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7年已經過去了,各大互聯網公司陸續開始公布2017年的業績情況。昨天看到了一則關于蘇甯的财經新聞,蘇甯董事長張近東用将近30分鐘時間,表達了外界“蘇甯與阿裡、萬達結盟”等評論的不滿。當時我的腦海裡第一時間冒出來的就是蘇甯(蘇甯雲商以下簡稱蘇甯)和京東這兩家電商,今天我想借此機會對這兩家做一個簡單地對比。
我們熟知的蘇甯電器
對比兩家的市值
蘇甯前身可以說是了不起,估計大家都聽過國美電器吧,蘇甯電器可以說是唯一可以跟國美匹敵的的家電零售集團。2004年7月蘇甯在深交所上市,2013年蘇甯開始轉型涉足電商領域。15年8月引入阿裡283億 的投資,阿裡一躍成為蘇甯第二大股東。截止2017年底蘇甯市值1169億,股價在13元左右徘徊。
發力的蘇甯易購
京東一家2007年成立的自營式B2C購物網站,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同年3月騰訊入股京東占股15%,成為其重要股東。目前京東市值653億美金(約4100億人民币),股價在46美元(290人民币)左右徘徊。
這兩家的經營情況(2013-2016)怎麼樣呢?
張近東
蘇甯因為前身是做家電零售的,所以它在全國擁有1600多家門店。從事B2C之後,線上交易數量也屬于國内前列。據财報顯示從2013年開始從事電商領域後,其營業收入一直在穩步快速增長(見下表),
蘇甯營收情況
京東本身就是B2C起家的,上市之後這幾年的經營情況怎麼樣呢?
京東營收情況
可以看到,京東的營收增速要比蘇甯要高的多。
那麼這兩家的盈利情況怎麼樣呢?
京東物流
關注财經的都知道,劉強東的京東老是被競争對手或者行内人笑稱為“至今不盈利的公司”2017年Q3财報顯示京東淨利潤為22億,預計全年盈利達到75到78億。蘇甯Q3财報顯示淨利潤僅為1.97億,預計全年淨利潤在8.71億元-9.71億元之間。
或許你我的疑問都出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
劉強東與奶茶妹妹
一家是曾經的你家電零售巨頭,在适當的時候已經開始轉型。一家就是一個純創業的互聯網公司,為什麼如今的蘇甯竟然市值隻有京東的四分之一,一年的利潤也僅為對方的一半不到。難道真的是實體不不行了嗎?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有句俗話“船小好調頭”作為曾經的家電零售巨頭,在進行任何轉型或戰略轉移的時候都要考慮自己1600多家實體店的盈利,在某些時候,這些既是優勢也是包袱。而作為京東來說,在創業初期并沒有什麼重資産,戰略決策或者市場決策總是比對手要快的多。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行業好多比不過互聯網企業的一個原因。
第二、盈利模式的差别,京東一直以來從事的自營模式和自己組建物流模式被行業所诟病,但是不得不說在互聯網時代,物流成本确實是一個巨大負擔,但對于京東來說未來這塊或許就是他的一個優勢或者赢利點。而蘇甯說白了就是把自己過去傳統的門店銷售搬到網上而已,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革或者突破。後知後覺的蘇甯開始在蘇甯易購(自我配送)上開始發力,這時候已經有點晚了。
京東商城
第三、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企業的獨立性,騰訊作為京東的重要股東從來不幹涉京東的運營和管理,創始人團隊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的想法去運作。蘇甯雖然引入了阿裡,卻把阿裡作為自己的救世主分,殊不知,這樣失去的不僅僅是公司獨立,更失去的是自己獨有的獨特性,失去思考能力的企業,失去創新能力的企業是注定要失敗的。
至于蘇甯為什麼會成今天這樣,各位讀者你們感覺呢?你們會支持誰呢?
你們會支持蘇甯還是京東 單選
0人 0%
蘇甯易購
0人 0%
京東
歡迎留言關注還有點贊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