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家講壇《中國衣裳》系列講座主講人 李任飛
圖1:七旒冕
圖2:明《三才圖會》當中的秦始皇畫像
圖3:劉氏冠
圖4:樊哙冠
古人把戴在頭上的帽子,叫元服、首服、頭衣。“元”“首”“頭”,聽上去就最重要。在古代衆多的帽子當中,地位最高的是一種禮冠被稱為“冕”,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服裝當中最為奇特的發明。
如此重要且奇特,古裝影視劇當然不會放過,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些冕:冕闆的兩頭上翹,或者呈波浪形;冕旒的長度在視線的上方;臉前的冕旒共11條,每條冕旒上的寶珠為20顆……
戴上這樣的冕,演員經常大幅度甩頭,冕旒随之“嘩啦”一聲蕩起,看上去非常潇灑,強化了角色的魅力。但這樣的設計和表演隻是出自現代人的理解,他們甩出了風度,卻甩丢了内涵。
冕是黃帝的發明
曆史文獻上說冕是黃帝發明的,是由他的大臣胡曹制作的禮冠。之後的禮冠,有虞氏時期稱為“皇”,夏代稱為“收”,商代稱為“冔”,周代再稱為“冕”。
皇帝的“皇”字,最早就是一頂帽子,用服裝來表達身份,在今天仍有合理性。但是,曆史上的皇、收、冔、冕,它們的外形結構是否相同?這個問題已經難以考證,隻有冕的樣式流傳了下來(圖1:七旒冕)。這個樣式在今天看,無疑是非常奇特的。
對冕的樣式,曆史并沒有留下解釋,隻能按照現代人的想法推測:首先,在原始社會,人們往往會把彩石和獸牙等作為珠寶佩戴在頭臉部位,以顯示身份和能力,戴得越多,身份越高,能力越強;其次,當珠寶太多,貼着頭發和臉頰會很礙事,所以需要讓它們離開臉部一定距離。
從這個角度思考,冕的出現就變得合乎情理了。隻是我們的祖先采用一塊闆将珠寶懸挂在臉前腦後的方式,這一點比較偶然而已——其他民族往往是把珠寶用得越來越大,或者鑲嵌得越來越高。
冕,主要由冠卷、笄、冕闆、冕旒、瑱、纓等部分構成。而冕闆、冕旒、瑱,是細節較多的部件。
冕頂部的蓋闆古稱綖,也叫冕闆。上黑下紅,且前低後高。冕闆的尺寸,各朝會有不同,有的為長一尺二寬七寸,有的為長二尺四寬一尺二。而且,這塊闆是平的,并非有的古裝劇裡那樣兩頭上翹或者波浪起伏。
冕闆前後兩端懸挂的珠串叫冕旒。冕旒的長度要達到視線下方,一般是用五彩絲線穿過五彩珠構成。不同身份,冕旒的數量不同。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有一句詩,“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寫了大明宮早朝盛大莊嚴的場面。帝王氣象在千年之後仍撲面而來,可見冕旒所造成的視覺沖擊有多麼強烈。
瑱,是懸挂于兩耳孔邊的兩塊黃玉,俗名“充耳”,有時候也用黃綿制作,如橘子般大小。冬天耳邊懸挂兩塊石頭會覺得涼,改用黃綿會有保溫作用。
冕的設計與治理天下相關
冕因為價值昂貴,從周朝開始一直是帝王、諸侯和卿大夫們的禮冠。這些人往往是帝王家族的成員,所以冕是家族統治的象征。那麼,冕的設計跟治理天下有什麼關聯呢?
