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歡迎轉發)
閑話我們家鄉方言中“扔、扔掉”的幾種不同說法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老家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叫做“猴叽(子)撿塊姜,喫(吃)不想,撂(扔)不是”。其意思有點像人之于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句俗語,其實把猴子得到一姜塊時的神态,描摹的栩栩如生。放嘴裡輕咬一口,便抓耳撓腮,“吃不得啊!”,想想,扔了吧。“這白白嫩嫩的,多可惜!”于是,又是一陣抓耳撓腮.....
這姜,撂?還是不撂?
這,對猴子來說的确是一件犯難的事情。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在我們老家方言中,人們一般把“扔”稱之為“撂”。
【撂】liāo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0回:“(彩雲)到得家裡…把衣服脫下一撂。”撂,即放下;丢;扔;扔掉。(撂,又讀“liào”)。注:撂,在清代漢語已常見。今還見于江西萍鄉、泰和、吉水、安義、永修、修水、袁州、樂安及湖南洞口、醴陵,安徽宿松等地的贛方言中;亦見于湘方言、客家方言中。為贛方言特征詞。
例句:搦箇忽廢紙撂喀了朅----把這點廢紙扔掉。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而且,在我們老家方言中,與“撂”相關的方言詞彙還有以下一些:
1、【撂至水底冇響聲】liāo dē fǐ dæ(三聲)māo sǎng sàn 原義為,東西扔到水裡面沒有一點反應。形容白忙活了,或白花了錢。
例句:箇多錢湊撂至水底冇響聲----這麼多錢都白花了。
2、【撂喀】liāo kad 扔;扔掉;丢下。注:撂喀,還見于江西萍鄉等地的贛方言中。(又“撂落”)。
例句:冇了用,撂喀----沒了用,扔掉。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3、【撂喀麻糍撿糠餅】liāo kad má cú jiàn kàng bān 比喻因小失大。或做事沒有劃算。(又“撂落麻糍來搶糠餅”)。
例句:工作呒要來頭條賺錢,俉箇是撂喀麻糍撿糠餅----丢掉工作到今日頭條裡面來賺錢,你這真是因小失大,沒有劃算。
4、【撂錢打爆竹】liāo qián dǎ bao(變調)duʔ 打爆竹等于在扔錢。即比喻純粹是浪費錢财。
例句:搦錢佢做生意,箇是撂錢打爆竹----拿錢給他去做生意,這純粹是浪費錢财。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此外,在我們老家方言中,除了“撂”表“扔”外,還有以下一些方言詞彙也可表“扔”:
(一)、【掟】dán 《玉篇》:掟,陟猛切;揮張也。引申為,扔;抛;丢;砸。(又“抌 dán 見于《方言》:抌,擊背也”)。注:掟(抌),還見于江西南昌、永修、高安、萍鄉、新餘、峽江、黎川、撫州、餘幹、弋陽等部分地方的贛方言中;亦見于湖南長沙等地的湘方言,廣東梅縣等地的客家方言,湖北武漢、江西贛州等地的西南官話及吳方言,廣東廣州等地的粵方言,閩方言中。可視為贛方言特征詞。
例句:掉聲一下,一個石牯掟過來----突然間,一個石頭扔過來。
(二)、【揮】fid 扔;扔掉。注:揮,為古苗蠻語詞,今隻見于江西高安、餘幹等個别地方的贛方言中;亦見于客家方言,閩方言,江蘇蘇州等地的吳方言,廣西龍州、武鳴等地的壯語,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的傣語中。
例句:冇用個東西揮喀了朅。māo iēn gě dèn xī fid kad liǎo xié。沒有用的東西丢掉了去。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三)、【擲】zæd 《集韻》:擲,直隻切,音踯,投也。即投;扔。(又“硩zæd,見于《說文》:硩,以石擲擊,從石,折聲”)。
例句:擲石牯捏----扔石頭玩。
(四)、【肇】cāi 《說文》:肇,擊也;原義為,擊,打擊。引申為,砸;扔。(叠,“至朅”的合音詞,即“過去”的意思。又“揣”)。
例句:一個石牯肇叠----一個石頭砸過去。正文
大美宜豐之“城裡的森林”---宜豐縣新昌鎮桂花村壇尾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