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5 16:20:54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這幾個迹象的出現)1

作家劉亮程說過,年月是我們的路,我們害怕自己在時間中迷失,所以創造了紀元、年、月、日。這些人為的标記,也為我們留下了清晰的走向和蹤迹。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必然要經曆歲月的磨洗和時光的沖刷。在日複一日的磨洗中老去,在時光的沖刷當中看清楚了人生的痕迹。

人生的走向,不過是從娘胎而來,然後到墳墓中去罷了。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最終的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所謂的人生過程,說到底,不過是一場“歸途”罷了。由于不認識路的方向,所以我們要花大半輩子的時間去尋尋覓覓、

等我們找到了答案,或許我們也逐漸老去了。就像奔五的70後,在多年的奔波忙碌當中,也告别了青春,慢慢地向中晚年靠近。

想起這麼一句話,我們不曾饒過歲月,歲月也不曾饒過我們。隻是在歲月面前,我們顯得有些無能為力罷了。

這幾個迹象的出現,說明70後的餘生,再無青春,隻剩歸途了。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這幾個迹象的出現)2

一、跟父母逐漸告别。

所謂“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父母還在的時候,哪怕一家人在一起吃粥,過點貧寒的小日子,那也是特别幸福的。一旦父母走了,哪怕吃山珍海味,也絲毫感覺不到快樂了。

二十來歲的時候,我們希望遠離父母,自己外出打拼,不想被束縛在父母的身邊。等到了三十來歲,我們突然會反思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過了四五十歲,我們的孩子逐漸長大了,自己也能體諒到父母的不易了。那一刻,我們才徹底明白什麼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隻是,每一代人都明白得太晚,所以才失去了最為溫馨的相處時光,讓人生留有遺憾。

我們跟父母的距離,隻會越來越遠,到最後再也看不到父母的背影了。父母離開了,那下一代要離開的人,也輪到我們了。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這幾個迹象的出現)3

二、做事有心無力。

每個人都不服老,也不服輸,都認為自己還能像年輕時候那般精力充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對于生活有着特别多的選擇權。

奔五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不服老的我們,也逐漸變得服老了。不服輸的我們,也心甘情願承認自己的平凡了。

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變化呢?因為在很多事兒面前,我們也逐漸變得“有心無力”了。

想要追求心中的理想,我們逐漸有心無力。首先是家庭的壓力很大,日子過得比較緊張,其次是自己的精力不太夠了,身體也不怎麼好。

想要跟年輕人比拼一番,我們也有心無力了。望着依舊精力充沛的他們,再想想逐漸衰老的自己,不禁産生了“歲月不待人”的悲歎。

從“有心無力”這四個字,出現在生命中的那一刻開始,就證明我們的往後餘生,隻剩下“歸途”了。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這幾個迹象的出現)4

三、逐漸回歸到平淡當中。

周國平先生說過: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第一次成長,是在二十來歲剛出社會的那幾年;第二次成長,是在三十多歲成家立業之後;第三次成長,是在“知天命”的那兩年。

如今的70後,有好些人奔五了,明白何謂“知天命”了。在一番看透後,他們會接受平凡的生活,回歸到平淡的日子當中。

以往的熱情似火,變成了當下的平淡如水。從境界上說,是心境成熟了,人也成長了。而從時光的角度來說,是人上了年紀了,也看透了。

沒有吃過生活的苦,就不會明白平淡的福;沒有經曆過人生的不易,就不會讓自己回歸到平凡的天地當中。

隻能說,所有的平凡,所有的成熟,都是經曆歲月的必然結果,也是“歸途”的最好體現。

為什麼大家會說70後的晚年危機(這幾個迹象的出現)5

四、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人老了,不可避免地要經曆“孤獨”。孤獨,被年輕人所厭惡,而被中老年人所接受。在後者看來,享受孤獨,是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成熟。

享受孤獨這件事,直白一點來說,是自己活得薄情了。而從側面來說,是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逐漸跟以往的人“告别”。

告别了所謂的老同學,告别了以往的好兄弟/好閨蜜,告别了跟自己有過交集的過客。終究有一天,我們也要跟自己告别。

每年都去的同學聚會,每年的人數都不一樣,并不是越來越多人,而是越來越少人。那些減少的人,要麼回到老家了,要麼離開紅塵了。

“離開紅塵”這四個字,以往很少接觸。這些年,那是接觸得越來越多了。

你我,皆是紅塵中的過客。既然是過客,那就會有離開的那一天。歸途,也是無法改變的必然。一切,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ugc和egc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