冕闆有很多基本講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低後高,這與冕的名字有關。古代有人這樣解釋:冕字當中那個“免”,取意于“俛”,俛的意思相當于俯——向前傾斜。這樣的姿态代表帝王和高官的謙恭和勤勞。所以戴冕體現地位,同時從文化角度體現修養。所以,那些把冕闆做成兩頭上翹或者波浪起伏,最多隻能表現角色的性格或戲劇的風格,與古人的境界相差甚遠。
在現代人眼中,最神秘的可能是懸挂在臉前腦後的那一串串冕旒。
帝王冕的最高配置,前後各有12旒,每旒有12顆彩珠。其他高官則按級别,在冕旒和彩珠的數量上做遞減,由此強化等級。冕旒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繁露,意為很多露珠。漢代學者董仲舒有一本著作《春秋繁露》,一看便知讨論的是帝王将相關心的事情。
然而,祖先并不滿足于冕旒僅僅體現身份和地位,還為其作了更為豐富的文化诠釋,用心超乎想象。
古人解釋,挂冕旒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莊重形象。頭部正直、動作緩慢,冕旒不搖不晃,方顯帝王威儀。如果不能正襟危坐或徐徐而行,搖頭晃腦的動作就會被冕旒放大,“稀裡嘩啦”豈不有些難堪?在一些古裝劇裡,小皇帝無法忍受這樣的束縛,把冕旒晃得亂飛亂響,顯然是修煉不夠。
也有人從冕旒遮擋視線出發,認為其用意在于提醒帝王不要把部下看得那麼清楚,該看的看,不該看的不看,才是睿智的帝王。西漢名人東方朔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冕旒的作用是“蔽明”。在他看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充耳是一個不太顯眼的部件,很多人未必注意到,但這一設計也包含着祖先的良苦用心。東方朔把充耳的作用解釋為帝王不要什麼都聽,該聽的聽,不該聽的就不聽,充耳相當于“塞聰”。
“蔽明”和“塞聰”當然有積極的一面,但若都如東方朔所說,一位帝王蔽目塞聽,恐怕也很難治理好一個國家。所以,如果非給冕旒和充耳做一個文化上的解釋,可能如下的說法更為合理:所謂冕旒,就是希望帝王能明白,每一個人都像他眼前的珠寶一樣難得;所謂充耳,也是希望帝王能清楚每一句谏言都像他耳邊的玉石一樣,盡管有硬度,卻是珍貴的。
秦始皇廢除冕、發展冠
按照古人說法,黃帝時期有三位大臣,胡曹、荀始、于則,其中,胡曹作冕,荀始做冠,于則做扉,扉就是草鞋。這三位可以說是中國服裝業的祖師爺。
冕是冠當中最尊貴的一種。一般來說,隻有高官可以戴冕,其中大部分是帝王家族的成員。但從周朝開始,統治規模不斷擴大,其他姓氏的官員數量越來越大,所以其他類型的冠就成了大流。這一潮流到秦始皇時代,已經變得非常明确。
在現代人印象中,秦始皇是戴冕的(見圖2),但這樣的形象是不準确的。秦始皇戴冕隻能是在統一中國之前,因為統一之後他立即做了一件事——廢除周朝的六冕之制,且從此對冠表現出很大的熱情。
秦始皇自己就常戴通天冠,并且把其他諸侯國的冠吸收到自己的官員服裝體系當中。例如,趙國的貂蟬冠被定為武将之冠;楚國的獬豸冠被定為法官之冠;齊國的高山冠被定為谒者之冠。這麼做的原因不難理解,治理整個中國,隻靠嬴姓已經力不從心,必須建設一個有大量外姓加入的官僚體系。冕體現的是家族統治,廢除冕、發展冠,成為現實需要。
從明朝百科式圖錄類書《三才圖會》中可以看到,劉邦繼承了秦代的服裝制度,所以西漢皇帝沒有一位在畫像中是戴冕的。其他史料也表明,在西漢出現了劉邦喜歡的劉氏冠(見圖3),由樊哙得名的樊哙冠(見圖4),以及委貌冠、進賢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敵冠等多種頭衣首服。
與現代主要服務于審美不同,古代服裝更多服務于政治。了解了這樣的差别,就能看到服裝背後的曆史真相和演變脈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