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原名“三山谷”,位于貴州省銅仁市,得名于“梵天淨土”。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也是武陵山脈的地标之一,位于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地區,主峰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淨山地區開采朱砂與金礦,派有官員督辦。由于梵淨山風光神奇,佛教于是興盛起來,成為僧衆向往的“梵天淨土”,故正式得名“梵淨山”,民間則稱“大佛山”。
明初在梵淨山重修西岩寺外,還修建了天馬寺等寺廟。明永樂11年(1413),思南土司、思州土司為争奪朱砂發生戰争,明政府改土歸流,在梵淨山環山地區設立思南、銅仁、松桃、石阡四府。同年,貴州行省正式成立。
到兩百年後的明萬曆年間,梵淨山因“有古佛道場”而被稱為“古迹名山”。
新金頂,在海拔22 00餘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别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
古人雲:“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淨山的奇異風光,而佛教徒則揚名了梵淨山的靈山秀水。在明朝萬曆以前,梵淨山作為“古佛道場”,早已聲名遠播。在梵淨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塊奉萬曆皇帝的诏令而專門豎立的石碑。碑文中寫道:“此黔中間之勝地有古佛道場,名曰梵淨山者則又是天下衆名嶽之宗也。”明朝萬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淨山金頂正殿(寺廟),是鑒于曾經興盛一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因長年戰亂而日趨衰落破敗,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頹,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足為萬聖臨銮。”碑文中把盛極之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比作“極樂天宮”,記載梵淨山佛教自開辟以來,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雲流水湧,連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淨山的聲名早已傳入了南京、北京,傾動了十三個行省的地方長官。
梵天非淨土,江口旅遊管理,确實不敢恭維,一個字,亂,兩個,混亂,三個字,很混亂。景區大門關閉,到處找地方進,沿途攔車拉客,亂收停車費,讓人煩躁。
好在我們人品一直不錯,風景沒有虧待我們,同時在金頂遇到一位年輕的師傅,談吐非凡,對佛極其虔誠,對藝術極有造詣,對我等凡人随和謙卑,一顆佛心,憐憫衆生,幸,不辱沒梵淨山之名!
作者: 編輯: 劉麗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