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2:15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曾經的貧困縣壽光)1

你知道嗎?

就在此時此刻,一個曾經的中國山東貧困縣,卻成了馳援上海的主力軍團!

情況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啊。

如今在上海連蔬菜都已成了奢侈品,不少上海人甚至到了一菜難求的程度,手裡再有錢也得到處找辦法搶購蔬菜。

不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目前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正在緊急調送到上海。

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東小縣城壽光!就是如今這場上海糧食保衛戰的中堅力量之一!

如今上海每天都有200噸蔬菜來自這裡。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曾經的貧困縣壽光)2

與此同時,壽光還同時承包了中國200多個城市的蔬菜。

甚至韓國、日本和俄羅斯都是它的客戶。

在武漢疫情時,這個人口僅有110萬的縣級市,甚至每天都能為武漢送上2000噸蔬菜。

别懷疑壽光的能力哦,要知道壽光可是有着宇宙壽光之稱,是全世界四大蔬菜區域優勢中心之一。

在中國都流行着一句話,壽光菜抖一抖,全國菜抖三抖。

甚至在國際上,壽光蔬菜也是極具殺傷力的存在。

前兩年壽光的大白菜減産漲價,隔壁的韓國,泡菜價格就直接飙升甚至斷供了。

但别看壽光如今在蔬菜界是鼎足人物,其實在30多年前,壽光就是一個糧食不收,蔬菜不長,男難娶,女不嫁的貧困縣。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曾經的貧困縣壽光)3

壽光是怎麼成功逆襲的?

一切的轉變,都得從1988年那盤拍黃瓜說起。

那一年,壽光三元朱村村民王新民去了一趟大連。

當時的大連蔬菜圈,有一個神奇,他叫韓永山,靠着蔬菜大棚,種反季黃瓜,把1斤黃瓜賣出了5斤豬肉的價錢。

你别看咱們現在一年四季蔬菜水果不斷。

但在當年,冬天裡能吃上一根新鮮黃瓜,那可是能在村裡吹上一個月的新鮮事。

聽到冬季黃瓜的瞬間,王新民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個賺錢的買賣。

于是那一年冬天,王新民專門跑到東北批發了幾次黃瓜運回山東賣,着實掙了不少錢。

那年春節,王新民帶着兩斤新鮮的黃瓜,跑去堂哥王樂義家,那年的年夜飯上,多出了一道翠綠的肘花拍黃瓜,這冬天的黃瓜吃起來竟然比那大魚大肉還香,兩兄弟一拍大腿,幹脆幹票大的,把這技術學下來!帶着全村脫貧緻富!

于是兄弟倆正月初六連年都沒過完,就急急忙忙的跑去東北找韓永生了,想把這技術給學到手裡。

但這如今看來平平無奇的技術,在當時可是高度機密,人家韓永山怎麼可能樂意教給你啊。

自然,滿腔熱血的兄弟二人,碰了一鼻子灰。

但王樂義沒有放棄,直接效仿古代劉備三顧茅廬。

最終,在王樂義的堅持下,韓永山最終松了口,還被王樂義的堅持給打動,直接來到壽光開始了種菜大業。

甚至為了安心在壽光幹大業,韓永山還賣掉了自己在大連的全部家産,連老婆都沒叫就去了壽光。

懂技術的韓永山,很快就根據三元朱村的土地特征,研制了适合當地的冬暖式大棚。

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在1989年,一個大棚的投資要7000元,相當于蓋一棟房子,村民們面面相觑,誰也不敢把家當壓在這層塑料薄膜上。

壽光蔬菜基地的不利條件(曾經的貧困縣壽光)4

王樂義隻好發動了村裡的17名黨員幹部帶頭。

當年10月建好了棚,當月就播種,到了12月鮮嫩的黃瓜就上市了,每斤10元,還供不應求。到了1990年5月初,這批先行者個個都成了萬元戶,賺得最少的都有2萬元。

90年代的萬元戶,擱在現在可得是百萬了。

看到先搞大棚的都發了财,不光三元朱村炸了鍋,甚至整個壽光縣都沸騰了。

抓住這個機遇,整個壽光縣都開始搞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全員種菜去了。

壽光西邊挨着的勝利油田30萬工人老大哥,成為了壽光蔬菜的第一批“嘗鮮者”。

而北方冬季餐桌上隻有白菜蘿蔔的曆史,也由此被壽光人給改變了。

如今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貧困縣壽光成為了如今的壽光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84萬畝,光大棚就有23萬個,年産量達400萬噸。

在這30年中,壽光從來都沒有原地踏步,而是鑽研技術。

現在壽光光種子研發經營企業就有433家,就是為了掌握種子技術以免被國外卡脖子,種植方式也從以往的人工轉成了現在的人工智能,這才把壽光的大棚菜玩到了世界一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