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前瞻性不僅僅是修建天府機場和擴建雙流機場同時雙管齊下的布局,更是正式選址二機場之前就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還有就是選址在簡陽極具前瞻性。
早在2007年,成都就開始謀劃天府機場的選址工作了,可見成都修建第二機場的想法在2007年之前就已經萌芽了,2007年是什麼概念?此時的北京都還在馬不停蹄地為新機場選址,而此時成都雙流機場在幹嘛?雙流機場于2008年開始修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樓,這是耗資130億的改擴建項目,130億是什麼概念?三亞的鳳凰國際機場三期加起來也才耗資37億,就可想而知雙流機場擴建的決心有多大。
發現了嗎,成都一是二機場謀劃選址時間很超前,甚至和北京正式選址是同步的,二是成都在為二機場選址的時候并大力改擴建雙流機場,兩手抓,這種魄力,很難想象是一座西部城市幹的事。
而到了2015年,北京大興機場正式開工建設,一年後,成都天府機場正式開工建設,成都是緊跟北京的步伐,而此時雙流機場在幹嘛?2016年,雙流機場決定把T2航站樓G指廊繼續向北擴建3000平方米,并增加50個機位和3個停機坪。
發現了嗎,天府機場謀劃選址的時候,雙流機場在擴建,天府機場開工建設的時候,雙流機場又在擴建,這一動作打破了很多人認為成都天府機場修好後就會關閉雙流機場的言論,并且再告訴你們一條信息,早在2005年,民航局就批複了雙流機場第三跑道的規劃,但現在重心在天府國際機場,未來如果天府機場和雙流機場都飽和後,雙流機場或許就會啟動這條規劃。
為什麼成都建新機場這麼大的事,國家這麼快就批複了?
成都為新機場選址的工作是2011年正式啟動的,之前隻是謀劃,而到了2013年,民航局批複了,2015年,國家批複了,成都隻用了4年,而北京最早是2002年開始啟動新機場選址工作的,到了2014年國家才正式批複,期間耗時12年,很顯然,成都的前瞻性讓新機場得到了更快的批複,如下。
一.成都2011年之前長達4年的時間用來謀劃選址,用來論證和研究新機場放在哪裡才能得到最大的支持,其實選址是一個技術活,一定要考慮長遠規劃,要順勢而為,而此時國家并沒有确定成都一定要修二機場,這場謀劃選址有可能會是猴子撈月一場空,但成都還是提前去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研究,一個是胸有成竹,二個是成都在打有準備的仗。
二.成都新機場選在簡陽真是神來之筆,我認為這一手選址讓批複進度加速了,除了簡陽蘆葭鎮滿足修機場的基本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簡陽并不屬于成都,一是國家看到了成都反哺周邊城市的決心,二是成都選址簡陽,明顯是欲東進與重慶聯手,符合成渝城市群的主旋律,所以天府機場的定位不僅僅是成都的主樞紐機場,還是成渝區域内機場群中的核心機場。
三.不僅僅是成都雙流機場客流量超負荷的原因,這是實質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展望遠景,成都這樣不沿海的西部重鎮一定是要打造超級航空港和超級鐵路港的,向西成為連接中亞和歐洲的核心支點,所以天府機場又被定位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最高等級的航空港。
所以以上三點共同決定了天府機場的快速落地,既然前兩步,成都已經如此有前瞻性了,那麼修建天府機場必然要按照最先進的标準來推進。
機場越大、客流量越多就越考驗航站樓的設計,如何讓乘客減少步行的時間是一大問題,比如上海浦東機場長條式“面對面”的航站樓不僅乘客步行距離較長,兩個航站樓之間中轉也麻煩,還影響機位的停靠效率,那麼天府機場“手拉手”式的航站樓就完美解決了以上兩大問題,從安檢到最遠的登機口也隻需要9-13分鐘,并且增加了大量機位,提高了效率。
天府機場還是全球第二個采用PRT的機場,僅次于倫敦的希思羅機場,PRT就是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乘客可以乘坐這種交通工具行駛在停車場和航站樓之間,大大提高了乘機體驗和效率。
天府機場最牛的一點就是350公裡行駛的高鐵下穿天府機場不用減速,這也是全球首例,而且天府機場還擁有全球首個超過500畝的主題公園,還有人臉識别登機和毫米波過安檢等等一系列高科技操作。
所以綜上所述,無論從正式選址前的準備工作、選址的位置和修建機場的科技含量,成都極具前瞻性。,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