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有一項舉世聞名的古代軍事建築物——長城,但許多人對長城的曆史并不了解,還以為長城是秦始皇最先修建,認為長城的作用就是單純的為了防止遊牧民族南侵。
有鑒于此,我認為有必要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長城的起源和發展史,順便揭秘古人是如何修建長城的!
修長城
長城的起源首先,長城的防備目标并不隻有草原遊牧民族一個敵人,其包括但不限于草原遊牧部落、東北漁獵部落和高句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那樣擁有複雜混合經濟模式的強國。
為了達到完全防備所有北方敵人的目的,長城的規模非常浩大,古人們沿着國家的北部邊境,修築了一條東西走向,綿延上萬華裡的防禦工程,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将長城叫做萬裡長城的由來。
長城
其次,雖然人們想到長城的修築者時,總是會首先想到秦始皇,認為秦始皇是修築長城的第一人,但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中國古人早在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修築長城了!
在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為了防禦敵國或是匈奴、東胡等草原民族的入侵,在邊境地帶和新占領區廣泛修築抵抗侵略和預報敵情的要塞、烽火台和哨所,之後,古人又用城牆将各個防禦設施連接起來,形成了後世長城的雛形,而這一時期的“長城”有很多,比如趙國修築的趙長城、燕國修建的燕長城和齊國修建的齊長城等,在《史記·匈奴列傳》上,就有文字記載燕國和趙國修築長城的信息:
“燕(燕國)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築長城,(趙國)自代并陰山下,至高阙為塞。”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長城分布圖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主要精力放在了鞏固政權上面,隻是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并讓北伐的将士們修繕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長城”作為防禦工事。
之後,當國家穩定之後,出于保護和擴張北方領土的需求,秦始皇又下令以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修建的長城為基礎,征發數十萬民夫在沒有防禦工事的地方修建新長城,并将之前的“舊長城”都連接起來,讓其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形成一個統一的防禦體系——秦長城。
秦長城示意圖
但秦朝時,古人修築的長城(秦長城)跟大家印象裡的長城模樣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首先在形制上,秦長城比後世的明長城稍矮,一般秦長城的高度在4米左右,其基寬4米,頂寬卻隻有2米左右。并且,秦代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古人們受科技水平限制,在修築長城時并沒有大量采用磚石牆結構,而是因地制宜的運用了大量夯土版築工藝。
這裡小編多說一句:雖然戰國時,古人早已經發明了磚,但是此時的磚還不是建房材料,一般用于修建墓室和墓道。
夯土版築長城
所謂的夯土版築是指我國古代修建牆體時常的一種技術,也叫夯築或夯土技術,其具有很悠久的曆史,在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
夯土版築工藝示意圖
使用該種技術築牆時需要先在土地上挖溝,埋入基石,然後圍繞着基石用木闆搭建成一個四方形的“木盒”,并在木盒周圍打上腳手架、立柱和繩索拴牢固定,之後挖掘黃土,添入水進行“和泥”,然後分多次将黃泥填入木盒中,而每當填入一層黃土後,工人就要用杵搗堅實,然後鋪上一層蘆葦,這樣直到木盒全部被泥土填滿,将木盒拆下後就形成了一道夯土牆。
秦長城截面,能清晰看到兩層夯土之間用蘆葦等材料隔開,這樣既能增加穩定性,也能增加排水性
事實上,許多段長城都是簡單的夯土牆,并沒有包磚,隻不過在修築長城時,工匠們向夯土内填入了大量木制插竿和蘆葦等植物提高夯土牆的結構強度、穩定性和排水性,同時為了防止植物在長城上生長,破壞牆體的堅固,用于修築長城的一些泥土有時會被“炒熟”,除此之外,工匠們還特意在長城外側挖掘泥土,并将取土後的溝渠和坑洞拓寬成壕溝。
秦長城的剖解圖
夯土版築法是一種高效、快捷的建築方法,在當時一支80人的建築隊隻需要用7天就能搭建出1公裡長的夯土城牆,使用該種方法制作出來的城牆雖然不如磚石牆那麼堅固,但是卻也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并修補起來很方便,其所需要的建築材料不過是最平常不過的泥土和一些植物罷了。
夯土
而黃土本身則具有一種特殊的屬性,其蘊含碳酸鈣(來自蝸牛殼),其接觸到水後,黃土就會産生化學反應自我凝結,這能讓黃土搭建的長城在風雨中矗立數千年!
