合理等。
2.2、消除搬運浪費的方法包括:在使用地點存放所需物品,隻從庫房領取所需用量的相關物品,直接将物品交給使用者(避免存放),重新布置格局,使各工作點距離縮小等。
3、缺陷的浪費
缺陷的浪費是指在制造過程中對不良品進行質量檢查、返工等補救措施所造成材料、設備和人員的消耗。比如:設備質量檢測發現的不合格品。缺陷的浪費在非制造領域中也指無法滿足顧客的指定要求,比如:顧客投訴,數據輸入錯誤,過時信息,不可靠的設備等。
4、動作的浪費
動作的浪費是指對産品不産生價值的任何人員動作,比如:過大幅度的手臂動作、尋找工具、步行拿取零件、高頻次的彎腰或轉身等,也包括檢索信息、員工離開崗位以取得信息、把信息重複輸入不同的系統等。消除動作浪費的方法包括:6S,電子溝通方式,桌面快捷方式,重新布局,工程人員随身攜帶工具等。
5、過度加工的浪費
過度加工是指在制造過程中超出顧客要求的多餘加工,在非制造領域也指增加的價值高于顧客願意支付的範圍,在産品或服務上花太多的時間做一些顧客認為沒有價值的事情,比如:額外的信息,不需要的細節,過度包裝,過多選擇,多餘的書面報告,多次清潔,“跟進”以及重複确認。
消除過度加工的方法:移除顧客不需要的選項,去除不必要的檢查,減少包裝。
6、庫存的浪費
任何超出顧客需求的供應都是庫存的浪費。庫存的浪費被稱為“萬惡之源”,它不僅占用資金,而且還需要額外的人力、場地和時間來管理,甚至造成批量的質量報廢。庫存浪費的具體表現:過多的原材料,正在流轉中的物品或信息,未讀郵件。可以通過增加采購次數、減少采購批量來減少庫存的浪費,也可以通過6S執行把不需要的物品從工作區域移走,還可以在設計階段提升零件的共用性從而減少零件的庫存等。
7、過量生産的浪費
過量生産是指實際生産快于或多于顧客的需求。比如:為應付預測的銷售旺季而提前生産。過量生産通常是批量生産造成的,比如:沒有根據顧客訂單來合理安排生産,報表複印太多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