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下象棋的朋友,有一句經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禅:“小卒過河頂大車”。意思是過了河的小卒,棋力倍增,在缺車少馬的中後盤,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給對手緻命一擊。
現在的俄烏戰事,就進入到了中後盤階段。
那麼,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
一、開戰以來,俄烏雙方戰損嚴重:
開戰以來,俄烏雙方戰損嚴重
俄國防部稱,自特别行動開始以來,俄軍共使3346個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癱瘓,擊毀121架無人機、1067輛坦克和裝甲車、114套多管火箭炮、412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862台軍用車輛。
烏克蘭的戰報則顯示,自2月24日到3月9日,烏軍共擊毀俄軍坦克317輛、裝甲車1070輛、火炮系統120套、防空系統28套、多管火箭筒56套、固定翼飛機49架、直升機81架、機動車輛482輛、戰船3艘、油罐車60輛、無人機7架。
從雙方公布的戰報來看,我們發現俄烏兩軍戰損情況都非常嚴重。
二、戰事陷入僵持,打打談談:
開戰之初,俄軍閃擊戰很成功,打了烏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路勢如破竹,進攻神速。但随着戰線拉長,俄軍人員傷亡迅速增加,設備戰損嚴重,而烏軍在美英及北約的軍事援助下,借本土優勢,穩住了陣腳,并開始組織像樣的反撲,雙方拉鋸戰不斷。
城市巷戰,血腥而慘烈
俄軍在數日前就包圍了基輔等城市,但是一直圍而不打。普京清楚地知道攻堅戰的難度和慘烈。二戰時,蘇軍曾以傷亡百萬的代價方才攻克了柏林。如果要想避免城市攻堅戰,進攻一方需要有速度,且出其不意,這樣可以阻止對方有效的組織防禦力量。而俄軍進攻到基輔等城市附近,在烏軍的層層阻擊下,進攻受阻,失去了速度和突然性,急需休整和補給,戰事由此陷入僵持,打打談談,邊打邊談。
俄烏戰事中後盤面的新變化:“拱卒,将軍,逼和”。
美英及北約瞅準了這點,大量派遣外籍兵團入烏協助烏軍作戰,不斷向前“拱卒”,妄圖把基輔等城市變成俄軍的“絞肉機”,将俄軍拖入久戰的泥潭,以達到逼宮普京的目的。
回顧開戰之初,普京之所以敢于對烏克蘭下手,一方面是俄羅斯自身的戰略安全受到了美英及北約的嚴重威脅,不得不打;另一方面,則是普京笃定西方會像2014年的克裡米亞事件那樣,因懼怕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沖突而選擇隔岸觀火。戰事的開局确如普京所預想那樣,美英及北約并沒有卷起褲腳直接下場,和俄軍在戰場上硬碰硬。
烏克蘭外籍雇傭兵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美英及北約會讓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輕松取勝。拜登雖然名義上對外宣稱絕不派兵到烏克蘭和俄羅斯作戰,以避免事态擴大升級和局勢徹底失控,但私下裡,不僅提供軍事援助,還招募了上萬人規模的外籍雇傭兵入烏參加對俄作戰,進行代理人戰争。這些外籍雇傭兵很多是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退役軍人,還有一些幹脆就是脫下軍裝的現役軍人。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面對美英及北約的兇狠出招,普京心知肚明,但他也絕非等閑之輩,他在當天舉行的俄聯邦安全會議常務委員會議上做出反擊:“如果有人出于自願而不是為了錢想要幫助頓巴斯地區人民,那麼就應該幫他們抵達戰區”,同意吸收來自中東的志願者參加“特别軍事行動”的提議。這些中東的志願者,很多來自叙利亞。當初巴沙爾面臨歐美的重壓,隻有普京挺身而出,現在到了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來自叙利亞的志願者
援助烏軍的外籍軍團來自美、英、加、日、韓、澳等20幾個國家2萬餘人,而支援俄軍的志願者來自白俄羅斯、中東、北非、西非等國,據說有1.6萬人,可謂另類意義上的世界大戰。
俄烏戰事出現了有趣的一幕,正規軍在基輔等城市外圍對峙,外援幫手進入市區鏖戰,雙方陣營的首腦在後面指揮,兵與兵的纏鬥,将與将的對壘,“拱卒,将軍,逼和”,發生在烏克蘭的這一切,像極了中國象棋的棋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