骟馬城要塞遺址,距今兩千多年
除了用夯土制作長城外,秦朝的工匠們也會用石片交錯疊壓壘砌技術制作長城,他們會先在修建地附近尋找石山,然後開采切割出厚重的石片和石塊,并将石片上的不平之處磨平,之後将石片拉到建築工地交錯疊壓壘砌。
石片交錯疊壓壘砌技術制作的秦長城
雖然在這整個修築過程中,秦朝工匠們有時并不使用粘合劑(石灰、泥)連接石片,完全是幹砌,但這種由石片壘築而成的長城比夯土長城更堅固,也更耐風雨的侵蝕,曆經兩千多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沖刷都能保證不塌。
石片交錯疊壓壘砌技術制作的長城
當然長城之所以堅固,和其形狀也有很大關系,春秋戰國時代以及随後朝代修築的長城為了增加穩定性一般都是下大上小,橫截面成梯形,并且長城的高度也不是完全統一的,比如在山崗陡峭之地修築的長城就比較矮,而平坦地區的長城則修築的比較高;戰略位置緊要的地方修築的長城比較高,位置重要性稍弱的地方修築的長城就比較矮,這能很好的降低工程難度和花費。
要塞遺址
長城的發展秦末漢初,匈奴等草原遊牧部落趁中原戰亂,悍然帶兵越過了秦長城防線,占領了許多長城内的土地,緻使漢朝在擊敗匈奴前,隻能重新以戰國時代的秦長城、趙長城和燕長城為新防線,但這些“舊長城”早已年久失修,于是漢代工匠們新修築了一部分長城,另外修補了這些舊長城才使其變得堪用起來。
秦長城遺址
此後強大起來的漢朝,多次派兵越過“舊長城”防線進攻草原上的匈奴人,不斷壓縮匈奴人的生存空間,慢慢的将國境推移到塞外,将匈奴趕回漠北,這時漢朝人重新修築了秦末時被匈奴等草原民族破壞掉的一些秦長城,并為了滿足新的軍事需求還新修一些漢長城,将長城防線延至河西走廊,另外還增加了烽火台、哨所和要塞的數量,強化了長城的軍事防禦能力,《漢書·匈奴傳》對漢武帝時代的長城修築工作就有這樣一段記述:
“建塞徼、起亭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
舊長城烽火台遺址
自此之後,漢朝才逐漸放棄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修建的“舊長城”,但這些舊長城仍具有一部分防禦能力。并且,漢代工匠在修築長城時延續使用了石片交錯疊壓壘砌技術和夯土版築工藝,其中夯土版築的技術已經充分成熟,但工匠們在修建長城時還大量使用土坯砌牆法。
漢長城遺址
這裡所謂的土坯砌牆法是指中國古人發明的另一種建築方法,土坯砌牆法制作出的牆體雖然不及夯土版築堅固,但這種建築方法制作的長城也具有很強的防護能力,同時也更快捷、方便!該方法築牆的方式和用磚石壘牆很像,隻不過磚石牆使用的建築材料是在磚窯裡燒灼堅硬的磚石,而土坯砌牆法使用的修築材料卻是未經過燒灼的磚坯。
制作土坯
ps:漢代時,人們将與磚形狀相似的土坯稱為墼(jì),後來在東漢時古人又将磚稱為“墼”,許多出土的漢磚上都有“墼”字,大家不要搞混了。
未經過燒灼的磚坯
漢代之後,磚石結構的長城數量越來愈多,相關的制作工藝和生産也在不斷完善升級,此時的磚早已經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了,比如北齊時期(550年年~577年),當時的工匠們就用石灰作為粘合劑,用磚石修築出了許多段長城防衛草原民族。
漢代時修建的要塞遺址
但除了明朝以外,秦漢之後少有朝代對長城大規模修築、更改,而明長城堪稱是中國古代長城的集大成之作,步道的寬度足夠讓兩輛辎重馬車并駕行駛。
明長城示意圖
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建築的集大成之作——明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畔的遼甯虎山,西至居庸關,另外還在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之間修建了一段長城。明代修建長城的工匠們在山西省黃河以西的地區,主要使用夯土版築修築長城,而在山西黃河以東地區則大幅使用磚石作為修築長城的材料,制作出了大量磚砌長城。
修築明長城的景象
為了供應修建長城所需的數十億噸磚石,明代匠人們在長城附近修建了大量的磚窯、瓦窯,另外開掘了大量黏土礦,如今還能在長城附近找到這些遺址。
