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論掌控要精确
标準麻花鑽的工藝知識已在鉗工技術課上學習過,但由于有關理論知識太多,麻花鑽的幾何角度相對抽象化,解讀學起來還是比較難懂,有一定難度。對于大多數隻受過初中學曆的學生或工人來說,沒有詳盡分析立體幾何,三維空間的概念也不容易一下子建立起來。同時,在實際操作之中,也發現大多數操作人員對鉗工技術的掌握程度不高。他們隻是死記硬背一些理論知識,沒有深入的理解,也沒辦法實際相關聯。因此,在打磨鑽頭以前,有需要總結有關的工藝知識,特别是結合标準麻花鑽實體進行的手把手地教程講解。隻有真正讀懂和掌控标準麻花鑽各部分的名稱和角度,才能順利進行下一步工作。
2、打磨姿勢應精确
與鉗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锉刀和鋸)一樣,研磨過程之中的姿勢也特别關鍵。無論是站着還是拿着鑽頭的姿勢,都應當準确。磨削時,鑽孔的主切削刃應首先放平,且必須與砂輪的外圓平行,即鑽孔的切削刃應與砂輪的軸線對準,鑽頭中心線與砂輪外圈的夾角為120°。要注意,右手的三個手指握住鑽孔的前半部分,左手的三個手指握住鑽孔的柄部。打磨時,右手必須穩固不能亂動,左手左下擺動,協助右手兩邊上下擺動。雙手的研磨姿勢應協調一緻。當根據肉眼檢驗标準打磨好一個切割面時,再去打磨另一個切削面。此外,打磨鑽頭時,務必在其旁擺放一個水桶。刃磨鑽頭需經常浸泡水中冷卻,以避免标準麻花鑽切削部分過熱而發生的退火現象
3。磨削角度應精确
标準麻花鑽刃磨的關鍵是鑽孔的幾何形狀和角度符合要求,磨削之後的角度要非常精确。當然,這一要求似乎是衆所周知且顯而易見的:研磨鑽頭時,鑽孔兩個切削刃的頂角必須對稱性,記住頂角為118°±2°。鑽頭的兩個切削刃的長度和高度要一樣,之後角α=10°~14°,橫向刃的斜角=55°等等。但是,在實踐中刃磨麻花鑽并不容易。必須留意的是,首先刃磨準确的後角,且橫向邊緣應短小。如果鑽孔後角過大,鑽孔兩個主切削刃的長度會長短不同,高低相錯,則鑽孔會有多邊孔的情況出現,鑽孔的長橫刃會造成定心不穩。其次,必須采用标準樣闆檢測刃磨角度。手工打磨鑽孔的方法就很容易娴熟、準确地掌控,鑽孔的幾何角度也不能單靠目測來确認。必須制作角度為120°、60°、10°~14°和55°的檢驗樣品供操作員觀測和使用,然後對實物展開反複練習,以保證準确的磨削角度
4。試鑽和磨削應精确
标準麻花鑽的刃磨後并不代表就可以了。這也不是說刃磨角度一定就達到标準了。檢測真理的唯一标準是實踐。隻有通過試鑽和打磨才能确認研磨與否成功。比如,鑽孔過程之中的“紮刀”是由于鑽孔打磨過快,造成前角過小。鑽孔時,如果發生“鑽孔不動”現象,則是由于鑽孔磨鈍和後角大所緻。比如,如果采用直徑為20mm的高速鋼鑽孔鑽取厚度為50mm的鐵闆,怎麼磨才能使鑽頭容易散熱,排屑容易,不卡鑽頭?再有的時候鑽頭在鑽孔的時候,發出的聲音特别的刺耳,那是鑽頭的什麼部位需要改進一下呢?還有的時候鑽孔的鐵屑是碎的,還老是彈鑽頭?問題出在哪裡呢?正是因為以上所出現的實際情況,因此鑽頭刃磨時必須要根據鑽孔加工的實際狀況,采用不一樣的刃磨方法。例如鑽的孔精度較精密的時,鑽頭的角度就最好刃磨得尖一點,隻有這樣鑽頭的定心作用才會高一點,如果孔的深度較大時,鑽頭的角度就要磨的平一些,這樣便于鑽頭排出切屑。
5、安全防護要準确
刃磨标準麻花鑽時要在砂輪機房進行,砂輪機巨大的轟鳴會使操作者身體緊張手指僵硬。有個實際案例:剛參加工作的新鉗工小張由于緊張,砂輪還沒磨到鑽頭,卻不小心碰到了右手手指,砂輪在右手食指上磨出了一個V型槽,瞬間鮮血溢出。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鑽頭刃磨使的安全操作。進入實習場地時要穿着工作裝,袖口、衣襟要紮緊,女生要戴好工作帽,不允許穿拖鞋或涼鞋。啟動砂輪機前,必須全面檢查砂輪機,再合閘啟動砂輪機工作。砂輪邊緣最大圓周速率應小于35米/秒。新更換的砂輪,要試開兩分鐘,沒有問題後再使用。砂輪機電器發生故障時,不得擅自處理,應立即切斷電源,報告實習指導教師或者車間領導,由專門人員處理。砂輪防護罩除修理外禁止任意取下。工作結束後,切斷砂輪機電源。每天下班前應将機床及其工作場地周圍打掃幹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