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詠柳詩詞中描寫春天的

詠柳詩詞中描寫春天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18:33:22

詠柳詩詞中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裡的春柳)1

柳,當春乃發,柳色含煙,柳絲柔曼,婀娜多姿,風情萬千。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美妙的詞句、動人的情懷,相互唱和,歌之詠之。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詠柳》,讓我們年少時就知曉了柳之清新飄逸: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早春的柳。

南宋的志南和尚也愛着早春二月的柳色,他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多,僅憑短短一首《絕句》,令我們詠誦近千年: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自此,這“吹面不寒”的“楊柳風”讓我們領略料峭春寒裡的一絲絲暖意。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隻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這是宋代楊萬裡筆下鄉間的春柳;“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韓愈描繪的京城新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人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寫的是邊塞柳色,卻沒有衰飒頹廢的情調,更多的是雄偉壯闊,慷慨激昂。

詠柳詩詞中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裡的春柳)2

柳,諧音“留”,而柔軟的柳絲之“絲”又與綿綿相思之“思”相諧,所以古代常常以春柳入詩相贈别,借以表達思念寄托之情。

“灞橋折柳”“聞笛折柳”這一習俗源于漢,盛行于唐。

故大詩人李白有句:“年年柳色,灞陵傷别。”“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最為脍炙人口的,要數王維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該詩以天然去雕飾、明朗一新的意境,抒發離情别恨,寫得情景交融、韻味隽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後人據此譜寫而成著名的古琴曲《陽關三疊》,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

待到暮春時節,柳花輕飏,柳絮如雪,又是一番别樣景象。

有贊的,東晉才女謝道韫有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把雪花比喻漫天飛舞的柳絮,可謂文采斐然,因而獲有“詠絮之才”的雅号;我覺得最美的意境,應數北宋賀鬼頭賀鑄的詩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你要問我的閑情幽思有多少,就像那漫山青青芳草,滿城漫卷柳絮,還有春末夏初綿綿的黃梅雨。

也有貶的,“颠狂柳絮随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在杜甫詩裡,“癫狂”的柳絮與“輕薄”的桃花相提并論,楊花水性可見一斑;“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在韓愈的筆下,這楊花柳絮簡直就是不解風情、無才無思的粗苯丫頭,隻會像雪花似的漫天飛舞。

詠柳詩詞中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裡的春柳)3

說到“柳絮詩”,《紅樓夢》裡的美女們卻詠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意境。

大觀園内的才子佳人“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填詞作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滿腔愁怨口占一曲《唐多令》,其中有句“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難掩命運多舛、蒼涼悲憫的情懷;陽光豁達的薛寶钗笑吟吟脫口而成一首《臨江仙》,詩眼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滿滿的正能量,俨然人生“勵志詩”,何等灑脫、何等豪邁!

春光多麼明媚,柳色如此清新,趁着這大好時光,我們踏春賞柳去吧!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這鮮亮明快、生趣盎然的春日麗空下,可以做許多美妙的事情。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啊,打開心窗,即使花褪殘紅、柳絮飄落,春天遠去,我們的世界處處都有茵茵芳草!

作者: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