在修築長城時,明代工匠們常常會以堅固穩定的花崗岩塊作為地基,然後用磚石和糯米砂漿搭建出兩面基礎寬度約6.5米,高約7米,并互相平行的牆體(外檐牆和内檐牆),之後往牆體中間填入岩石和泥土等材料,以形成一個穩固的核心,然後再往填充物之上鋪砌磚塊作為頂面(步道),如此一段長城就制作完成了。
明代工匠在修築長城
這種磚砌長城非常堅固,這是因為其所用的建築材料非常優秀的緣故,比如用于砌壘長城的砂漿就是由不同粘性材料共同組成的,其固體材料有沙子、碎石粒和煤渣等,另外還要加入大量糯米水調和。
這裡小編要說一下工匠如何制作糯米砂漿:首先要燒開一鍋水,然後往鍋内加入大量糯米,當糯米“融化”成粥狀,釋放出大量的澱粉(提高砂漿強度的關鍵)時,向其倒入一定量的沙子、碎石粒和煤渣等固體材料調和,這樣一份糯米砂漿就完成了。
糯米
由糯米水調制的砂漿具有極高的強度,并且據說工匠們有時為了提高強度和縮短工期,還會往砂漿内加入一些酸性溶液,以提高砂漿強度,加快化學反應,這樣最終制作出的糯米砂漿甚至比磚石還要耐腐蝕和風化,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長城表面呈凹凸不平狀和砂漿外漏的原因。
牆磚上的刻字
在對制磚材料的選擇上,明代工匠們大量使用黏土,會先将其加水調和,然後放入磚模中定型,接着取出尺寸大小一樣的磚坯陰幹幾天,最後再入窯燒制,讓黏土粒子在烈焰中燒融變硬,使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磚石非常堅硬,是修築長城的上好材料。
修建中的明長城
而為了保證磚石的質量,明代官員甚至在修築一些重要地區的長城時采用物勒工名之法,也就是要求制磚工匠在自己制作的磚石上标注自己的姓名、地區或是工組、籍貫等信息,這樣當磚石出了問題,審查人員直接就能找到負責人問責,這對提高磚石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明代磚窯結構圖
為了尋找燒制磚塊的燃料和拓寬視野,工匠們還将長城以北約3.6公裡内的樹木全部砍掉,這讓敵軍無法藏身在樹林中偷偷接近長城。
明長城修築的非常科學,工匠在主幹長城上,還修建了許多條支線長城,讓一些牆體向北延伸很遠,這樣既能增加視野,也能增加防衛能力,當敵軍進攻時,支線和主幹之間會形成夾角,可以交叉攻擊敵人,增加火力的密度。
支線長城
明長城的牆體一般高4~7米,寬約5~6米,其上方是保護守軍的高聳垛牆和預留用來射擊入侵敵軍的射洞。另外,長城上還有許許多多突出牆外的樓橹(又稱敵台),在某些長城上,甚至每間隔約150米就有一座樓橹,這種樓橹是空心雙層結構,作用很大,不但可以與城牆形成交叉火力,同時也是長城守軍的居所。
樓橹和城牆形成交叉火力
通常,樓橹高約11米,分為上下兩層,其頂層設置有窗戶、牆垛和射洞,能讓士兵在裡面安全的持續瞭望遠方,另外還設置有武器倉庫,用于儲存武器、食物、燃料等。而在樓橹的底層空室中則設置有幾座石床,能容納30名士兵住宿,還能燒火做飯、取暖。
明代樓橹遺址
而除了樓橹外,長城上還存在着一種防禦工事,其名叫牆台,這種防禦措施一般與城牆等高,修築在城牆上的轉角處或是險要處,常常倚牆而築或是凸出牆外。在牆台的上面不但有牆垛和射洞,還有可供守軍戰鬥和遮風避雨的鋪房,讓守軍能更好的巡邏放哨。
明代樓橹遺址
因此,與之前其他朝代修築的長城相比,明長城最為科學、完善,尤其是經過戚繼光等明代軍事家的改造後更是如此。
明長城要塞
長城的“沒落”而随着明帝國的滅亡,長城也沒落了,因為新建立的清朝徹底征服并統治了蒙古高原,直接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危害中原王朝數千年之久的頑疾!來自北方草原上的軍事壓力“徹底”消失,所以長城也就不再被需要了。
但即使如此,長城也還是軍事工程史上的一項偉大的成就,是有史以來動用最多勞動力、耗費最多材料和時間的建築物,展現出了中國古代的強大實力,而事實證明,起碼在冷兵器時代,長城的防禦體系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讓中原王朝得以長時間壓制入侵的北方諸民族,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長城
(謝謝大家的觀看,本文到此結束,求關注、收藏、點贊、轉發)
參考文獻: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