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名詞解釋
1.竹裡館:辋川别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4.深林:指“幽篁”。
5.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6.長嘯:撮口而呼,這裡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古詩新話
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吟詠高歌。
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隻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知人論世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曆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僞職。長安收複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禅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轼評價其:“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王維
背景鍊接
《竹裡館》當作于王維晚年隐居藍田辋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整體賞析
“獨坐幽篁裡”中的“篁”指竹林。“幽篁”,出自屈原《山鬼》:“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這裡指幽深的竹林。竹乃是品性高雅的象征。而此時的詩人獨坐于其間,要做什麼呢?
“彈琴複長嘯”,詩人獨坐幽篁,撫弄琴弦,一曲終了,情有不足,不禁擲琴而長嘯。這樣的情緻頗有些魏晉名士的味道。這裡取《晉書·阮籍傳》“(阮籍)嗜酒能嘯,善彈琴”之意。正巧阮籍也有一首關于彈琴的詩:“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從中我們知道,阮籍的彈琴,是因為夜不能寐,要借琴來平息内心的煩躁、矛盾。而詩人的長嘯,也同樣是為了要發洩心中抑郁之氣。
幽深的竹林裡,沒有人知道詩人在幹什麼,隻有一片明月,照映到他的身上。在這裡彈琴也好,長嘯也好,都是詩人獨自所為,在這深山茂林之間,連聲響也難以傳出,自然不會有外人知曉。然而,随着時間不知不覺地推移,明月突然躍出,照亮了詩人獨坐的叢篁,就仿佛一位知音,傾聽着詩人的心曲。
夜中彈琴的阮籍,感受到清風為他吹解襟懷;獨坐幽篁的王維,也同樣感受到了大自然對他的深情慰藉。隻不過此時的王維隐居山林,不問世俗,心境平和,比起阮詩來,這首《竹裡館》要靜谧、悠然得多。
本詩采用反襯手法,以彈琴長嘯反襯竹林的靜寂,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幽暗。似乎信手拈來,随意寫去,其實卻是靜中有動,寂中有聲,明暗映襯,獨得其妙。自然、平淡的語言風格與此詩清幽絕俗的意境相輔相成,可謂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