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又稱谪仙人,
或許和他名字一樣,李太白,真是天上下凡的仙人。
我們從小,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李白的詩詞,佩服于他如何能寫出如此優美,浪漫的詩詞句子。
李白并沒有大家普遍認可的完美。
一個人在某件事上做到極緻已經是極其難得,萬中無一了,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得很好。
餘光中大家的尋李白中寫道: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如此評價李白,是很有道理的。
李白才氣沖天,也十分自負,覺得自己也能比作管仲樂毅,為大唐再創輝煌,想要入仕,做出一番大事業。
但李白遇上了晚年享樂安逸的唐玄宗李隆基,根本未獲得重用。
哪怕唐玄宗在賀知章的推薦下,看過李白的詩後,也欽佩李白的才華。
召見李白,李白因此獲得翰林職位,但每日不過是在宴會上給唐玄宗和楊貴妃吟詩助興,作詩歌頌皇帝陛下的豐功偉績和貴妃娘娘的傾城美貌,成了個娛樂工具。
這顯然是李白無法接受的,至此李白開始酗酒。
那麼餘大師的酒字開頭,就有意思了。
豪放是說李白的性格,皆說字如其人,那麼詩詞也能反應一個人的内心和想法。
李白不僅是唐朝三絕中的詩仙,自己還是個劍客,遊俠。
從小練習劍術,曆史中是有記載的。
“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
并且李白從小就喜歡遊山玩水,早在李白成人之前,就雲遊于家鄉周圍郊縣,27歲那年與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
秋天結婚,第二年春天就抛下妻子,出去遠遊去了。
後來妻子病死,為了讓人照顧兒女,和鄉村婦女結合,繼續遊曆。
很多有名的詩詞都是在李白遊曆的時期創作出來的。
比如與好友孟浩然離别的時候,作出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從邊塞雲遊後寫出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峨眉山月歌》,《渡荊門送别》等等
李白的詩歌多是浪漫的感悟,而基本沒有實質性的治國方針理念,也可能如此,李白青年時期,基本沒人推薦。
而從唐玄宗早年用人識人的本事,和開創開元盛世來看,唐玄宗如何會看不懂一個人有無治國的本事。
既然沒有重用李白,表明李白确實不合适走仕途一道,或則唐玄宗就隻需要李白作詩。
有野史說李白當着唐玄宗的面,讓唐玄宗的紅人,高力士給他脫鞋,真假先不論,如此一來,唐玄宗怎麼可能重用一個我行我素,放蕩不羁的詩人呢?
即便他才華橫溢,詩仙之名青史留名,但确實不是一個當官的料。
原本他半生仕途困難,被皇室放逐之後,真正過了一段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輕松的時光。
期間他開始尋仙問道,并且遇到了杜甫和高适兩位人生知己,但可能人越清閑,越容易胡思亂想。
安史之亂爆發,半百的李白重新看到了建功立業的希望,他支持永王,但是永王很快身敗名裂,李白的希望就此破滅。
李白在此次皇室争端中,由于支持永王,永王失敗後,李白應該被誅殺的,但是郭子儀出面,才免去一死,流放夜郎。
其實在永王東巡的時候,很多官員就察覺出政局的變化,要麼支持唐肅宗,要麼退出永王的陣營,但是李白始終相信永王,可是他不明白政治的瞬息萬變,站錯隊,缺乏洞察力,和沒有對于政治的敏感。
可見不是學問高,就能當好官,做個大官人的,曆史上有衆多詩人作詩抒發自己明明才華橫溢,卻不得重用,因而無法展現自己治國理念和抱負的。
看來遠非如此簡單,我們也可從李白這位詩仙的人生領悟出某些很重要的東西。
1:
你在某項技能,工作特别突出,但不代表你能做好所有事,術業有專攻。
2:
對如今的現代社會來說,你甭管再如何不想讀書,覺得真正有本事的就能掙錢,讀書出來還不是沒有别人小學畢業做生意的掙得多。
可問題是你連敲門磚都沒有,怎麼去發揮你的能力。
傳聞李白的父親是商人,所以無法參加科舉,但真假難辨,而我們如今的大勢就是學校畢業,用文聘找工作,再說其他的事情和未來發展。
3:
人活在世上,倘若隻依着自己的性子生活,那麼在人際關系,職場,官場都是混不下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